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了,想对那个“黑摩的”真诚说声:谢谢你

“人之所以合群,是由于他的身体柔弱;我们之所以心爱人类,是由于我们有共同的苦难;如果我们不是人,我们对人类便没有任何责任了。对人的依赖,就是力量不足的表征:如果每一个人都不需要别人的帮助,我们就根本不想同人联合了。”——《去爱人类》 卢梭


我总是想,人性到底是什么?是见义勇为,是慈母大爱亦或是你留给别人的那无意中的能沉淀很久的感动。

今天的话题绕不开10年前那个让全国伤痛的时刻: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这一刻让所有的国人都记住了一个地方:汶川。

我不想过多谈论那场灾难,但是灾难的背后,有个我深藏了10年的感动,10年了,压抑在心头的故事或许应该说一说了。

那是灾难后的第一个周末,离北京奥运会召开还有83天,来自上海嘉定南翔的一群邻居,在家乐福门口冒着“非法”筹款的风险,自发为大难中的同胞公开劝捐。

这真的是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好心人,有本地的,外地的,有本国的也有外国的,但是彼时彼刻,大家只想着:把钱送到最需要的同胞手中。

第一次感动:为自发

而在此之前,这群没有组织,没有业委会,没有居委会,甚至从未谋面的邻居,他们已在大灾第一时间网上讨论,自发组织,自主分工:有的准备捐款箱,有的准备展板音响、有的负责财物收集,有的负责演说,有的负责监管(开立一张空卡,一个拿卡,一人记密码,一人监督)...

10年了,想对那个“黑摩的”真诚说声:谢谢你

10年了,想对那个“黑摩的”真诚说声:谢谢你

10年了,想对那个“黑摩的”真诚说声:谢谢你

10年了,想对那个“黑摩的”真诚说声:谢谢你

10年了,想对那个“黑摩的”真诚说声:谢谢你

10年了,想对那个“黑摩的”真诚说声:谢谢你

金地邻居在家乐福门口(现南翔太茂门口)设立捐款箱

第二次感动:为倾囊

我们的这位香港的邻居负责财务工作,捐款期间,每天一直忙到凌晨,后来整理记录本的时候,发现很多收入并不高的物业清洁人员,绿化人员也捐了,虽然只有5元,10元的,而正是这些5元,10元的捐款让人倍感感动。

10年了,想对那个“黑摩的”真诚说声:谢谢你

10年了,想对那个“黑摩的”真诚说声:谢谢你

这位掏光钱包的女士,把兜里的钱掏个底朝天,我们说你留点回家的钱吧,她说:我走回就行,能帮到一点是一点。非常单纯而纯粹。而她只是许许多多倾囊相助者之一。

10年了,想对那个“黑摩的”真诚说声:谢谢你

第三次感动:为凝望

这是一位农民工兄弟,在宣传牌前止步,原本以为他只是路过凑个热闹,但他久久不愿离去,很久后,从口袋里掏出皱巴巴的10元钱,放进募捐箱,嗫嚅着,“为了灾区人民……”

10年了,想对那个“黑摩的”真诚说声:谢谢你

第二天中午,他再一次出现,再一次久久停留在展板前。这次,他又掏出了几十块钱,塞进了募捐箱,他说,“为了灾区……”

10年了,想对那个“黑摩的”真诚说声:谢谢你

当时的南翔东社区还在大建设,周围全是工地,或许他就是某个工地的工友,我们注意到,每到休息时间,他就会过来关心捐款情况,于是再捐上个几十块,前前后后大概来捐了好几次款,每次都是几十块。他没有过多言语,每次都是一次次的凝视...

10年了,想对那个“黑摩的”真诚说声:谢谢你

我不知道,这每次几十元钱对他意味着什么,但他那久久的凝视,让我总是忍不住掉下眼泪。

第四次感动:为坚守

这位小姐姐,从捐款的第一天起,她就站在捐款箱前,从未离开。她认真记录着大家的每笔捐款。他没有悲痛的神情,而是微笑着,把力量传递传递给每一位捐款着。

10年了,想对那个“黑摩的”真诚说声:谢谢你

在现场每个捐助者都让我们感动,有古稀老人、有年轻夫妇、有在校的学生们,还有父母带着孩子以及襁褓中的婴儿来捐的

10年了,想对那个“黑摩的”真诚说声:谢谢你

10年了,想对那个“黑摩的”真诚说声:谢谢你

第五次感动:为孩子们

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或许就是言传身教。而这次就是。

募捐点来了很多小小志愿者,有的含泪深情朗诵,有的引导大家签名,有的从自己的储蓄罐里拿出零花钱放进捐款箱...

10年了,想对那个“黑摩的”真诚说声:谢谢你

10年了,想对那个“黑摩的”真诚说声:谢谢你

10年了,想对那个“黑摩的”真诚说声:谢谢你

或许是孩子们的演讲感动了大家,或许是空气中弥漫的伤感感召了大家,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捐款的行列,他们不求名,不求功。

有的人傍晚冒雨过来送物资,留下物资不留名便匆匆走了...

10年了,想对那个“黑摩的”真诚说声:谢谢你

或许真是大悲无界,大爱无疆,外籍友人也被国人的大难所痛心,加入了捐款行列...

10年了,想对那个“黑摩的”真诚说声:谢谢你

第六次感动:为“黑摩的”

这一次的感动,也是感动最深的,而这份感动一直压在我心头十年了。

他的容貌已经模糊,我们也没有他一张照片。

记得那天,我们一出摊,这人就过来了,他在灾区照片展板前久久凝视...其后,他很干脆的拿出5元,放进了捐款箱,然后就走了。

不多久,他又回来,捐了5元,然后又走了。

当第三次他回来的时候,我开始注意他了,发现他原来是一个开“黑摩的”的师傅。他拉活儿的地方就在家乐福的路口。

10年了,想对那个“黑摩的”真诚说声:谢谢你

后期补图,非当时拍摄

当他再一次,把钱放进捐款箱的时候,我忍不住问他,你为什么一直5元10元的捐款。他几乎是噙着泪说:他们受了大灾,我真没有什么钱,只能拉一票活儿捐一次钱...

或许是当时的空气中的悲伤太多,当听到他说这些的时候,我的泪珠差点就要留出。

10年了,想对那个“黑摩的”真诚说声:谢谢你

网络图,图文无关

其后,依然是出去跑一趟,回来捐一次,有时候是5元,有时候是10元,从早到晚...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是个卫道士,只知道在此之前,我也算个小区的“意见领袖”,我在业主群一直是“黑摩的”的强烈抵制者,但是那天,我的情感让理智猝不及防,他让我开始重新审视了人性。

10年过去了,这个故事或许是该让更多人知道了。而关于人性,或许正如本文开头引用的卢梭的《去爱人类》“我们之所以心爱人类,是由于我们有共同的苦难”。在人类的灾难面前,人性本善的同类之悯都会迸发出来,无论你是从事什么行业,无论你是哪里人。这种人性,是跨性别、跨民族、跨种族、跨宗教乃至跨国界的

10年过去了,时光穿越灾难,也见证重生,而曾遭受重创的土地上,家园重新矗立。

太阳照常升起,山花更加烂漫

10年了,想对那个“黑摩的”真诚说声:谢谢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