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跡鮮至的無錫溼地公園,來這裡慢慢遊、慢生活


無錫長廣溪國家溼地公園位於江蘇省無錫市太湖新城,西依軍嶂山、雪浪山,南接太湖,北通蠡湖,形成山丘-溼地-河流-湖泊融合一體的景觀格局,是一座集生態、休閒、科普、人文為一體的國家級生態溼地公園。無錫長廣溪國家溼地公園連接太湖和蠡湖的生態廊道,被喻為太湖、蠡湖之腎。屬淡水河流溼地,佔地面積約260公頃,是無錫市目前單個用地面積最大的溼地公園。

長廣溪國家溼地公園是一處免費對公眾開放的景點,位於濱湖區的風景區,在黿頭渚風景區和雪浪山風景區之間,好山好水好空氣。 溼地公園內樹木品種繁多,相當於城市綠肺,走在石板小道上,散散步,透透氣,愜意不過。 位於長廣溪橋北部的溼地公園區域內,還有一座廊橋,結合江南水鄉的特色,溫婉迷人,在橋上欣賞湖水潺潺,整個人都融入美景之中。

位於長廣溪橋南部的區域內,還有一座觀鳥亭,是可以捕捉到水鳥的最佳位置,人跡鮮至,需要好好尋找一番,但絕對有意外收穫。樹木茂盛,湖水環繞,拱橋長廊下碧波盪漾,湖面上鋪滿了睡蓮荷花,雖然勝花期已過,但依存美麗,滿園桂樹佈滿星星點點桂花,香氣四溢,淺淺青草盡收眼底,好一幅美麗江南初秋圖。


據記載,長廣溪的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的東吳,孫權同志為了軍事和政治上的需要於公元245年派典農校尉陳勳屯兵三萬開挖疏浚長廣溪,使之成為貫穿大浮,雪浪,東洚和南泉四個鄉的河流。石塘廊橋是東蠡湖的標誌性景觀之一,也是目前無錫最長的,承載著悠久蠡湖歷史文化的古石橋。據說橋門洞下有個獨特的“順風逆水”奇觀,說法紛紜,為古橋抹上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我去長廣溪國家溼地公園時,沒看見幾個人,耳邊的鳥聲,眼前的翠綠,排列整齊的木板路,真的很想就這樣慢慢的遊玩下去,除了夏天惱人的蚊子。如果要逛完整個溼地公園,花費的時間也挺多的,如果不趕時間,慢慢穿梭在此間也不失為愜意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