打包站和造紙廠的恩怨情仇

  • 說起打包站

筆者才疏學淺,

不曉得它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但無疑是在第一臺打包機被創造出來之後。

打包站和造紙廠的恩怨情仇

打包站的誕生,

打破了廢紙回收的區域限制,

更是徹底盤活了整個國家、甚至世界的廢紙市場。

但說到底,打包站也只是起到承上啟下作用的一個樞紐。

它的生存即依附於上家——造紙廠,

又依賴於下家——廢品收購點或是散戶、小紙販。

因此,有人看它是左右逢源、雙向收入,也有人認為它是風箱裡的老鼠——兩頭受氣。

打包站和造紙廠的恩怨情仇

  • 說起造紙廠

做為廢紙回收的盡頭、最頂端,

理應是價格和規則的制定者,

但市場的特性,是不會讓一方說了算的。

龐大的廢紙需求量,使得造紙廠也不得不放下姿態。


  • 談到恩怨情仇

打包站和造紙廠相互依存,前者更像是後者的代加工。

按理說兩家該像兄弟一樣,握手明志,共同發展。

但,畢竟二者同時還是買賣雙方的對立關係。

表面的握手,暗地卻是在較勁。

打包站和造紙廠的恩怨情仇

  • 打包站刻苦研究各造紙廠的各種標準:

    怎樣評級、怎樣定價、怎樣驗貨、怎樣扣點、怎樣扣秤、結賬速度……

    而後,苦練基本功:

    選擇廠家、紙品分類、打包技巧、水分控制、裝車竅門、是否找黃牛……

  • 造紙廠結合自身情況,自創招式:

  1. 潛規則扣秤,一噸少50公斤屬於正常範圍。

  2. 評低紙品,一級紙定二級價。

  3. 喊高價格,再狠命扣點(一石二鳥,即擠兌了同行,又狠懟了下家)。

  4. 強買強賣,拆開的包不賣不退(更有甚者不是空車不讓出廠)。

  5. …………

幾番較量下來,雙方對各自的套路均是心知肚明。

所謂店大欺客,客大欺店:

實力相當,需要假裝;

實力懸殊,直接霸王。

但終究買賣都不只是一家,

因此在商言商的同時,

還是需要一些將心比心的。

否則,再大的店惹了眾怒民怨,也勢必不會長久的。

而作為弱者,抱怨的同時更應該去做的是抱團壯大,增強發言權,你認為呢?


不少粉絲問我要----“love365days”,總被禁言,請搜索添加。

同樣的頭像,敬請關注,帶你上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