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写好书法,没这个小器具可就难了

丹青雅器 方寸写心

——文房四宝行业现状系列调查之砚

美术报

专业顾问//陈振濂 汪永江 朱友舟 范瓦夏

专题策划//全媒体新闻部

文本统筹//叶芳芳

采访//赵丽莎 叶芳芳 江凌

想要写好书法,没这个小器具可就难了

图为研墨中的砚台 江凌/摄 

自古武士爱剑,文人爱砚。陈继儒《妮古录》曰:“文人之有砚,犹美人之有镜也,一生之中,最相亲傍。故镜需秦汉,砚必宋唐。”小小一方砚里蕴涵着极高的文化内涵,可谓一砚一故事,一砚一风景,一砚一世界。伴随着人类的劳动工具由石器、骨器、木器等原始形态逐步向铜器和铁器等人工形态发展,一部砚史也浓缩成为了一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

砚田无恶岁,被喻为“地亩田产”的砚,如今还有多少文人与之相守相伴?砚中蓄水的凹陷处被称为砚的墨海、墨池,如今又有多少文人依然可以在这里挥毫泼墨掀起像大海一般汹涌的层层巨浪?如今,这方寸砚田之间,因因相袭的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瓜肤而縠理,金声而玉德

砚之流变

想要写好书法,没这个小器具可就难了

东晋 青釉三足陶砚 广东省博物馆藏

砚的发端:史前及先秦时期的原始研磨器  

在史前及先秦时代,“砚”被称为“研”,作为用以调色、研墨与泚笔的工具,它呈现出较为原始的形态,以研磨板附属研磨棒或研石的形态被广泛应用。

史前时期,绘画颜料为矿物质粉末,它由各色块状的岩石或土块磨制而成,这些原料在《山海经》、《水经注》等典籍中有大量记载。正是由于制作颜料的岩石或土块较坚硬和粗糙以及不可手持的特性,所以史前人类使用石制研磨器,采用碾压、研磨等手法,并附加其它调和的手法完成颜料的制作。

到了先秦时期,尽管因为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了墨,但是早期的墨块较松脆,仍须用磨石压磨,因此研磨器仍然是研墨的重要用具。辅以研磨棒的研磨器,既是砚文化的发端,也是砚的初期形态。

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具有类似于砚台功能的研磨器,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有的研磨器分有格子,有的具备砚盖和磨杵,但在此时,这些研磨器仅仅作为实用物件存在,不具备任何装饰。

实用为重:秦汉时期砚的造型已渐趋规则

秦汉时期是绘画材料和用具形制渐趋确立的重要时期。由于汉代文化的发展随经济繁荣、社会进步而蒸蒸日上,对文字书写工具的要求也与日俱增。此时,人们日常使用的仍主要为初期形制的研磨器。但与之前相比,不论在样式、材质,还是装饰方面已有了很大的进步。

秦汉砚造型渐趋规则,主要形成圆形、长方形,另有少量凤尾形和其它不规则形制。圆形砚,自战国晚期已出现,至秦汉时更加规整,一般为石料,少数为陶质。有的砚面带有砚池,并附以研磨棒和盖。秦及西汉时的圆形石砚形制简单,一般仅为一圆形底石,附以研磨棒。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战国墨砚,是用鹅卵石打磨制成。其砚形为圆饼形,其上无纹饰,配有研磨棒一支,这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书写砚。

在西汉,玉石属于上层的特享物品,玉砚由于贵重数量也极少,陶砚、漆砚的制作是主流。秦汉砚总体以实用为重,在装饰上有很大发展,大多砚都配有精致的砚盒,玉雕、漆雕、石雕及陶瓷工艺开始出现在砚台的制作领域。

形制确立:东汉时期从研到砚的形制确立

东汉时期,由于用笔直接书写的记事方式的普及,人们对砚的需求大大增加。东汉前后,制墨技术发展,人们发明了墨模并开始用胶和墨,使墨有了较为规整的整体,硬度也大大增强。于是,墨块可以拿在手上直接研磨,研磨棒逐渐被淘汰。淘汰了研磨棒或研石后,“研”逐渐被“砚”所取代。东汉经学家刘熙《释名·释书契》曰:“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由此可知,是否辅以研磨棒或研石,并没有影响器物最终的功用。

同时,不用研磨棒而直接研墨的方式,对磨盘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砚曰:“砚,石滑也。”原意是指,砚是表面光洁的石盘。由于研磨器使用方式的变化,研磨器本身石质的特性更加受到重视。可以说,东汉时期研磨棒的消失,标志着砚台形制的正式确立。

东汉时,圆形底石下加三足的三足圆石砚增加,有的砚面墨堂和水池变化为长方形或椭圆形。此时的砚材较以前有所拓展,除石质以外,还有漆砂质、木质、陶质、铜质等。

足砚流行:

魏晋时期砚形

向现代性过渡

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为新的研磨用具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关键阶段。绘画技法的规范化与经典化,不仅促进了绘画用具制作技术和特性的进步,而且,部分贵族及士夫阶层对绘画的参与,也对绘画用具的精致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促成了砚的形制向现代性的过渡,及其材质的不断丰富。这一时期,砚形仍以方形、长方形、圆形居多,但与汉砚最显著的不同,是不附研石。

这一时期,砚面形成了墨堂、墨池等重要部分,砚盒也逐渐趋于简化。值得一提的是兴起于汉、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足砚。当时人们都席地而坐,书案低矮,于是要求高足砚以便于书写,生活习惯给砚的形制带来巨大变化。此风一直到唐宋高足椅和高脚书案的出现才趋于式微。

此时,在汉代既已形成的圆形三足砚,逐渐向多足砚转化。除方形、长方形、三足圆形外,还有十蹄圆形、上圆下方形、风字形、箕形等多种形制,砚饰有人面纹样等类型。

西晋张华《博物志》所记:“天下名砚四十有一,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由此,红丝石砚至迟在西晋时已经出现。魏晋南北朝的材质除前代已有的石质、铜质等以外,由于瓷器工艺的进步,青瓷,白瓷砚随之产生,并兴盛一时。

名砚涌现:隋唐时期的石砚名品大量涌现

唐代文士爱砚、品砚成风。这一时期,随着纸张普及,造墨技术日趋完善,唐代勃兴的书画艺术,对墨砚的制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时完全采用墨锭研墨,诸如发墨“细腻”、“滋润”、出墨“沉而濡纸”等,成为这时砚材品质追求的主要目标。砚质、砚形由此也发生了变化,砚的发展进入了空前兴盛的阶段。除此,石砚名品的大量涌现,成为隋唐砚业发展突出的成就。

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在《论砚》中说:“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后始重端、歙、临洮、及好事者用未央宫铜雀台瓦,然皆不及端,而歙次之。”唐代制砚工艺代表的“四大名砚”由此而来。然而,“红丝石砚”在唐末因石材断脉而绝,后被澄泥砚所代替,在宋代与端、歙、洮河并称四大名砚,其声名延续至今,直到上世纪60年代重新发掘红丝石砚的新矿脉,才有新的红丝石砚的诞生。唐代前期,红丝石砚几乎独领风骚。这一时期相继发现的优质砚石除端石、歙石以外,另有洮河石、紫金石、贺兰山石、易水石等。澄泥砚、石末砚、瓦砚、砖砚也以其优良品质从唐代起就享有盛名。

隋唐初期砚的形制,多足砚最流行,盛唐以后,箕形砚成为主流。隋唐砚注重砚的造型变化,极少雕饰,体现了其时代的古朴风格。

实用雅观:唐末五代至宋砚形趋于多样化

唐末五代至宋,随着墨业的兴盛和水墨画的发展,砚业也进入了更加成熟和繁荣的阶段。石砚名品自唐代大量涌现以后,宋代更加普及,成为砚的主流。这时期的砚从选材、制作到使用都更为考究,文人自制砚及其鉴藏风气形成,当时的砚业具有了更加浓郁的文人化特征,“砚铭”成为石砚的独特装饰。

宋人之所以普遍使用石砚,一方面由于石砚易得,具有坚固、耐用等特性,但更重要的是石砚品性优良,发墨效果好,能更好地适应当时绘画技法的精致化和纸、绢、墨等材料发展对墨的要求。在石砚应用过程中,人们逐渐积累了丰富的辨别石质和研墨经验,认识了不同石质具有的不同使用特性,如“着墨不渗”、“不滞墨”、“磨墨不热、无泡”、“发墨生光如漆,如油”、“发墨不乏”、“贮墨不干”等。这种对用砚特性的掌握,有利于促进绘画技术的进步。

五代砚台基本延续唐砚形制,以箕形为主。两宋时期,砚的形制趋于多样化。总的来说,受宋代理学的审美观影响,宋代的石砚外形都较朴素大方,实用雅观,它的主要样式是抄手砚,即将石砚的背部挖空,可既轻且稳,又便于挪移。

朴实粗犷:元代文人

自制砚鉴藏风气兴盛

名家自制砚隋唐已有,到了宋代,苏轼、黄庭坚等人,将文人自制砚的风气更加推向高峰。苏轼藏砚,以端石、澄泥为多,后并觅得佳歙。米芾藏砚,更为痴迷。随着藏砚风气日盛,砚类著述不断出现,有苏易简《文房四谱》、米芾《砚史》、高似孙《砚笺》等。两宋以后,文人对绘画更多的参与,水墨画逐渐兴盛的同时,也将文人的趣味带进了对绘画用材和用具的选择和使用上来,文人自制砚及其鉴藏风气依然兴盛。

由于元代的历史背景及政治经济原因,一方面战乱使国民经济受挫,另一方面受外族统治者审美情趣的影响,这时期的制砚造型大多朴实粗犷,有着浓烈的民间气息。在工艺与艺术水平上大大异于唐宋。

元代绘画用材用具中,除了纸的盛行以及湖笔代宣笔而崛起之外,砚则不及宋代兴盛。元代砚的形制除雕饰稍浑朴和粗犷外,基本沿宋制而无创新,而这一现象到了明清之后,才被彻底打破。

雕饰繁复:明清时期

制作工艺精巧而多样

明清时期的制砚同制笔、制墨一样,在注重实用以外,更加讲求工艺的欣赏性。此时赏砚与藏砚之风的进一步兴盛,促使砚的制作更加追求工艺的精巧。砚的雕饰由明至清,也由古朴渐趋繁复多样。

砚材除了前代发掘出现的以外,一些纯为赏玩品的材料,如水晶、翡翠、象牙、料器等增多。砚的形制除前代已有的规整形制,还出现了根据砚材形状随形雕制的具有独特明代特色的“随形砚”。随行砚打破了传统砚台对称均衡的样式,明末清初兴起的“巧色巧雕”的艺术手法,即借助于砚石的天然色泽与纹理而巧夺天工地构图雕琢,更反映了中国制砚工艺的飞跃发展。

砚的制作工艺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功能由实用品逐渐演变成工艺美术品,进而成为艺术收藏品。风格也由古朴趣向豪华,由简趋繁。一般来说,明代砚台总体上更端庄厚重,文饰大器。到了清代,因社会经济的更进一步发展,及满清统治者的爱好使然,图案纹饰上开始呈现无以伦比的繁复,此时砚的实用性也降到最低。明清时期砚业的繁荣,使一批制砚名家大量涌现,比如明代初期的叶瑰,清代的顾二娘等。由于砚材的出产地和制砚者地区和风格各异产生了砚雕工艺的不同流派。

但留方寸地,好与子孙耕

砚业的未来在哪里

想要写好书法,没这个小器具可就难了

制砚师傅工作台上的工具 江凌/摄

砚,本身是一种书写工具,它记载了历史,传承了文明。当砚随我们的书写习惯渐行渐远,而成为一门涵盖了绘画、书法、雕刻、篆刻、文学等诸多门类的综合性艺术时,砚的未来在哪里?

民谚说得好,“但留方寸地,好与子孙耕”,既指保护有限的耕地,也指“砚田”,意指将文化传承下去的重要性。作为当今文人施展才艺的雅器,它不再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中华文明曾经的承载物之一,它又如何沉淀与展现当今的社会面貌和生活习惯?

并非所有的石材都可以做砚台

它必须是具备“下墨”和“发墨”的石质,同时还要温润、细腻,分子颗粒要小,要质密。下墨,是在研磨的过程中,墨从墨块快速散发开去并溶于水的速度。发墨,是指墨中的碳分子和水分子融合的速度、细腻程度。下墨讲求快慢,发墨讲求粗细,但是往往下墨快的发墨粗,发墨细的下墨慢。所以,下墨、发墨均佳的砚极其珍贵。

对于砚石本身成分来说,石英分子是“发墨”的,云母分子是“下墨”的,所谓“下发俱佳”,就是对其成分的要求高。安徽宣砚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宣砚制作传承人黄太海介绍说,云母分子排列的形状是鳞片状的,相当于刀片在切割墨块,从而达到“下墨”的效果。在泥沙搬运沉积的过程中,通常要求云母成分达到30%到50%,才会达到“下墨”的效果。

老坑石料资源枯竭渐成制砚难题

由于形成时间长,故而老坑(指年代既久,出产量大且质精的石材坑口)所出石材从表面上看色泽温润沉浑,火气褪尽而显自然状态;新坑石材因其形成时间较短,给人一种质感单薄的感觉,有的虽然色彩夺目,但细观则燥气厌人,华而不美。而且,老坑石质一般缜密紧重;新坑则多松粗软嫩,稍加磕碰极易坏损。从古时开采至今的名砚老坑,无论是产量受限还是由于开采难度增加,石料资源枯竭逐渐成为制砚行业面临的难题。

黑色龙尾石,有明确记载在宋代庆历年间就已经枯竭了。歙砚老坑的开采从唐代延续至今,也因自然资源不可再生,遇到瓶颈。

人才青黄不接是制砚行业的通病

制砚传承发展面临的问题,不光是石料,也存在传承人断代与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一方砚台,从相材、制作到工艺,以及砚铭,处处体现制砚人的修养和功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制砚传承人刘克唐,传承“因材施艺、简朴大方”的鲁砚文化。谈到制砚传承时,他说,“当今传承有两方面,一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方法,主要从技艺方面传承。二是学院的传承,即老师教学生的传承方式。但是,‘师傅带徒弟’往往只停留在技艺层次;‘老师教学生’往往也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只有理论,缺乏实践,这是现在大学教育出现的问题。”

不仅仅是砚台,其他手工艺的传承也是如此。据了解,有些学校师资设置也有问题,即便开设了制砚的工艺美术课程,也并没有把中国砚的文化融进去。宣城市工艺美术大师、宣砚文化研究会理事张明说,传承性特别强的行业,人才青黄不接,是通病。正是由于专业性特别强,过程也比较枯燥,工艺制作过程中,人像苦行僧一样。“在制砚业,夏天还好一些,尤其在冬天,不带水的石头都是冰凉的,而且做胚的时候有噪音,年轻人留不住,年纪大的也留不住。”澄泥砚传承人蔺涛也同样提到年轻人传承断代的问题。

李江平,作为“80后”洮河砚传承人,出生于甘肃省洮砚乡的一个洮砚制作世家,其祖父李茂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洮砚制作技艺传承人。他分析道,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加入到制砚的行业中来,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制砚太苦太脏,尤其是发料时粉尘较大,年轻人从学校里毕业之后职业选择也很多,一般不会在制砚这个行业里发展。另外,对于砚台行业,学习两三年只能学皮毛,砚台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年轻人缺少持久的兴趣和耐心。

创新能否焕发制砚工艺新的活力

制砚看似是个体力活,其实涉及很多内容,包括设计。砚本身是一个传统的东西,怎么用当代的思维在形式上进行创新,在功能上继续保留传统?这两点要结合起来,不太容易。

由于澄泥砚是用泥土烧制,研磨后砚面的光滑度逊于石砚,却增加了澄泥砚的滑动摩擦系数,所以,澄泥砚比同等硬度的石砚发墨程度要好。绛州澄泥砚的生产曾出现了近三百年的断档,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版画艺术家蔺永茂携其子蔺涛将其恢复生产,它才重新在砚海中展露新姿。蔺氏父子在关键的烧制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同时也陷入了苦恼,蔺涛透露这30年间他不断在进行维权。他说,“一个企业或行业的发展,创新需要知识产权和法律的保护。”

不懂行,如何辨别

一方好的砚台

如何辨别一方砚台的好坏呢?黄伟洪说,“好的石材除了具备纯净、滋润、细腻的前提,还要有好的石品花纹。”一般来说,砚方以纯、净为贵,杂质越少越好。有砚上带“星”的,其实这是地质形成时带来的杂质,好坏与否,要看如何理解。比如以山东费县刘庄乡出产的金星石为材料磨制雕刻而成的金星砚,其石料由轻微泥岩构成,内含硫化铁结晶,形成了大者如核桃,小者如米粒,形状各异的金星,这种石料就因稀少而珍贵。

“好的砚,手感很好。”这是张明的经验之谈。但是针对不太懂行的人,如何辨别一方好的砚台,他的建议是: 先刮一下。如果刮过之后指甲缝里有东西,说明砚上打了一层蜡。打蜡是因为石头密度达不到,不够质密;第二,抹一下。如果抹上去油乎乎,是因为涂了一层油。涂油本身没有大毛病,但是涂油之后要马上擦洗掉。如果油被吃进去了,说明石头密度不够;第三,研墨的过程中,好的砚台能快速地把墨切割下来,下墨快,并且发墨也快。下墨、发墨可能区别不是太大,并且很难用肉眼观察到,没有很明显的界限,但是用的时间长了,便能体会到这种不同。除此,据有经验的制砚师傅介绍,一块籽料,在雕刻之前,托空敲一下听听声音,或者打点水过一下,也能看出有没有瑕疵。

另外,砚台对工艺的要求很高,看起来简单的两根线条,关于弧度、边线、宽窄怎么安排,想做出来,也不容易。如今很多的砚台制作,机器就与手工相结合。好一点的砚台,机器只用来开胚,后面每一道工序都要经过手工,打磨也要用手工。机器抛光的话,磨头的边缘肯定会有界线的痕迹,很难做出很润的手感。这也是鉴别砚台好坏的一方面,也是有些砚台为何价高的原因。

文房四宝行业现状系列调查之砚·链接

传统名砚

洮砚,亦称洮河砚。洮河绿石产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喇嘛崖一带的峡谷中。洮砚的生产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洮砚以其石色碧绿、雅丽珍奇、质坚而细、晶莹如玉、扣之无声、呵之可出水珠、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的特点饮誉海内外。洮砚硬度较于端歙之间,下墨优于端砚而发墨优于歙砚,从下发墨上来讲将矛盾体调节到恰到好处。历代文人、学者、书画家对洮砚赋铭咏诗,赞叹不已。引洮工程的引入,洮砚老坑石的开采越发艰难,石料越来越少,一方真正的老坑洮砚一砚难求。

澄泥砚,是以澄洗的细泥作为原料加工烧制而成,故名澄泥砚,是四大名砚中唯一的泥砚。始于汉,盛于唐宋,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山西省的新绛县(古称“绛州”)出产的澄泥砚尤佳,其质地细腻,犹如婴儿皮肤一般。由于原料来源不同、烧制时间不同,澄泥砚具有鳝鱼黄、蟹壳青、绿豆砂、玫瑰紫等不同颜色。2008年6月澄泥砚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砚,产自广东肇庆市,肇庆古称端州,所产的砚台因此叫“端砚”,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宋坑之砚石为最佳。端砚最早产于唐代,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端砚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驰名于世,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好的端砚,无论是酷暑或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端砚的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歙砚,以婺源与歙县交界处的龙尾山(罗纹山)下溪涧为最优,所以歙砚又称龙尾砚,龙尾山则是大部分存世歙砚珍品的石料出产地。歙砚石的花纹结构十分突出,分为鱼子纹、罗纹、金晕纹、眉纹、刷丝纹等类型。由于其矿物粒度细,微粒石英分布均匀,故有发墨益毫、滑不拒笔、涩不滞笔的效果,受到历代书法家的称赞。2004年9月中国轻工联合会和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授予歙县“中国歙砚之乡”荣誉称号。

红丝石砚,早在唐宋即负盛名誉,为诸砚之首。原砚材出自山东青州黑山,后因其原料枯竭清后以临朐老崖崮为主产区。至宋末石源枯竭,历朝虽有产出,但数量相当稀少。红丝石属泥质岩,敲击声脆,无厚料,从侧面看层状沉积岩特征明显,红黄相间,正面出现像树木年轮一样的红丝。

苴却砚,中国名砚之一,以其丰富的膘、眼、线、纹等众多石色称雄于砚界,被誉为“中国彩砚”。其石色紫黑沉凝,石质致密细腻,莹洁滋润,发墨如油,存墨不腐,石晶绚丽丰富。石材产于中国西南攀西大裂谷金沙江沿岸的悬崖峭壁之中,此地古称“苴却”,故谓之苴却砚。

贺兰砚,产于宁夏蓝宝,原材料为贺兰石。贺兰石结构均匀,质地细腻,刚柔相宜,用其刻制的贺兰砚,具有发墨、存墨、护毫、耐用的优点。贺兰砚发墨迅速且不郁结,带盖的贺兰砚如同密封器一般,素有“存墨过三天”之誉。与天下第一的端石齐名。

思州石砚,简称“思砚”或“思州砚”。因砚材产于古思州治地(今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思阳镇)而得名。思州砚是岑巩县的特产,古时即驰名神州。相传于汉代前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思州石砚是中国历史上开发与利用较早的八大石砚之一。

松花御砚,用于加工松花砚的松花石最早发掘于吉林通化长白山区砥石山的江沿,是清朝皇帝的御用物品。这种石头的颜色和松花色泽一样,故人们把它叫做松花石,以松花石雕制的砚台就叫松花御砚。长期以来,吉林省松花御砚一直为宫廷专用,随着清朝覆灭,这一名贵砚石失传,直到1979年生产才得以恢复。

易水砚又称易水古砚,产于河北易州(今易县),故而得名,是中国名砚之一,历史上素有“南端北易”之称。相传始于战国,盛于唐代。为中国制砚之鼻祖。其砚石取自易水河畔一种色彩柔和的紫灰色水成岩,有紫、绿、白、褐色,天然点缀有碧色、黄色斑纹,石质细腻,柔坚适中,色泽鲜明为砚颇佳。雕出的砚台精美古朴,保潮耐固,易于发墨,宜书宜画,书写流利。易砚因材造型,以型定名,艺人因材施艺,巧用砚石,刀法精湛。

重要砚台形制

多足砚,由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的三足圆形砚发展而来,至唐代时甚至增加至二十多足。砚足的增加,象征着其对砚的支撑作用愈加减弱,并逐渐演变为多足联为一体的圈足,仅成为装饰。砚足样式的变化,实际与人们伏案作画或书写时姿势的变化有关。唐初以前,多席地而坐,案较低,砚有多足。唐代开始,逐渐演变为垂足而坐,高案高椅出现,砚足才逐渐退化或消失。多足砚台之后,箕形砚随之流行。

想要写好书法,没这个小器具可就难了

唐 箕形青州石末砚

箕形砚,唐代流行砚式之一,因其形似日常生活中的簸箕而得名,又因砚尾两侧向外撇似风字形,故又名“风字形砚”。砚形上圆下方,周围有沿,面平,砚堂成斜坡状,靠近砚首部位有凹槽,以便贮存墨汁,砚底箕口有二足,使无沿的箕口升高,前低后高、前深后浅、砚斗着地、尾有砚足,是中国古代传统砚式中最典型的代表。箕形砚在唐代广为使用,往后各朝代砚式的演变都有其传承遗迹。

抄手砚,是宋代最具时代特征的砚台形制,从唐代的箕形砚演变而来,也有将它称为插手砚、手抄砚或大史砚。长方形抄手砚为宋代的主流,抄手砚的砚底挖空,两边为墙足,可用手抄底托起。抄手砚为宋代所特有,它不同于任何朝代的砚台。

随形砚,也称异形砚,是根据砚石的自然形态设计制作的。但随形并不是随意,不是每一块砚石都能制作成随形砚,它必须符合审美的意味和观赏的情趣。清代,由于皇帝的喜爱,砚雕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雕工繁复,装饰豪华,趋向宫廷化,成为一种贡品。但在皇城之外,清代的文人墨客如金农、高凤翰、纪晓岚,吴昌硕都参与了砚雕的创作,从而增强了艺术气息,文化内涵。

暖砚,最早见于汉代。《四民月令》记载,汉朝学童因为砚冻,不得不从十一月起停止上课两个月,后人于是就发明了暖砚。至明、清时较为流行,它有两种制作形式:一是在墨堂下凿出空腔灌注热水于内,以保持砚面的温度;二是在砚台底下设置金属底座或金属砚匣,放置热炭来保持砚的温度。暖砚材质多为金属砚、陶瓷砚、石制砚等。

端砚制作流程:

想要写好书法,没这个小器具可就难了

1.采石

想要写好书法,没这个小器具可就难了

2.维料

想要写好书法,没这个小器具可就难了

3.设计

想要写好书法,没这个小器具可就难了

4.雕刻

想要写好书法,没这个小器具可就难了

5.打磨

想要写好书法,没这个小器具可就难了

6.上蜡

想要写好书法,没这个小器具可就难了

7.配盒

想要写好书法,没这个小器具可就难了

8.成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