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懷春”是什麼意思?原來我們一直在錯用這個詞

少女懷春這個詞,其實表達的是年輕的女孩兒對美好愛情的嚮往。但是因為理解上的錯誤,很多人將“少女懷春”視為一種具有色情意味的暗示,成了一句罵人的話。這都是因為淺薄無知導致的。

在古代,其實就有很多類似題材的詩詞作品,表達了青年男女對於愛情的美好向往,非常優美。如《詩經》中《關雎》一篇中所寫的男女約會的場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唐人郭震寫的《春江曲》:江水春沉沉,上有雙竹林。竹葉壞水色,郎亦壞人心。宋人樂府《子夜四時歌》:春風動春心,流目矚山林。山林多奇採,陽鳥吐清音。

都是描寫春日融融,困鎖深閨的女子,觸景而生情,在春光明媚的日子裡期待愛情的來臨,與心上人約會,共度美好的時光。

“少女懷春”是什麼意思?原來我們一直在錯用這個詞

《詩經·召南·野有死麕》有一句:“有女懷春,吉士誘之。”晉代陸機《演連珠》寫道:“幽居之女,非無懷春之情。”清代納蘭性德《五色蝴蝶賦》也有一句:“蕩子之妻見悠揚而興婉,懷春之女對夾柏而含酸。”

“少女懷春”四個字,也就由此而來。雖然古人寫過很多“少女懷春”和“少男多情”的優美詩歌,但是“少女懷春”這個詞真正流行起來,卻是因為郭沫若翻譯的一句歌德的外文詩歌,原句如下:

Whoeverisagirldoesnotwanttobeloved,

Andwhoeverisaboydoesnotwanttoberoyaltohislover。

“少女懷春”是什麼意思?原來我們一直在錯用這個詞

郭沫若將這句話翻譯成:哪個少女不懷春,哪個少男不鍾情。這就和古典詩歌一點關係都沒有了,但是其中蘊含的意味,其實和那些描寫少男少女的古典愛情詩歌是一致的。

少女少女,單純浪漫的情思,總是給人帶來一種美好愛情的想象。所謂少女懷春,也就是表達對這種美好愛情的嚮往和憧憬。

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歌德的名作《少年維特之煩惱》,教育部規定中學生必讀,不知道有多少人讀過?

這本書講了一個多情而又憂鬱的少年維特愛上一個有未婚夫的女子夏綠蒂,想要勇敢地追求愛情又有違世俗禮法道德,最後在愛情的煩惱中開槍自殺的故事。

“少女懷春”是什麼意思?原來我們一直在錯用這個詞

哪個少女不懷春,哪個少男不鍾情。這句話的原文,就出自《少年維特之煩惱》這本書。1922年,正值新文化運動的高潮時期,郭沫若首先將歌德的這本愛情小說翻譯到中國來,一經出版,深受剛剛擺脫封建禮教束縛的青年男女的喜愛。

這本愛情小說,以及“哪個少女不懷春,哪個少男不鍾情”這句話,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是象徵一種崇高的“戀愛自由”。即每個人都有戀愛的權利,不管是懷春的少女,還是鍾情的少男,他們都有權利自由地尋找屬於彼此的愛情。

不瞭解“少女懷春”這個詞的背景,很多流於膚淺的人,往往用它來罵人。實在是個天大的誤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