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的“哈佛大学”不在西藏 原来在甘肃 还是块风水宝地


提起拉卜楞寺,很多人非常陌生。 其实,你有所不知,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界的最高学府,被称作藏传佛教的哈佛大学,是一座在藏区具有特殊地位和影响的藏传佛教大寺院。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城拉卜楞镇西面1公里处,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共占地86万平方米,有各种风格的佛殿、佛堂、佛宫、印经院等建筑达百余座,僧舍有一万多间,还有众多姿态各异的佛塔和牌坊以及五百多座僧院,朝圣者终年不断,最盛时寺内僧侣达5000余人,电影《天下无贼》曾在此取景。

朋友带我爬上拉卜楞寺一侧的山腰上,远远可见佛塔和佛殿林立,随处可见僧侣和信教的群众,绛红色的僧袍在风里飘扬,映着远处寺院里煨桑的烟雾,让人产生一种置身西天佛陀之域的错觉。


朋友指着周边的山体告诉我此地的风水极佳,寺院座落在大夏河北岸,西北山似大象横卧,东南山似松林苍翠,清澈的大夏河如洁白的哈达自西向东北蜿蜒而流,呈右旋海螺状,将龙山、凤山之间冲积成一块盆地,藏族人民称之为聚宝盆,拉卜楞寺就坐落在这个聚宝盆上。

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治学严谨,寺内学者、活佛,以及其所著著作众多,已成为包括显、密二宗,有闻思、续部下、续部上、医学、时轮、喜金刚六大学院,108个属寺和八大教区的大型寺院,是西藏以外,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规模仅次于布达拉宫,同时也是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

其中,闻思学院是拉卜楞寺陆续建成的6大学院里最大的一座,是僧人学习显宗的地方,也是全寺的中心,可容纳4000名喇嘛同时念经。 显宗是僧人学习的根本,僧人们皆以投身于此门下为荣幸。 他们每天凌晨4点多起床,开始诵读经书,每天要花上15个小时研习佛经,经过长达15年的苦读和修持,再考取“多然巴”,然后就有可能成为活佛的经师,这也是他们的必生追求与梦想。


朋友说,拉卜楞寺所有的建筑及宫殿,均以石、木、土、茴麻等为建筑材料,绝少使用金属。 整体建筑带着浓浓的藏族风情,下宽上窄,近似梯形,按照不同的功能和等级,分别涂以红、黄、白等颜料,阳台房檐挂有彩布帐帘,大中型建筑物顶部及墙壁四面置布铜质鎏金的法轮、阴阳兽、宝瓶、幡幢、金顶、雄狮。

据了解,拉卜楞寺有多达2.9万余尊的佛像,其间有重达数吨的铜佛,也有轻不足两的木雕佛,有价值连城的纯金佛,更多有数以千计的泥佛,不少佛像都用珍珠、翡翠、玛瑙、金刚石等珍宝镶嵌。最大的一座寿禧寺内供奉着15米高的释迦牟尼佛像,金碧辉煌,庄严肃穆,每天都有许多朝圣者不远千里来朝拜。

除此之外,拉卜楞寺还是一座藏有大量丰富的古藏文文献的图书馆,寺内现藏有各类典籍约六万余卷,内容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诸多的学科领域,是全国各佛教寺庙中藏书量最大的寺院之一。


拉卜楞寺的法会和节日也很多,最著名的有毛兰姆、二月法会、娘乃节、香浪节、柔扎节、禳灾法会、燃灯节等等。 其间,最有名气当属每年正月的毛兰姆大法会。 届时,来自西藏、甘肃、青海、四川、内蒙古及甘南周边的信教民众、国内外游客及摄影爱好者数十万人齐聚拉卜楞寺,参与和观看各种法会法舞、古老的藏戏和南木特剧、色彩绚丽的酥油花,热闹非凡。

拉卜楞寺外围环绕着一圈转经筒,据说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转经筒长廊,周长近3.5公里,由约2000多个转经桶组成,如果转遍每个转经桶须一个多小时。 每天在这转经的信徒不计其数,他们左手持着念珠或小型转经筒,右手推着近一米五高的转经桶,口念六字真言,虔诚向佛,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文/图 纳兰小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