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找對象找醫生好,但看看實際情況,找個醫生對象也有很多坑

醫生是個神聖的職業,救死扶傷、白衣天使,不僅讓職場人羨慕,也成為很多人眼中找對象的理想選擇。好處很多,不信就去和老一輩人聊聊天。


都說找對象找醫生好,但看看實際情況,找個醫生對象也有很多坑

白衣天使做家人,你的父母一定很推薦吧

然而,真是這樣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嗎?其實,真要找個醫生對象,也是有很多坑的。

醫生對象第一坑:時間緊,加班多

很多職業都是看上去很美,如果問一下醫生自己,又有多少醫生會選擇讓自己的孩子再當醫生?醫生加班很多,而且晚上要值班,想一想一晚沒怎麼睡覺,第二天在家會是什麼狀態和心情。

都說找對象找醫生好,但看看實際情況,找個醫生對象也有很多坑

上夜班,難休假對醫生很平常

醫生對象第二坑:編制讓人穩定,也給人上了枷鎖

公務員以外的“編制”,其實挺讓人尷尬,尤其是醫生這樣的職業。在國外一提到醫生是被大家公認的多金職業,但在國內想多金,你得評上主任醫生,弄個專家當當。這是金字塔的頂端,很多人一輩子都評不上好的職稱,也並非都是醫術不行,具體你懂的。

編制讓這個職業很“穩定”,但也因為編制讓很多醫生成為至少半個“公家人”,既然是“公家人”就該有為人民服務的覺悟。

都說找對象找醫生好,但看看實際情況,找個醫生對象也有很多坑

“編制”只能說是一把雙刃劍

醫生對象第三坑:醫患矛盾很嚴重,患者眼中的醫生大不同

可能由於編制和各種醫療客觀原因,讓很多城市的醫患矛盾嚴重,網絡充斥著各類相關的新聞。很多醫生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這件事情醫生和患者責任都不大,本質的是“現實”,你懂的

同時,患者眼中的醫生與醫生眼中的醫生是不同的,因為被人記住的往往是為數很少的醫德不好、態度惡劣的醫生。這一少部分人,讓更多的醫生受了連累。

都說找對象找醫生好,但看看實際情況,找個醫生對象也有很多坑

醫患不僅只有笑容,還有矛盾

所以,作為醫生的家屬,你除了擔心工作辛苦外,甚至可能還要擔心工作安全。

醫生對象第四坑:見慣生死,一些觀念與非醫生的人存在差異

這一點就不細說了,庖丁解牛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過,專業人士對專業領域的問題理解總是更深入。

都說找對象找醫生好,但看看實際情況,找個醫生對象也有很多坑

深思熟慮後,你到底想如何?

以上僅僅是想到的一些要點,所以,作為成年人找對象除了要有自己的主見,還要有職場的知識。看完後,你還想找個醫生對象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