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多國想侵佔我國,法國卻送來一塊飛地,如今起到了大作用

土地對於一個國家來講是最根本的組成條件之一。有了土地才有資源,所以古往今來為土地而戰鬥的國家不計其數。也許大家還不知道,我國有一塊土地,是遠在3千公里之外的歐洲邊緣,北冰洋之上的斯瓦樂巴群島,如今有重要作用,可當初卻是法國強塞給我國的。具體情況如何,我們一起了解下。

90年前多國想侵佔我國,法國卻送來一塊飛地,如今起到了大作用

眾所周知,我國發展比較晚,在極地的考察研究中也是晚了別的國家許多步。在2000年左右,我國開始派專家前去北極考察。當時的“雪龍號”前去採集了大量的資料,可是這對認識北極來講遠遠不夠。如果要對北極進行更加全面的認識,最好是在這附近有一個駐紮點,方便中國歇腳。

這個斯瓦爾巴群島正是進軍北極的出發點之一,也是我國認識北極用來作為歇腳地最佳選擇。

90年前多國想侵佔我國,法國卻送來一塊飛地,如今起到了大作用

此島是在十六世紀被荷蘭人率先發現的,之後又有不少國家登過此處,不過一開始沒人把這塊島當回事。而我國得到此地可謂是不費吹灰之力,此島根本用不著我國去爭取,歐洲人便強塞了過來。

早在20世紀初的時候,歐洲各國開始發現了這塊島的用處和資源,一拱而上,紛紛搶奪此島。眼見戰爭就要興起,歐洲各國還是冷靜了下來,達成協議說要共享此地。於1920年,挪威、美國、丹麥、法國、意大利、日本等18個國家一起簽約《斯瓦爾巴條約》。

90年前多國想侵佔我國,法國卻送來一塊飛地,如今起到了大作用

條約中規定:群島的主權歸挪威,該導不得作為軍事用途,締約國可在挪威法律之下,自由出入該島,無需簽證,享有在斯匹次卑爾根群島地域及其領水內的捕魚、狩獵權,開展海洋、工業、礦業、商業活動的權利和開展科學調查活動的權利。

90年前多國想侵佔我國,法國卻送來一塊飛地,如今起到了大作用

當時不少人認為此舉沒什麼意義,那麼遠也沒人去住,而北洋政府的出發點是主要是為了保護僑民,也沒有想要用此島上的資源或是島邊的魚。在俄國十月革命時此島就起了作用,我國就曾派軍艦到那去保護中國僑民。

如今這項合約發揮了更大的作用,作為締約國之一,我國完全有權利在此島上建立科學考察站,以助我國對於極地的研究。不知道歐洲各國見到我國如今發展得這麼好,還隱隱趕超了他們,心中作何設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