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是杀人技吗?——来自传武竞技路上的深度思考

功夫是杀人技吗?——来自传武竞技路上的深度思考

功夫是杀人技吗? 不是。

功夫是活人技。从历史上说,武术、至少中国武术的原始初衷绝非是去主动杀伤,借句术语说,是为了“控制无序状态,在无序状态下保护自己”。前头有过文章讨论武术的创立初衷,其实这里头中国武术是最怂的,拳击、国际跤、乃至于现代的踢拳,都是为了决斗或竞技出现的,过分点儿说,他们对于擂台对抗性是有着先天适应的,中国武术吃着亏呢。

就像这个kfm,绝对不会是一种很好的竞技对抗拳种,曲臂永远不是个周全的防卫手段,kfm是个相当棒的防卫技术,传统武术技术更适合无序的、突发的对抗,

功夫是杀人技吗?——来自传武竞技路上的深度思考

搏击术的old school 和 new school,最典型的的界限就是距离感,传统武术是没有距离感的。搏击中的距离感指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精准的卡位,找到哪个距离进可攻退可守,哪个距离正好可以全力进攻,哪个距离自己安全又可以迅速投入进攻。就像传统武术里的一句老话,“一退破千招”,生死场上,但凡有退的空间,就该撒丫子蹽。唯独退无可退时,才是old school的主场。

这也是为什么说散打是中国武术的一脉相承,老散打比赛里,远踢近打贴身摔是第一原则,距离感是在简单的一次次从远到近的对冲里的,在这其中找到自己的优势,每一次对冲就是一次生死,拳可能会被迎击、腿可能会被抓住,拳腿摔都只有一次机会,只有掌控住从头到尾,才能拿到分。然而武术的体育竞技最大的特点是会将技术重心从“逆风技术”转向“顺风技术”,就像思考拳击的时候人们直接想到的往往是持续输出、迎击拳之美,思考踢拳的时候我们最直接想到的往往是x打击……然而回溯历史,如何把握逆境,是一种搏击术生存的关键。

到这想到了空手道贴吧看到的一段话

功夫是杀人技吗?——来自传武竞技路上的深度思考

传统武术竞技化,太极大师雷雷师父说过,练拳得看规则禁止什么,然后去考虑他为什么禁止,那就是有用的东西。这当然不是说插眼踢裆这些东西,而是像踢拳为什么禁止缠抱?拳击为什么禁止开掌?

我可以证明传统武术技术的独到性,但没法否认传统武术发展的落后。世界的发展中,总会有loser被淘汰,不光武术在更迭,文化、政治都是。就算传统武术在这个时代输了,但我们不能放它去死。就像我们不会让前朝文化消失殆尽从而有了历史这门学问。 做为传统武术的后学,我们最不该鼓吹或者一味否定,而该以史为鉴想它如何走到现在,更重要的给它加之无数个如果,如果它在任一个分岔路口选择了另一条路,现在会怎样? 这才是该思考的东西。

功夫是杀人技吗?——来自传武竞技路上的深度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