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什麼會發行那麼多國債,欠別國那麼多的錢

美國撐得住老大的面子,靠的是二戰結束時2/3的世界黃金儲備,一半以上的工業力量。

在蘇聯壓力下,美國在兩次大戰中積攢了財富和霸權,現在給整個資本主義拿來當補品,補購買力缺口,所以資本主義能興旺。這就是所謂戰後“黃金時代”。

不過,財富和霸權都是有限的,購買力缺口卻與日俱增,資本主義興旺了幾十年,到了70年代再次陷入困境——美國補不起了。70年代,美國的黃金已經不到二戰末期的一半,而且大家意識到這一點之後,一擁而上用美元換黃金,每個月美國流失1/10的黃金,眼看著美國的黃金儲備就要迅速耗盡。美國只能迅速翻臉,說美元從此和黃金脫鉤。

美國為什麼會發行那麼多國債,欠別國那麼多的錢

從1971年到1979年,黃金價格從每盎司35美元迅速跳到每盎司800美元。按照物價計算的美元稍微好看一點,整個70年代每年貶值7%。到了1979年,美國通脹率13%,美國不敢隨便印錢了。美國不印錢,其他國家也沒資格、沒實力發行有擔保的通貨。整個資本主義社會一致衰退。1973年到1982年,整個西方世界兩次陷入大危機,幾個工業國都至少出現了兩次10%-20%的工業跌幅。

70年代的衰退,說起來也簡單——凱恩斯主義玩不下去了。凱恩斯主義的前提是國家源源不斷地撒錢,撒錢的前提是發國債,發國債的前提是能用代表真實財富的鈔票來還。由於購買力缺口永遠越來越大,只要你認定欠債還錢這個道理,那麼早晚會還不起債。二戰結束的時候,美國的確有金山銀山,還有壟斷性的工業霸權,但這也不過支撐了20年出頭。再往後,美國再撒錢,撒出來的就是沒有工業品支撐,沒有黃金兌換的紙片。這種紙片當然沒人肯要。撒錢貶值,不撒錢全面危機。這就是所謂的“滯漲”。美國進退兩難。

這時里根上臺,演員出身的里根頗有逆向思維。既然欠債還錢是要害,我們為啥要堅持欠債還錢?不還錢,不就沒有債務危機的問題麼?撒錢會貶值,原因是流通的美元太多。那麼我撒錢再收回不行麼?

美國為什麼會發行那麼多國債,欠別國那麼多的錢

於是美國採取了空前的高利率政策,80年代初期,國債利率15.8%。雖然說利率高意味著將來賠錢多,但利率高也意味著海外美元會源源不斷湧入美國吃利息,讓美國政府手裡再掌握活錢。換句話說,里根往全世界撒錢的同時,還撒國債,用未來的高利息來避免眼前的通脹。至於將來咋還更大的窟窿?撒更多的錢,發更多的國債啊,誰說一定要用實體財富來還的?

這樣規矩就變了,以往美元的擔保是實體財富,國債的擔保是稅收,錢都對應實體財富。現在美元的擔保是國債可以避免通脹,國債的擔保是我可以印錢還你,形成一個沒頭沒尾的死循環,可以無限放大——唯一的問題是別人為啥要承認你的死循環。里根的回答是把軍費每5年翻一番,佔住全球的海運和資源,只要你需要海運來支持工業,就得承認這個死循環。

通過里根的轉型,美國徹底變成了一個金融帝國,70年代結束後,再也沒見過貿易順差,主觀上是個印錢剝削的寄生帝國。客觀卻歪打正著,給資本主義提供了“可靠”的新增紙幣當需求。簡單的說,美國用槍炮給資本主義指定了一個“金”礦。資本主義捏著鼻子接受這個金礦,結果是填上了購買力缺口。80年代的資本主義再次進入繁榮年代。

美國為什麼會發行那麼多國債,欠別國那麼多的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