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我给爷爷放了整场的《卷席筒》 带了半斤酒陪他聊了两小时

以往过年过节,都是我跟着父亲和同族的长辈去烧纸,现在父亲也老了,腿脚不好就不去了,今年我特意带了小录音机,一大早在坟前烧完纸后,在爷爷的坟前播放着《卷席筒》,而我又带了半斤酒,盘腿坐在坟前和爷爷聊了两个小时,聊一会就给爷爷倒杯酒浇在坟前。看着坟前的枯草惶惶,不禁的黯然神伤。

清明:我给爷爷放了整场的《卷席筒》 带了半斤酒陪他聊了两小时

我爷爷成分不好,是富农。现在的人可能不知道,那个年代填表的时候都有“成分”一栏,成分不好甚至影响工作调动、评先、升迁等。改革开放后,才逐步取消了成分一说。后来,我们经常和爷爷开玩笑,既然咱家都富农了,家里有什么“富”呀,得分给我们点呀,像什么金镯子、耳环等首饰了。我爷爷竟有点害羞的低头笑着说,等我死了都给你们。奶奶在背后指着爷爷做鬼脸说,拉倒吧,啥都没有,说一件少,一件都没有……。

清明:我给爷爷放了整场的《卷席筒》 带了半斤酒陪他聊了两小时

有时候闲着没事也听父亲唠叨几句历史,父亲说你爷爷是个非常勤奋的人,在解放前,就非常的能干,但他从不购置首饰,他认为他是浪费是败家,她对土地有着非常执拗的喜爱,认为只要有了地就不会挨饿受冻,土地就是发家的标志,只要手里一有钱就建屋置地,所以我们家的房子和土地在当时的村里都是数一数二的,正因为这样,解放后因为大量的土地被理所当然的划分为富农一类的剥削阶级。后来村里拓宽街道,房子也被拆了。父亲说,你爷爷就空落了个富农的帽子,其实家里啥也没有了。

清明:我给爷爷放了整场的《卷席筒》 带了半斤酒陪他聊了两小时

虽然家里啥也没留下,但我家家风很正很传统,家里规矩也很大,从我的记忆起,好像奶奶和母亲就没上过桌,就算节日一家人也没有在一起吃过饭,因为我爷爷认为女人不能上桌,而我奶奶也从不和爷爷拌嘴,说什么也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

但爷爷这么个大男子主义者,却做得一手好菜,只不过只有在过年的时候他才亲自下厨,做一桌子的好菜让我们吃,像现在吃的那个加糖上锅蒸的甜的蒸大米,还有大碗的扣肉,肥而不腻,现在想来还满口留香,在那个贫穷的年代,能吃上这个还是相当不错的,总算也对得起“富农”这个成分了。爷爷也喜欢喝酒,但从来没喝多过;他还喜欢干净,家里从来都是一尘不染;他穿的也是干净整洁……,现在想来,我爷爷还真是个标准的好男人!

清明:我给爷爷放了整场的《卷席筒》 带了半斤酒陪他聊了两小时

后来有了收音机,我父亲给他买了一台,爷爷爱不释手,走哪带哪,他最喜欢听戏,像什么河北梆子,河南豫剧等等,电池往往不到一个月就得换一次。爷爷走的那天父亲给他找了个戏班子,就在院子里唱,父亲说,最后让爷爷听个够,这是给他一个人的专场。

清明:我给爷爷放了整场的《卷席筒》 带了半斤酒陪他聊了两小时

我爷爷走后的第三年奶奶也走了,有时我晚饭后出去玩的很晚才回来,经常见父亲一个人在黑影里独自吸烟,马上就安静下来,乖乖的坐在一边陪着他,父亲半天才说一句话,像是对我说也像是自言自语:你爷爷做出的最大的正确决定就是送我出去读书,在那个年代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还是很有眼光的……

一整出的《卷席筒》唱完了,太阳也出来了。爷爷,那边没有疾病,照顾好自己和奶奶,多多保重吧!每年我都会来看你的!我该回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