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要什麼樣的生態環境保護軍?

习近平要什么样的生态环境保护军?

5月18日至19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政治強。聽黨指揮、報國為民的鐵的政治信念是鐵軍精神的核心要義。鐵軍作為一個光榮的稱號,因為它是黨領導下的為國為民的正義之師。生態環境是關係黨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係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必須從人心向背、黨的執政基礎的高度來考量。習近平指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是一場大仗、硬仗、苦仗,必須加強黨的領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生態環境保護髮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當前,生態文明建設正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窗口期,黨中央科學判斷形勢,明確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路線圖和時間表,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作出了全面部署。習近平指出:“各地區各部門要增強‘四個意識’,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決擔負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

习近平要什么样的生态环境保护军?

本領高。能力高超、業務精深的鐵的本領是鐵軍精神的重要基礎。當前,生態環境保護形勢依然嚴峻,要啃很多“硬骨頭”,沒有高超的能力是難以勝任的。生態環境保護涉及面廣、問題多、專業性強,監測、督察、執法、環評、智慧環保等都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生態環保隊伍必須不斷增強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執政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駕馭風險本領,不斷提高專業化、職業化水平,積極主動地在落實任務中鍛鍊能力,在破解難題中提高水平,在重大行動中培養意志品質。要圍繞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大力發現儲備年輕幹部,注重在基層一線和困難艱苦的地方培養鍛鍊年輕幹部,選拔使用經過實踐考驗的優秀年輕幹部。習近平指出:“要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考核結果作為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獎懲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據。”

作風硬。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鐵的作風是鐵軍精神的重要保證。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環保隊伍動真碰硬、利劍治汙,以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打響環境保衛戰,打破了長期以來“經濟發展一手較硬、生態環境保護一手較軟”的局面。推動解決8萬多個群眾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審計從以往“審錢”拓展到“審綠”;2017年共下達環境行政處罰決定書23.3萬份,罰沒款數額達115.6億元。黨的十九大對生態環境保護作出了新的決策部署,描繪了美麗中國的新藍圖,我們要有真抓的實勁、敢抓的狠勁、善抓的巧勁、常抓的韌勁,用鐵的作風確保各項目標任務按時保質完成。汙染防治這場攻堅戰,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環保鐵軍要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為人民群眾守護綠水青山、留住藍天白雲。習近平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關心、支持生態環境保護隊伍建設,主動為敢幹事、能幹事的幹部撐腰打氣。”

习近平要什么样的生态环境保护军?

敢擔當。攻堅克難、敢於負責的鐵的擔當是鐵軍精神的主要體現。鐵軍稱號之所以光榮,因為它是為人民群眾謀幸福的隊伍。環保鐵軍要積極回應群眾所急、所想、所盼,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生態環境保護推進越深入,複雜程度、困難程度越大,要敢涉險灘,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不斷把生態文明建設推向前進。要堅持優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大力選拔敢於負責、勇於擔當、善於作為、實績突出的幹部,鮮明樹立重實幹重實績的用人導向。習近平指出:“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是本行政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第一責任人,各相關部門要履行好生態環境保護職責,使各部門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分工協作、共同發力。”

“百尺竿頭思更進,策馬揚鞭再奮蹄。”生態環保鐵軍任重而道遠。習近平指出:“要清醒認識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汙染的緊迫性和艱鉅性,清醒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後代高度負責的態度和責任,真正下決心把環境汙染治理好、把生態環境建設好,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