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公務員不要輕易報考!幾條因素來判斷你是否適合異地考公?

學生從大學生起,就要樹立職業規劃意識。選擇在什麼地區工作,某種程度上和選擇從事什麼行業,是同等重要的問題。在職業規劃時,一要考慮行業,二要考慮工作地,兩者都非常重要,直接關係到本人乃至家人的幸福指數。有太多的例子說明,大部分人找工作時候,稀裡糊塗,沒考慮清楚,到頭來追悔莫及。

近幾年,幾乎每年大學畢業生達到800萬左右,就業形勢非常嚴峻,再加上很多優秀企業都對畢業學校有要求,一表以外一律免談,導致一些普通學校的畢業生想找一個好工作很艱難。於是高性價比且體面的公務員工作開始進入很多學子的視野。

異地公務員不要輕易報考!幾條因素來判斷你是否適合異地考公?

為了能儘快進入公職體系,捧上“鐵飯碗”,很多學生開啟了全國“巡考”模式,哪裡有考試就去哪裡考。他們的想法就是隻要能考上就行,距離不是問題。但是,在這裡要給大家提個醒,考上外地公務員後沒想象中那麼舒服,後期存在著很多的“隱患”。比如以下兩個原因就足以讓人“淚流滿面”了。

其一:就是以後很難再考回家了。很多人想著先考個外地的公務員,以後再考回去。但是隨著公務員考試製度的改變,幾乎公務員考試現在都限制在職的公務員(參公人員)參考,這簡直就是將外地公務員考回家裡的通道給堵死了。

其二:身在是異地他鄉,孤苦無依。考到外地公務員意味著從頭開始,你要重新構建自己的朋友圈,你要學著適應一個城市,在這個沒有朋友、沒有親人的地方,閒暇時間未免感覺有點孤獨。而且在機關單位裡面,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紀的人,缺少活力,這也讓新進入的年輕人感覺到一絲壓抑,單位裡面的年輕人很少,新人也不容易交到朋友。

異地公務員不要輕易報考!幾條因素來判斷你是否適合異地考公?

然而身在異地也並非都是壞處。異地公務員可能也有異地的好處。在本地當公務員其實就是一直工作生活在熟人社會。但是,社會進步發展最終走向陌生人社會。其實,越在大城市,越不存在排外的問題,因為大部分都是外來人口,這已經是個陌生人社會了。有一天,我們每個人都終將工作、生活在陌生人社會,即使你在本地工作,也沒有太大的優勢。但這樣的狀態還需要一定的時間。異地公務員要多融入當地文化,包括學習方言。要把提升個人專業技能作為安身立命之本。凡事都有利有弊。

異地公務員不要輕易報考!幾條因素來判斷你是否適合異地考公?

再說幾點建議,考不考可以參考。

第一,從欠發達地區到發達地區可以考,反之不考。

第二,年輕未成家可以考,反之不考。

第三,男考女不考。

第四,機關考基層不考。

第五,舒服的小地方考,大城市不考。除非你有一定的經濟實力。

第六,有親戚投靠考沒有不考,除非你家裡關係足夠硬。

最後談一談感想,異地基層女有孩子的公務員最不易,工作是為了生活,如果這份工作讓你的生活一團糟,每天抑鬱的過日子,那你圖的是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