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大好習慣需要家長“逼”孩子養成,錯過會影響孩子一生!

噹噹噹!齊老師又來了,這次帶來的絕對是最乾的乾貨!

奧維德說:“沒有什麼比習慣的力量更強大。”而這次,我們就要著重講一下家長必須要“逼”孩子養成的幾種好習慣!

這5大好習慣需要家長“逼”孩子養成,錯過會影響孩子一生!

誠如奧維德所言,預測一個人成功還是平庸,從此人往日的習慣就可以判斷出來。想要孩子成龍成鳳,一定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只有養成好習慣,才能牽引著孩子一步步走向成功。

《論語·陽貨》亦云:“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從呱呱落地道嗷嗷待哺,人的性情都是相近的,令人與人之間差距越來越遠的,是後期個人習慣。

幼兒教育,不僅要在口頭闡述,還要讓孩子動起來。

一、親力親為

這5大好習慣需要家長“逼”孩子養成,錯過會影響孩子一生!

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是非常重要的習慣。不依賴他人,才能鍛鍊自己處事能力。

以前小學就倡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現在有些家庭反而是“你的事情我來做,你負責好好讀書”。然而,一些上了大學卻沒有自理能力的學生,最終被退學回家的新聞層出不窮,這些前車之鑑不值得家長們的反思嗎?

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才能更好的培養孩子思考和動手能力。

二、當日事,當日畢

當天的事情當天做,否則明日復明日,朝朝待明日。

孩子的習慣大多都是幼兒時期養成的,不要讓孩子有拖拉的習慣,才能在以後學習和工作的時候不拖延、不散漫。

這5大好習慣需要家長“逼”孩子養成,錯過會影響孩子一生!

三、多做家務,重在參與

有些獨生子女是家長的掌上明珠,怎麼捨得讓孩子做家務呢?然而,讓孩子學會做家務,對孩子家庭責任感的培養是很有幫助的。

讓孩子做家務,肯定不是指望孩子做的多好,而是“重在參與”。讓孩子有參與感,才能培養責任感,對孩子以後家裡自己家庭也是很有幫助的。

四、閱讀習慣

孩子不喜歡看書?

逼!

這件事,不能放養,必須要步步緊逼,即使孩子再怎麼抵制,也要逼孩子多看書。讓孩子多看書,自然不是因為“書中自有黃金屋”,而是閱讀可以洗滌一個人的心靈,昇華個人靈魂,襯托個人氣質。想要謙謙公子的兒子,或者溫婉可人的女兒,就要逼孩子多看書。

這5大好習慣需要家長“逼”孩子養成,錯過會影響孩子一生!

多看書,從來都不是錯的。

五、生活規律

有規律的生活,精神才能充沛,而且規律的生活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情況和以後的工作方式,如果孩子自制力不強,就需要家長多多督促。

齊麗娟有話說:

家長要“逼”孩子養成的好習慣還有很多,比如懂得取捨、敢於嘗試等。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強的,幼兒時期的習慣在長大後基本成型,再發現問題進行改變的話就會變得尤為困難。

每一個優秀的人才,都是由好習慣支撐起來的。

培養孩子好習慣的養成,從杜絕放養孩子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