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NASA數據,人類總共發射了大約八千個環繞地球運行的人造物體

據NASA數據,人類總共發射了大約八千個環繞地球運行的人造物體

如果是天然衛星,那麼,只有月球這麼一顆,它的軌道半徑大約為38萬公里,軌道週期約為27.3天。如果是人造衛星,其個數相當之多。

人類的太空活動已有60年的歷史,這麼多年來,人類向太空中發射了各種各樣的人造衛星,其中包括科學衛星、通信衛星、導航衛星等等。根據NASA的數據,人類前後總共發射了大約8000個環繞地球運動的人造物體,其中包括斯普特尼克1號、GPS衛星以及我國的東方紅一號、天宮一號等等。

據NASA數據,人類總共發射了大約八千個環繞地球運行的人造物體

人造衛星在失去控制之後,其中一些會墜入大氣層而燒燬。目前大約有4600多顆人造衛星在軌環繞地球運動,其中包括國際空間站、哈勃太空望遠鏡以及我國的北斗導航衛星、天宮二號等等。不過,這些在軌的人造衛星並非全部都是處在正常運行之中,其中只有40%,即大約1800顆的人造衛星是在正常工作。另外2800顆已經無法正常工作,這意味著它們成為環繞地球高速運動的太空垃圾。

據NASA數據,人類總共發射了大約八千個環繞地球運行的人造物體

如果要算上那些微小的碎片,那麼地球軌道上的太空垃圾數量極多。據估計,地球軌道上有近2億塊尺寸小於1釐米的太空碎片,近70萬塊尺寸介於1至10釐米的太空碎片,還有近3萬塊尺寸大於10釐米的太空碎片。這些太空碎片的來源很多,有些是來自火箭殘骸以及報廢的人造衛星;有些是人類刻意而為,比如美國與前蘇聯的反衛星武器實驗製造了大量的太空碎片;還有一些是宇航員在太空行走時不慎丟失,但這部分佔比很少。

太空碎片以很高的速度繼續繞著地球運動,在近地軌道的速度可達7公里/秒,這對於正常的人造衛星造成了很大的威脅。隨著太空垃圾的不斷增多,未來的太空活動需要正面解決這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