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小工廠,憑這個理念,竟做成全球最大手錶集團!

問您一個很簡單的問題。現在幾點了?相信有很多朋友剛才不由自主的做了一個動作,把手伸進口袋,掏出手機來看時間,似乎已經成為習慣了,當然也有可能一些朋友會習慣性的放下自己的守望,看看現在到底是幾點,這是仍然堅持戴手錶的朋友的一種習慣性動作。日常生活中兩個很有意思的動作,也是每天重複次數最多的動作,對於咱們很多人來說,用手機來查詢時間,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當中的習慣,那麼手錶為什麼會離開我們很多人的手腕呢?

這家小工廠,憑這個理念,竟做成全球最大手錶集團!

時尚Swatch

那是因為更多人把手錶單純的當成了一種計時器,而查詢時間,看看手機不就行了嗎?現在誰離得開手機啊?兜裡揣著手機,手腕上仍然堅持戴手錶的人,則從很大程度上不僅把手錶當成了計時工具,更是一種裝飾品,就像是男人的領帶,女人的項鍊。不僅僅是裝飾,也許是一種象徵。而早在1983年,有這麼一個人敏銳的意識到了這一點,他說手錶不僅僅是一種冰冷的計時工具,它更是一種手腕上的時裝。這個人是誰?他叫做尼古拉斯.海耶克。瑞士斯沃琪集團的創始人,35年前就是他這句話,手錶是手腕上的時裝這個讓他製造斯沃琪手錶,剛剛出爐就所向披靡,最終拯救瑞士鐘錶業,他也因此尊稱為斯沃琪之父,這位海耶克身高僅僅只有,1米65。長著一副貓頭鷹一樣的臉龐,透露著一種智慧和銳利。有人把貓頭鷹的眼睛形容為一架微型的望遠鏡。能夠在夜間看得很遠,察覺到極微弱的光亮。這個尼古拉斯海耶克呢,不僅臉長得像貓頭鷹,而且目光頭腦,都像貓頭鷹一樣銳利,一樣敏感,不過就是這麼一個瑞士鐘錶的拯救者,在55歲正式接觸鐘錶業之前,可以說他對這玩意一竅不通。尼古拉斯海耶克,1928年出生於黎巴嫩的貝魯特,他的母親是黎巴嫩人,他父親是美國人,小時候在法國,在瑞士兩地長大,因為海耶克喜歡物理數學,所以他一直想去美國留學,希望能夠成為一個核物理學家,在他21歲的時候當上了瑞士人的女婿,可是就在他準備和妻子去美國留學的時候,岳父得了重病了,於是海耶克就面臨了人生當中一次重大的抉擇。什麼呢?他的這位岳父啊,在瑞士有一家小型的機械加工廠,岳父病了,誰來照顧?工廠誰來管啊?權衡再三之下,海耶克就決定放棄留學,接管岳父的小工廠,最終就留在了瑞士。那麼留在瑞士,接管岳父的機械加工廠,海耶克怎麼又會和鐘錶業結緣呢?這也是因為一場病。但不是人病了,是瑞士鐘錶業面臨著一場生死存亡的重病。要說瑞士鐘錶業,那具有300年曆史的古老傳統,可以說製表業是瑞士國家象徵之一,我曾經聽說過一個傳說,為什麼瑞士人精於做表,那時說瑞士這個國家緯度很高。

冬天的時間很長,時間長了幹什麼?您問東北人幹什麼?到了冬天經常習慣貓冬,瑞士人也是一樣,大,冬天外面很寒冷,只有屋裡很暖和。能幹什麼呢?弄點小手工,所以更多人喜歡做表,做這種精密儀器。瑞士的機械錶,一向以精美華貴而君臨天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全世界90%的手錶產自瑞士,然而在20世紀70年代開始,一股來自東方,來自日本手錶旋風,居然讓瑞士的機械錶陷入了風雨飄搖之中。那什麼日本的精工西鐵城,卡西歐,這些廠家生產的電子錶,石英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瑞士鐘錶在世界市場的份額,從1974年的40%直降至1983年的不足15%,這是一場長達十年的新興石英錶和傳統的機械錶之間的戰爭。我在這給您介紹一下,機械錶和石英錶到底有多大的區別?首先從動力上來說,機械錶的動力來源是什麼啊?機芯內的發條帶動齒輪行進推動錶針,石英錶呢,它的動力是利用水晶片的發振現象,當水晶受到外部,加力電壓,就會有變形以及伸縮的性質,石英錶就利用週期性,持續“發振”的水晶為咱們帶來準確的時間。其次,從時間的準確性來說,機,機械錶有一機芯很複雜,走的時候誤差相對比較大,一般誤差允許範圍是一天45秒以內,這就算準時了,而石英錶呢,走的時候十分準確,一般要求月差15秒以內。一個誤差以天算,一個誤差以月算。所以石英錶計算時間更為準確,第三,機械錶和石英錶價格上不一樣。機械錶那純是工序複雜。手工的含量比較高。價格就比較昂貴,而石英錶呢,工序簡單,價格相對便宜很多。那麼日本的石英錶,正是靠著價格低廉,走時準確這兩個特點,迅速佔領世界市場,咱們中國第一塊國產機械錶,生產於1955年天津,此後呢,中國鐘錶工業,手錶工業逐步發展壯大,出現了上海牌海鷗牌,首都牌,東風牌,現在想想。這些牌子似乎離咱們已經很遠了。上個世紀80年代國產手錶的歷史還不到30年的時間,那麼就在這場新興的石英手錶,對傳統機械錶強勢攻勢下,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衝擊。我想對於咱們很多朋友來說,都有過這樣的記憶,上世紀80年代電子錶石英錶的出現,那曾經成為一種時尚,十塊多元一塊電子錶,及時準確,而且你看一眼全是數字,查詢,時間很直觀,這就成為很多人手腕上的一種時尚之物。可是當咱們在享受著電子錶,享受著石英錶,給咱們帶來的這種便利和興奮的時候,遠在歐洲,遠在瑞士的這些鐘錶商,那是愁容滿面啊,一向狂妄自大的瑞士表,在日本表的這種衝擊進攻之下,終於低下了它高昂的頭。1982年,瑞士手錶出口量從8200萬塊跌落到3100萬塊。退居日本香港之後,位居世界第三了,瑞士兩家最大的鐘表集團,瑞士鐘錶工業公司,瑞士鐘錶總公司1982年和1983年累計虧損5.4億瑞士法郎。有1/3的鐘表工廠倒閉了。數以千計的小鐘表公司宣佈停業,瑞士鐘錶的從業人員,從19萬人銳減到3萬多人。極度自負之後。往往會產生極度的自卑,在日本石英電子錶,咄咄逼人的攻勢之下,極度自負的瑞士鐘錶業,那幾乎都自卑的認為,咱們不可能在在瑞士生產手錶了,瑞士表完了。(雙擊關注,可看到更多的財經小知識)

這家小工廠,憑這個理念,竟做成全球最大手錶集團!

520Swatch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