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辛棄疾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南宋末年,江西上饒鉛[yán]山縣,陽原山。

一個叫謝枋得的人蹣跚而至,髮絲凌亂,

在一座墓塋前,他“噗通”跪倒,半身鋪地,涕淚俱下......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與此同時,蒙古鐵騎已橫跨長江,兵鋒所至無不生靈塗炭,哀鴻遍野,

南宋王朝大廈將傾,已危如累卵。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謝枋得

與文天祥同科進士出身的謝枋得,剛剛變賣完家產,

正於饒州、信州、撫州一帶(上饒地區)組織民兵保家衛國。

家貧念賢妻,國難思良將”,謝枋得前來拜祭墓主人。

他抬起頭,猛向前爬了幾步,手撫墓碑,仰天長嘯:

稼軒公啊~~~稼軒公~~~你竟一語成讖[chèn](預言成真)!讓晚生如何自處啊!?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鉛山縣辛棄疾雕像

那位墓主人究竟是誰?他又說過什麼預言?

驀然回首,卻在燈火闌珊處,先生辛棄疾正在看著你我......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射鵰英雄傳》開篇,郭嘯天與楊鐵心之所以分別給兒子取名郭靖、楊康,

就是希望他們永遠銘記漢民族歷史上的第一奇恥大辱——

公元1126年的“靖康(年號)之恥”。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北宋都城汴京(今開封)淪陷,宋徽宗、宋欽宗(父子)雙雙被金軍俘虜。

北宋滅亡,徽宗第九子趙構逃往臨安(今杭州),建立南宋政權,

從此與金國以“秦嶺-淮河”為界,各據江山半壁。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辛棄疾出生那年(1140年),岳飛率軍北伐,一路打到離汴京僅二十里的朱仙鎮,

卻被趙構一天內連發十二道金牌召回,

十年功廢,最終含恨風波亭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另一位抗金名將韓世忠,見岳飛父子含冤蒙難,心灰意冷,

整日借酒消愁,最後終老洞庭湖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那一年辛棄疾11歲。

生逢亂世,國難頻仍,驅虜復國之志已在少年辛棄疾心中埋下了種子。

有人說,辛棄疾有“將種”,他先輩的“忠肝義膽”如“烈日秋霜”那麼鮮明,

此話不虛。

《漢書》的《辛慶忌傳》,《舊唐書》的《辛雲京傳》都記錄了他祖先的勇武剽悍,

只是到了他爺爺辛贊那輩兒,從了文,而且從得高大上,

辛贊後來做到金國開封府的“一把手”。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所以,少年辛棄疾在亂世中有機會接受系統的儒家教育,

甚至可以“插花走馬醉千鍾”,

時不時地喝喝大酒,把年華在風花雪月、詩酒狂蕩中小蹉跎一下;

而也正因為爺爺做過金國的大官,他終其一生都被南宋朝廷猜忌,

當然,那是後話。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父親死得早,後來爺爺也去世了,辛棄疾“官二代”的好日子遂成往事。

他從開封搬回到老家山東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

不想卻站在了歷史的十字街頭......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南宋風流才子柳永同學有首《望海潮》,裡面一句: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被歌姬傳唱到靠政變上臺的金國皇帝完顏亮耳朵裡,

那可是“車如流水馬如龍”的臨安城呀,聖景、珍寶、美女......我的天兒!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完顏亮

完顏亮大筆一揮,寫下:“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

然後啟動了緊鑼密鼓的備戰工作。

他徵調民工百萬,大興土木重建開封宮殿,將金國都城從燕京(今北京)遷來;

(開封離宋金邊界更近,便於指揮作戰。)

他又四處抓兵,弄得華北地區幾乎沒了種地的男人;

而苛捐雜稅卻一點不減,反而花樣翻新,簡直“苛政猛於虎”!

一時間,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而囂張跋扈的完顏亮不顧國內矛盾重重,執意南侵。

老百姓一想,反正橫豎是死,不如起義求生,於是,“太行山之東,忠義之士蜂起”。

辛棄疾也召集了兩千人馬,投奔了當時聲勢最大的一支起義隊伍,山東的耿京。

耿京原是“泥腿子”出身的農民,見到名門之後、將門虎子的辛棄疾拜在自己面前,真是樂不可支。

封他做義軍的掌書記,類似今天領導身邊的秘書長、高級參謀,主管機密文件和大印。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當時天下大亂,義軍裡也是魚龍混雜。

一天,一個混跡在義軍裡的假和尚義端,偷了辛棄疾保管的大印,準備獻給金軍討賞。

辛棄疾劍眉倒豎,單人獨騎,直奔金軍大營方向追去,真還追上了義端。

《龍川文集》上說辛棄疾:“眼光有稜,背胛有負。”

意思是他虎背熊腰,目光犀利,再加上當時怒火中燒,鼠輩義端還不嚇得屁滾尿流。

於是,手起劍落,斬賊於馬下。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虞允文像

再說完顏亮,南侵遇到了書生領兵的虞允文,在渡江時被打了個落花流水。

與此同時,金國貴族完顏雍,有樣學樣,在後院點火,政變上臺稱了帝。

手下見大勢已去,譁變殺掉“壯志未酬”的完顏亮,此次南侵就這麼消停下來了。

這下北方的起義軍可倒黴了,

完顏雍非但不像完顏亮那麼黃暴,而且城府極深,老謀深算。

他對起義軍採取懷柔政策,“下山者為良民”,既往不咎。

耿京的義軍一下子人心惶惶,鳥獸散了大半,這時辛棄疾給他出了個主意:

“不如投宋!”

有道理,耿京便派辛棄疾等人先去南宋和趙構接洽一下。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宋高宗趙構

趙構當然高興了,真是“天上下起了餡餅雨,唾手可得十萬兵啊!

不過,趙構皇帝,你能更悲催嗎?

正當辛棄疾等人意氣風發地回奔大營途中,卻收到了耿京被殺的噩耗。

原來義軍中一個叫張國安的將領,趁耿京幾個心腹不在,殺主、變節、投金了。

“我日你XXX!”

辛棄疾那句“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可不是吹牛的。

換了別人,八成會調轉馬頭,去向趙構苦情了。

而辛棄疾卻率領五十人直插金國控制的山東腹地,

攻其不備,以雷霆之勢衝進金軍司令部,

把正在與金國將領喝大酒的張國安生擒,星夜兼程,跑回南宋,斬其於市,為耿京報了仇。

只是,渡過淮河時,不知辛棄疾有沒有北向神州回望?

因為,從此以後他再沒機會踏上中原故土,

而那段年輕時的崢嶸歲月也成了他一生最壯麗的華彩。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在南宋,辛棄疾被任命為江陰籤判,相當於今天一個三四線城市的市委秘書長。

不久,趙構讓皇位於宋孝宗趙昚[shèn],自己則當起“老佛爺”,琴棋書畫去也。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宋孝宗趙昚

不像被金人嚇破膽的趙構,宋孝宗可謂“初生牛犢不怕虎”。

一上臺就為岳飛平了反,任用了一批“鷹派”幹部,

捲起袖子,恨不得第二天就把金國給幹了。

好一派生機盎然的新氣象呀!

這時,辛棄疾坐不住了,

雖人微言輕,但他還是向自己的頂頭上司,宰相張浚獻上了壓箱底的良策。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他提出,宋軍分別向關陝、洛陽、淮北、山東(通過海路)佯攻,迫使金軍分兵調動。

然後抓住其戰線漏洞,主力部隊不攻河南,直插山東。(如上圖左)

來個“聲東擊西+出其不意”!

張浚雖然總體同意辛棄疾的戰略,但他志大才疏,打仗太僵化。

先是在關陝,佯攻成了真打,宋軍遭遇重挫。

接著他又擔心金軍進攻淮南,沒沉住氣,居然放棄了原先的佯攻計劃,

集中重兵,明火執仗地北渡淮河,直接向河南開封衝殺。(如上圖右)

金軍一看,樂了!

當年岳飛就是這麼打的,這路數我們也太熟了吧,可惜你張浚不是嶽武穆。

結果可想而知,張浚於符離(今安徽宿州)慘敗,十三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宋孝宗好鬱悶,雖心有不甘,但“無可奈何花落去”。

這次北伐失敗也給辛棄疾當胸一記重拳,

但他很快振奮精神,寫就一篇《美芹十論》上奏宋孝宗。

後人評價他的這篇文章:“筆勢浩蕩,智略輻湊。”

意思是不僅寫得氣勢磅礴,而且戰術戰略滿滿乾貨。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文中,他指出金國暴虐的民族壓迫政策不得人心,而且貴族之間勾心鬥角,實是外強中乾的“紙老虎”。

戰略上,他又將當初給張浚的計策系統化,提出“分散敵兵,奇襲山東”的總方針。

換句話說就是,別每次都一根筋直奔開封去,

金國軍事學院早把這條路線研究透了,能不能有點腦筋急轉彎?

宋孝宗一看,“有點意思!”親自召見了剛滿30歲的辛棄疾。

可沒想到,辛棄疾卻無情的給他潑了一罐冰鎮可樂。

他說金國雖然爛,但南宋也好不到哪去,所以現在要“忍”字當頭,臥薪嚐膽。

一席話說得宋孝宗半天沒吭聲。

連向來謹慎的《宋史》都說辛棄疾“持論勁直,不為迎合”,可見當時場面多尷尬。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公元1171年,辛棄疾被調到國家糧食總局,安排了個辦公室主任的閒職,

算是提拔,也是不重用。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滁州琅琊

第二年,他又被派到滁州做知州,不過是個代理的,就像今天的代理市長一樣,

覺得你能力夠,但還缺乏經驗,所以幹著看看,但究竟是“一把手”。

滁州地處淮南中部,距宋金邊界很近,久經兵火摧殘,蕭條破敗,滿目瘡痍。

屁股還沒坐熱,下屬就把一厚本賬簿放到他面前,辛棄疾翻了幾頁就有點崩潰了。

原來,滁州這個窮地方多年來已經欠了中央五百八十多萬錢的稅款,中央又在催。

就是把老百姓的骨頭再熬十年,也熬不出葷腥呀!

他當即給中央寫信痛陳滁州現狀,請求免除舊稅,

朝廷居然批准了。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辛棄疾

舊賬免了,新的總要交吧?

不久,朝廷有關部門又收到一封辛棄疾的信:

俺們還是沒錢交,求領導再給免一下吧。

也太得寸進尺了吧!不準!

很快,住在滁州到臨安驛道邊上的老百姓,

就會看到郵遞員跑過去,又跑回來......累得口吐白沫。

因為,只要朝廷來一張催款單,辛棄疾就回一張免稅報告......

最後,朝廷算是服了他,不交就不交吧。

此外,辛棄疾還制定了招流民開墾荒地,對商人減稅的措施。

第二年,滁州糧食大豐收,“商旅畢集”,“荒陋之氣一洗而空矣”。

辛棄疾好高興!他在《聲聲慢·滁州旅次奠枕樓作》一詞中寫道:

憑欄望,有東南佳氣,西北神州。......從今賞心樂事,剩安排酒令詩籌。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由於滁州地處邊防重鎮,辛棄疾花了很大精力蒐集金國情報。

他敏銳地發現了金國的新變化,推斷說:

仇虜六十年必亡,虜亡則中國之憂方大。

意思是說金國六十年內必然滅亡,而金國滅亡後,南宋的危機才真正降臨,

他指的是正崛起於漠北的蒙古。

後來,辛棄疾將這一推斷寫成奏章上報朝廷,但由於太超前,石沉大海。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辛棄疾存世唯一真跡

今天看來,這個預言相當驚人,因為當時成吉思汗才十一二歲,

金國正對蒙古實施“減丁政策”(每三年對蒙古草原屠殺一遍,以控制其人口數量)。

可見,金國最高統治層已將蒙古視作自己的頭號敵人,而不是境內的契丹人和偏安一隅的南宋。

沒有紮實的情報工作和對金國內政外交的透徹瞭解,是無論如何不能做出上述推斷的。

六十二年後的1234年,金,果真被蒙古滅國;

又過了四十五年,南宋在蒙古騎兵鐵蹄的踐踏下,也灰飛煙滅了......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縱觀辛棄疾的宦海沉浮,他就像一輛消防車,哪裡有火情,就被派到哪裡,

相安無事的時候,則會被幹乾淨淨的放在車庫裡。

但無論如何它都不是坦克,不被允許在戰場上衝鋒陷陣,

即使有,那也不是真正的戰場,它只能將高壓水槍對準南宋的草民。

公元1175年,湖南、湖北、江西、廣東一帶爆發了轟動一時的“茶寇起義”。

當時,茶葉是南宋的重要出口物資,朝廷在其生產、運輸、貿易的各個環節都苛以重稅。

茶商無利可圖,大家想:既然交不起稅,就不交,硬闖關卡得了。

於是茶商建立起一支武裝押運部隊,十分彪悍,官兵經常被打得抱頭鼠竄,宋孝宗一籌莫展。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此時,早已從滁州調到閒職位置上的辛棄疾自告奮勇,向宋孝宗立下軍令狀:

“保證一個月內將他們全部蕩平!”

這是辛棄疾在南宋第一次帶兵打仗,但諷刺的是對手不是仇虜金軍,而是官逼民反的“匪寇”。

我們已經知道,辛棄疾是善於運用特種部隊的高手,

他棄戰鬥力羸弱的宋軍不用,用重賞招募了一支敢死隊,一面嚴守交通要道,步步為營縮小包圍圈,

另一面,派熟悉地形的敢死隊員進山剿匪。

最後逼得匪首走投無路,向他繳械投降。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從戰術上講,辛棄疾真不愧為“將種”,但從心情上看,他一點不happy。

那時,南宋北伐的意志日趨衰弱,臨安城說不盡的繁華熱鬧,已將達官顯貴們massage得醉生夢死。

1176年,他路過江西造口。

獨立洲頭,腳下贛江之水滔滔滾滾,復國無期,自己卻已兩鬢飛霜,

一股悲憤之氣一湧而上,他揮筆在江邊的石壁上題了一首《菩薩蠻》:

......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

辛棄疾好羨慕百折不撓的江水啊!

雖有青山重重阻攔,終於還是衝出一條路,浩浩蕩蕩奔騰而去......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同年,湖北境內盜賊四起,匪患猖獗,已經到了外地人不敢過湖北的程度。

辛棄疾臨危受命,調任湖北安撫使。

為快速整飭治亂,他“亂世用重典”,所謂“以霹靂手段,展慈悲情懷”,

下達了“得賊輒殺,不復窮究”的“嚴打”命令。

(只要抓到盜賊就殺,可以不走任何法律程序。)

就像今天的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對毒販地格殺勿論一樣。

很快,湖北境內就“奸盜屏跡”了(盜賊躲著不敢出來了)。

而這種鐵腕平亂的作風,卻為他日後被罷官埋下了伏筆。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1179年,他又幾經輾轉,被任命為湖南轉運副使,主要任務還是平亂。

但湖南與湖北的情況不同,經過認真調查,辛棄疾向宋孝宗上書為農民起義喊冤,他說:

“田野之民,郡以聚斂害之,.......,豪民大姓以兼併害之,......

臣以為'不去為盜,將安之乎’?”

意思是說,郡縣的貪官汙吏搜刮民脂民膏,地方豪強大戶不斷土地兼併,

逼得老百姓不去做強盜,讓他們去幹嗎?

自古官官相護,辛棄疾倒好,新官上任就把自己的同僚、上級、下屬的臺都拆了,

但他不是不知道這樣做的利害,誠如他對宋孝宗所說的:

臣生平剛拙自信,年來不為眾人所容,顧恐言未脫口而禍不旋踵。

(我這個人剛直且笨,近年來很多人看不慣我,因此我擔心話還沒出口,禍就來了。)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不過,一切都見鬼去吧!

他大搞“封建主義+計劃經濟+國家資本主義”的經濟政策,

在災荒之年,興修水利,讓流離失所的老百姓來幹活,掙口飯錢;

他彈劾貪官,見一個,彈劾一個,絕不留情。

他建立了一支精銳的地方部隊——“飛虎軍”,嚴酷鎮壓地方豪強的私人武裝。

而在“飛虎軍”的建立過程中,他竟冒天下之大不韙,

居然把宋孝宗發來的阻止他建軍的金牌藏了起來,直到軍營建成,生米煮成熟飯。

難道他忘了當年岳飛的悲劇嗎?

儘管當時王陽明還未出世,

但辛棄疾怕是早已懂了“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的心學精要了吧。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一提起辛棄疾,人們恨不得稱讚他是“豪放派詞人的首席”,然而,詩詞只是他副業。

從年少的亡命天涯,到中年的宦海沉浮,辛棄疾一直都是一個殺過人,且敢殺人的狠角色。

他為官時的“酷”,“不服管”,也是最容易被人詬病的地方。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1181年,辛棄疾41歲,

“風聞言事”(不管聽說、據說、傳說,沒證據也可以告)的御史們終於以“用錢如泥沙,殺人如草芥”的罪名,把辛棄疾趕出了南宋朝廷。

他回到江西上饒閒居。

但辛棄疾終歸不是陶淵明,做不了真正的隱士,他很糾結。

有時放聲吟唱:“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有時黯然神傷:“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有時低頭自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浩歌狂行的青春歲月已逝,豪情萬丈的復國之志難圓,

只能“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了。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公元1207年,在又一次宋金交戰的危難時刻,辛棄疾終於收到“樞密院都承旨”的任命。

(相當於今天國防部主管全軍人事任命和考核的重要將領)

歸宋四十多年後,他終於有機會指揮南宋正規軍北伐了。

然而,此時的辛棄疾已病入膏肓,他於昏迷中突然怒目圓睜,大喊兩聲:

“殺賊!殺賊!”溘然長逝......

真是: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六十多年後,謝枋得拜祭完辛棄疾,因天色已晚,便留宿在墓地附近的一座寺廟裡。

黃昏時分,他忽然聽到陣陣巨大的呼喊聲,格外悽婉,就像一個負屈含冤者的哀鳴。

聲音一直持續到深夜,廟裡的人都嚇得毛骨悚然,噤若寒蟬。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謝枋得當然也睡不著,追憶稼軒公的平生,他索性點上蠟燭,攤開紙墨,為他書寫一篇慷慨激昂的祭文。

他贊辛棄疾是有南宋以來“忠義第一人”,一生坎坷,壯志未酬,卻屢遭人詬病,真是大冤!

自己一定要上報皇帝,披肝瀝膽將他的言行載入史冊,讓千秋萬代都瞭解他的忠義事蹟。

祭文一氣呵成,呼號也戛然而止。

(該離奇事件,出自《宋史·辛棄疾傳》)

蒙古滅南宋後,元朝建立,統治者為拉攏漢族士大夫,將被俘的謝枋得押到元大都,勸他投降。

公元1289年,謝枋得在今北京法源寺,絕食五日,死不做元臣,為國盡節。

也許,每一個人都可以從歷史人物中找到知己,

感覺這個人就是自己的前世,而自己就是他今生的重現。

“辛辣”棄疾霹靂手,弓刀遊俠闌珊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