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第一次看《紅樓夢》是什麼感覺嗎

  《紅樓夢》,從年輕的時候讀,一直讀到現在,不知道讀了多少遍,但奇特的是,每次讀來,都會有新的發現和新的感受。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心境,甚至不同的天氣,讀它,都會有不同的體會。也許你少年時,會為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劇愛情而唏噓不已,中年你會為王熙鳳的精明幹練以及管理能力所折服;也許你昨天讀它時,關注的是飲食或藥理,今天讀時,注意到的是服裝或建築。總之,感覺紅樓夢就像一本百科全書,囊括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令你時讀時新。


還記得第一次看《紅樓夢》是什麼感覺嗎

  所以,我的床頭書會有更新,但是紅樓夢卻總是在的。

  第一次看紅樓夢,是小時侯偷偷的看。紅樓夢讀過幾遍之後,你再讀的時候,也許不用循規蹈矩,必須從頭讀起,你可以隨意翻到一個章節,可以從任意一行看起。記得初看紅樓夢時,被那首《好了歌》所震撼。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待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後來再看,便會仔細體味每個生命個體的運程,時常懷著一顆悲憫的心和如履薄冰的情。所謂佛眼,它可以讓你摒棄你的自以為是,拋棄你的居高臨下;它也可以讓你甩掉你的怯懦卑微,變得豁達、平和、從容、自在。它可以讓你具有一雙平視的慧眼,具備一顆悲憫的心,繼而懷有一腔濟世的胸懷。

還記得第一次看《紅樓夢》是什麼感覺嗎

 不知何時又一次翻看,又能注意到原來被忽略的一些細節描寫,比如林黛玉和薛寶釵的區別,性格的差別透過服飾色彩,甚至所生的病等諸多細微處來表現。像林的清,薛的熱,是通過吃什麼藥來表現;林的真情,薛的世故,通過穿什麼衣來體現,等等。

  所以說不同的時代,閱讀紅樓夢,也有不同的意義。尤其是通過出身貴族家庭的公子哥賈寶玉,表達了作者用他普世的眼界去觀看和對待每個人,描寫在不同的人性空間裡,人的不同狀態,以慈悲開發出新的領悟和新的啟發出來。

  這也許就是文學的意義和本質,在創作時,如果我們的主觀意識不是很強,不是根據自己的好惡去預設人物,那麼創作出來的人物才是立體的,也是真實的。

還記得第一次看《紅樓夢》是什麼感覺嗎

  愛是寬廣的。人性的複雜,有時會墮落,有各種控制不住的慾望,這種所謂不好的、負面的人性,與那些好的,積極向上的人性是並存的,並進行互動,這才是完整的世界。這也就是紅樓夢值得我們一讀再讀三讀四讀,一直在讀的價值。

  心靈雞湯類的東西,格言啊,道德教育啊等,我們讀的時候,覺得到處都是勵志,到處都是正能量,也許能激發我們積極向善,但它不是文學,對於人性思考的複雜度,不可能像文學作品那麼深刻。當然,閱讀是個人的自由,追求什麼也是個人的自由,如果你覺得讀一本書,對自己有實用價值,或者使自己變得好,你就去讀。如果你願意更深刻地去了解人性,人性的多面,人性的複雜,人性的寬廣,你可以去讀文學作品,因為每個人都有人性中好的善的追求,也都有人性惡的甚至墮落的弱點。尤其是像紅樓夢這樣經典的偉大的作品。好的文學作品,是反省和提醒,它可以伴你成長,甚至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