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窮又迷茫?七成白領午餐消費不超過20元,這個調查真相扎心了……

白領(white collar)這個詞誕生於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一提“白領”,你想到的可能是一張張朝氣蓬勃的年輕面孔,西裝革履穿梭在高大上的寫字樓間,眼神裡滿是對未來的自信和嚮往。

隨著中國的大學擴招、產業升級,到了如今80、90後步入職場的年代,白領早已從社會精英變成了非常普遍的職業選擇。根據艾瑞諮詢(iResearch)一份研究報告粗略估算,2015年中國的白領人群大約為1.4億。

又窮又迷茫?七成白領午餐消費不超過20元,這個調查真相扎心了……

那麼,這些主要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年輕白領,生活真的有電視劇裡描繪的那麼光鮮嗎?

近日,智聯招聘對全國2.8萬餘名職場人士進行了問卷調查,併發布了《2018年白領生活狀況調研報告》報告顯示,白領們的生活狀況並不寬裕:

1. 七成白領午餐不超過20元。報告顯示,72.3%的白領午餐支出在20元以內,由於現在寫字樓配有食堂的大部分都是國有企業或者超大型集團,這裡說的20元一般情況來說就是普通人外出吃飯的主要花費,再加上21元-30元之間的有23%,這就直接意味著超過9成的白領午餐支出在30元以內,假設以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為例,30元之內的午餐根本稱不上豐盛,只能說是勉強餬口而已,甚至有不少白領表示,要控制自己的飲食支出,超過20元的午餐就很可能超支了。

又窮又迷茫?七成白領午餐消費不超過20元,這個調查真相扎心了……

2. 租房是白領主要的生活方式。根據統計,45.1%的白領以租房為自己的生活狀態,再加上11.8%的與父母合住,11.2%的公司宿舍,真正擁有自己住房(無論全款還是貸款)的白領只佔所有人比例的28.7%,在這個裡面真正全款買房的有錢人只有6.5%。北上廣深等買房壓力大的一線城市,租房群體更龐大,北京租房生活的白領佔58.6%;上海為57.3%;深圳則高達68.8%。

又窮又迷茫?七成白領午餐消費不超過20元,這個調查真相扎心了……

3. 超過一半的白領要擠公交地鐵上下班。在很多美劇中,開車上下班似乎是白領的一個標準生活方式,但是在中國55%的白領採用公共交通上下班,10.3%的騎自行車,8.8%的步行,真正開私家車的比例只有17.7%,在有車一族中,以高管和已婚人群為主,其中已婚有娃的白領佔比較高。

又窮又迷茫?七成白領午餐消費不超過20元,這個調查真相扎心了……

4. 習慣性晚睡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調查顯示,37.2%的白領“睡前習慣性刷手機看看微博、抖音等”。在被問及晚睡原因是,還有29.4%的白領選擇“我也不清楚為什麼,習慣性晚睡”。

又窮又迷茫?七成白領午餐消費不超過20元,這個調查真相扎心了……

5. 絕大多數白領感到焦慮。在調查中,94.9%的白領有焦慮情緒,針對焦慮的具體來源調研顯示,佔比最高的選項簡單概括就是“又窮又迷茫”。而最讓白領焦慮的新聞類型則包括,“全國各城市平均薪資又來扎心了”(25.1%)、“00後已經開公司了”(16.2%)、“房租又要上漲了”(15.3%)、“95後都當媽了”(10.3%)。

又窮又迷茫?七成白領午餐消費不超過20元,這個調查真相扎心了……

昔日“天之驕子”,如今為何成了窮忙的“月光族”?

如今白領們雖然收入較父輩大幅提高,但居住、生育等開支的壓力較大,在生活消費上並不能“任性而為”。

同時,報告還提到,科學的職業規劃是白領人群改善就業質量,獲得豐厚報酬和生活質感最有效的途徑。

七成白領工作餐不超過20元

20元以內的午餐可以吃到什麼?

以如今一二線城市的物價,不到20元大概只能買到一碗麵、一份蓋澆飯或者一個三明治、一份漢堡包...

根據智聯招聘《2018年白領生活狀況調研報告》顯示,69.6%的白領午餐支出在20元以內,再加上21元-30元之間的有23%,這就直接意味著超過九成的白領午餐支出在30元以內。

又窮又迷茫?七成白領午餐消費不超過20元,這個調查真相扎心了……

以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為例,30元之內的午餐根本稱不上豐盛。甚至有不少白領表示,要控制自己的飲食支出,超過20元的午餐就很可能超支了。

在午餐花費這個選項當中,金融行業、文化/傳媒/娛樂/體育行業白領午餐消費較高,伙食相較其他行業要好一些。此外,這兩個行業薪酬較高,且工作地點多集中在城市核心地帶,對生活質量,生活情調的追求也都比較執著。

又窮又迷茫?七成白領午餐消費不超過20元,這個調查真相扎心了……

居住方面,報告顯示,租房生活的白領人群佔比最高,為45.1%。其中北上廣深等買房壓力大的一線城市中租房群體更龐大,北京租房生活的白領佔比58.6%,上海為57.3%;深圳則高達68.8%。白領排名第二的居住方式為“貸款買房”,佔比22.2%。

出行方面,報告顯示,55%的白領上下班主要依賴公共交通方式,17.7%的白領選擇開私家車上下班。有車一族以高管和已婚人群為主,其中已婚有娃的白領佔比較高,有娃的家庭私家車使用率較高,買車為滿足剛需。

居住、養育開支帶來顧慮

雖然“白領”一詞缺乏嚴格統一的定義,但寬泛來說,我們把二三十歲左右,從事腦力勞動,擁有較為體面的學歷、收入、地位的職業人群稱為白領。

不管是剛出校門的應屆生,還是工作幾年站穩腳跟的年輕人,都面臨著解決居住問題和為婚育成家做準備的考慮。居住(租房或者還房貸)和養娃的成本,也就成了白領們必須考慮的現實因素。

香草招聘聯合房天下發布的

《2017年應屆生租房價格報告》顯示,84.2%的應屆生畢業生需要租房,近6成應屆生每月租房開支佔到月工資收入20%以上,其中超過10%應屆生租房開支佔到月工資收入40%以上。

又窮又迷茫?七成白領午餐消費不超過20元,這個調查真相扎心了……

一般情況下,房租收入比在25%以內是合理的,在25% - 30%處於尚可承受的範圍,一旦超過30%則表明房租壓力過大。

2017年7月上海易居研究院發佈了《50城房租收入比研究》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6月全國50個城市中超七成房租相對收入較高,其中北京、深圳、三亞、上海等4個城市房租收入比高於45%,屬於租金嚴重過高城市

又窮又迷茫?七成白領午餐消費不超過20元,這個調查真相扎心了……

對於貸款買房的白領來講,成家的壓力可能並不比自己租房來得更小。

國際房地產顧問機構戴德梁行發佈的《2018年第一季度全國住宅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一季度,全國住宅新房銷售均價達8275元/平方米。 根據搜狐焦點數據,2017年上海住宅均價為4.4萬元左右。

也就是說,假如一位上海白領要供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按照5成首付、30年商業貸款計算,月供可達7782元!

除了租房買房,成家後養育孩子的成本也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據《2017國民親子關係報告》測算,按照當下的物價水平,在中國養育一個孩子至其大學畢業,至少需要花費106萬元人民幣。如果還要海外留學,那就至少要200萬元了,而且這樣的費用支出,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基本上已經算是“最低標準”了。

以廣州市一箇中等收入家庭為例,養育一個孩子,出生前需花費2-3.5萬;孩子0-3歲階段需花費9-27萬;幼兒階段需花費10-20萬;小學階段,如果就讀公辦小學,加上輔導班、興趣班的費用至少要9萬元,如果讀民辦小學,將約有20萬開支;中學階段需花費8-45萬;大學階段需花費約15萬,如果供孩子出國留學則需花費80萬甚至更多。

在一些大城市,光是孩子的補課費用甚至可以花掉家長一年的收入。一位孩子家長鬍女士談到補課費開支時表示:

“一開始在陪孩子補課間隙還去咖啡館坐坐,後來變成連杯奶茶也捨不得喝。”

九成白領陷入焦慮,

“賺錢"可以消除孤獨感

“保溫杯泡枸杞”的段子之前火了,不過在現實中,白領們並不能真的擺脫焦慮過上“佛系”的生活。

據本次調查數據顯示,總計7成白領認為自己身體健康狀況良好,整體樂觀。也有25.9%的白領認為自己處於亞健康狀態。

在認為自己有健康問題的白領人群中,認為造成不健康的主要原因分別是“工作時間雖然固定,但很少鍛鍊”以及“生活作息不規律,習慣性熬夜”。白領們要好好審視自己的生活哦,忙碌、壓力不是藉口,學會抽時間運動!

又窮又迷茫?七成白領午餐消費不超過20元,這個調查真相扎心了……

同時,智聯招聘報告顯示,在日常生活中有52.9%的白領有孤獨感,調查顯示,孤獨感的原因中,19.2%的人認為是因為“沒有伴侶”,17.6%的人是覺得“沒有三觀一致的朋友”, 17%的白領認為孤獨源於“一個人在大城市裡獨居”,以上三類人群可以統一歸結為缺少陪伴導致的孤獨感。但是,調查結果又來了個大反轉!有39.4%的白領選擇了“賺錢”來消除孤獨感!選擇“朋友”的僅佔14.6%...

數據背後我們可以發現,若可以通過“改善收入結構,增加被動收入。”是化解焦慮的一個良方。

調查顯示,有焦慮情緒的白領佔到95%。被問及焦慮的原因,佔比最高的選項為“薪水低,無法滿足品質生活的需要”和“個人職業發展規劃不清”,分別為29.9%和27.9%。

薪資方面,66.5%的白領認為當前薪資“低於自己的預期,薪資匹配不上自己的能力”。白領的薪水趕不上一些體力工作者,成為越來越常見的現象,甚至也招來一些調侃。

又窮又迷茫?七成白領午餐消費不超過20元,這個調查真相扎心了……

大V羅振宇曾在節目中有過如下表態:

其實現在到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你去看一看,真正的社會底層已經不是幾十年前,什麼掃地的啊,什麼臨時工啊,什麼收破爛兒的。要知道在北京收破爛兒這個專業,月收入達到兩萬已經不是什麼很稀奇的事情。

這個社會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我們已經發現活在社會底層的,往往是在那些5A級寫字樓裡面,每天上班打卡、中午吃盒飯的,那些剛畢業的大學生白領。

不過,雖然面臨著身處“社會底層”的焦慮,很多白領也在積極行動,謀求改變職業道路的出路。

智聯招聘報告顯示,在被問到在未來一年的工作規劃時,36.6%的白領選擇“有規劃,未來一年跳槽成功”。值得關注的是,談及職業規劃時,依然有10.7%的白領感到迷茫。

又窮又迷茫?七成白領午餐消費不超過20元,這個調查真相扎心了……

喜歡 就私信!

喜歡 就關注!!

喜歡 就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