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江大河干流水質改善 劣Ⅴ類水質比例降0.7%

據生態環境部網站消息,2017年,中國大江大河干流水質穩步改善,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七大流域和浙閩片河流、西北諸河、西南諸河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71.8%,與2016年相比上升0.6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比例8.4%,與2016年相比下降0.7個百分點。

今天生態環境部發布《2017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公告顯示,在地表水方面,1940個水質斷面(點位)中,優良(Ⅰ~Ⅲ類)水質比例67.9%,與2016年相比上升0.1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比例8.3%,與2016年相比下降0.3個百分點。

大江大河干流水質穩步改善,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七大流域和浙閩片河流、西北諸河、西南諸河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71.8%,與2016年相比上升0.6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比例8.4%,與2016年相比下降0.7個百分點。西北諸河和西南諸河水質為優,浙閩片河流、長江和珠江流域水質良好,黃河、松花江、淮河和遼河流域為輕度汙染,海河流域為中度汙染。

112個重要湖泊(水庫)中,Ⅰ~Ⅲ類水質的湖泊(水庫)70個,佔62.5%,劣Ⅴ類12個,佔10.7%。。太湖、巢湖和滇池湖體分別為輕度、中度和重度汙染。

在地下水方面,5100個水質監測點位中,優良級、良好級、較好級、較差級和極差級點位分別佔8.8%、23.1%、1.5%、51.8%和14.8%。

其中在用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級及以上城市898個在用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斷面(點位)中,有813個全年水質均達標,佔90.5%,其中地表水水源達標率93.7%,地下水水源標率85.1%。

在海洋環境方面,2017年夏季,海水符合第一類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佔中國管轄海域面積的96%。與2016年同期相比,劣於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減少3700平方千米。

在近岸海域,水質基本保持穩定,水質級別為一般,417個水質監測點位中,一類、二類、三類、四類和劣四類點位分別佔34.5%、33.3%、10.1%、6.5%和15.6%。其中,黃海水質良好,渤海、南海水質一般,東海水質差。9個重要河口海灣中,膠州灣和北部灣水質良好,遼東灣水質一般,渤海灣、黃河口和閩江口水質差,長江口、杭州灣和珠江口水質極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