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有接地氣,才能走得更遠

家裡種的盆栽菊花,隨著天氣漸漸的變熱,水分蒸發的快,每天澆一次水,卻還是耷拉著葉子,就把花從盆裡移出來,種在花園裡,兩天的時間葉子就變墨綠色,長勢很好,媽媽說,花草長在土地裡接地氣,才能長得好,大地給他提供源源不斷的營養。

人只有接地氣,才能走得更遠

是啊,人只有接地氣,才能走得遠。在寫作上,寫作的文章也要接“地氣”。這樣才能夠有源源不斷的靈感和寫作的素材,風花雪月的故事,沒有經歷過的人,是不會有共鳴之處,而生活中的生活小事,喜聞樂見的是才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之處。

雖然我們告別的像父輩們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有一份安逸的工作,對在土地上勞作的許多事情都生疏了,甚至回首,回老家的土地上去走走,像兒時那樣赤腳走在田地中,去聞一聞麥香的味道,但是,不管你走多遠,都不要忘了,自己是農民的兒子,不要覺得魚香肉絲和蒜葶燒肉片好吃,當你真正走到蒜苗地裡去親自體驗,揪蒜葶,雖然大豐收,但賣不上價錢時。就不會覺得蒜苗很好吃了。

人只有接地氣,才能走得更遠

現在很多的家長,不讓孩子玩泥巴,髒,但沒有哪個孩子不愛玩土、玩沙子的,這是天性,就是在這種與沙土親密接觸的過程中,完成了脾臟與土的補益過程,這就是接地氣!大家聽過《首席醫官》的知道有這麼一個橋段,香港富豪的孩子因為不接地氣導致的毛病,曾毅給開的方子,就是讓孩子用陳壁土煎湯服用,讓孩子接了地氣,脾胃就強健了,愛吃東西了,也能下地活動了。

相傳人就是女媧用黃土捏造出來的,中國人的皮膚也是黃土地的顏色,可見中國人對於黃土有特別的感情,人,要想走得遠走到好,就得經常的“接地氣”才好。

人只有接地氣,才能走得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