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臺灣月薪就高達3.7萬臺幣,臺灣現在平均工資更高了嗎?

2000年臺灣月薪就高達3.7萬臺幣,臺灣現在平均工資更高了嗎?

在很多人的回憶中,臺灣的偶像劇都佔據了很重要的一席,甚至是很多人的愛情啟蒙。特別是電視劇裡的或文藝典雅或端莊大氣的場景佈置,給人一種很高大上的感覺。再加上臺灣一向素有“寶島”之稱,讓不少人認為臺灣人都特別有錢。事實呢,讓我們來看看臺灣省現在的平均工資有多少就清楚了。

2000年臺灣月薪就高達3.7萬臺幣,臺灣現在平均工資更高了嗎?

月薪3.7萬臺幣,低於18年前水平

據臺灣的相關部門公佈的數據顯示,包括基本月薪、加班費、獎金等等所有收入在內,2017年臺灣人均總月薪資平均為49,989臺幣,年增2.46%;而人均基本月薪僅為39,953臺幣,年增1.82%。這兩組數據看似不錯,都在增長,且同為歷年來最高,但若考慮到CPI增長的話,就不那麼樂觀了。經計算,2017年每人每月實質總薪資為47,271臺幣、年增1.83%且為歷年來最高,但每人每月實質經常性薪資為37,781臺幣,還是低於2000年的37,801臺幣水平,相比2003年的38,935臺幣水平(歷年最高)更是落差超過1,000臺幣以上。

而在2016年,臺灣的平均工資相比著前一年還下降了0.77%,實質薪資連續倒退16年。

2000年臺灣月薪就高達3.7萬臺幣,臺灣現在平均工資更高了嗎?

“亞洲四小龍”中排在最後

臺灣曾經是“四小龍”中表現最為優異的經濟體,多項經濟指標名列第一。還有數據顯示,2017年臺灣人均年收入約71.4萬元新臺幣(約合23573美元),明顯低於其他同樣評為AA級地區的人均收入125.4萬元新臺幣(約合41375美元),少了約54萬元新臺幣,在“亞洲四小龍”中排在最後。

既便是這樣的數據,也受到很多民眾的質疑,認為一般上班族的薪資水平並沒有那麼高,不知道當局的統計數字是怎麼算出來的。一位從事運輸倉儲業的網友稱,他每週工時約60個小時,月薪也不過才40000新臺幣。

2000年臺灣月薪就高達3.7萬臺幣,臺灣現在平均工資更高了嗎?

臺灣的經濟還在一路走向衰退

臺灣的製造業當年和韓國同一起跑線的,現在被韓國甩開一段了,曾經引以為傲的電子產業發展前景危機重重,原本在“四小龍”中居冠的地位也因此拱手讓給韓國。隨著島內生產成本的上升與投資環境的惡化,使得臺灣經濟運行模式發生重要變化,從原來的“三角貿易”轉變為“四角貿易”,結果是臺灣外貿出口增長與外銷接單增長脫節,出口增長放慢。

現在臺灣還有石化、鋼鐵、半導體、光電等重要產業的支撐,但這些增長優勢也在消失之中,未來面臨的挑戰更大。與臺灣衰退的經濟相比,我國的一線城市發展還是很良好的,值得年輕人去拼搏。如果你打算在北上廣等城市裡發展的話,可以通過嗨住解,決住房問題。

2000年臺灣月薪就高達3.7萬臺幣,臺灣現在平均工資更高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