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武术,真的有化劲,暗劲吗?伤人无形?大师;我们不一样

中国传统武术,真的有化劲,暗劲吗?伤人无形?大师;我们不一样

明劲、暗劲、化劲的提法,最早记载,见于孙禄堂《拳意述真》引用郭云深言:形意拳有三层道理、三步功夫和三种练法。所谓“三种练法”,即明劲、暗劲和化劲。

意思已经十分明白:形意拳所说的明、暗、化,既不是什么劲道,也不是什么“境界”,而是三种不同的练功方法。

许多人将“明暗化”理解为三种劲道,是十分片面的。其中,更有人说什么“明劲就是刚劲,暗劲就是柔劲、阴劲,而化劲是刚柔相济之劲”,更是附会拳理的歧解。而将其说成三种不同层次的境界,则是神话其说而已。

这些解释都是似是而非。首先形意拳自习练之初,即要求发力顺畅、刚柔有节。没听说过刚劲和柔劲要分开来练的说法。

此外,将明劲、暗劲、化劲说成形意拳乃至内家拳的三层境界,只是小说家言,是将明劲之明,理解为显现直白之意,将暗劲之暗,理解为暗藏之意,而将化劲之化,理解为虚无不可测之意。其实是将“明、暗、化”三字理解为形容词,作为“劲”的定语而来。同时还曲解了这三种练法与三步功夫之间的关系,以为三种练法即是三步功夫在肢体上的体现。

中国传统武术,真的有化劲,暗劲吗?伤人无形?大师;我们不一样

其实,郭云深所说的三层道理,是指内在精神与知觉上的修养;三步功夫是指身体上的修炼;三种练法则是技术层面的修习。皆是依照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而言。

三种练法中“明暗化”三劲的“劲”,不是指劲的本身,而是用劲的方法,或者可以说技击中肢体力量调动的方式方法。

明劲之明,固有明显之意,更重明了、明白之义——即明了发力的规矩(发力如炮弩)。

暗劲之暗,固有隐藏暗含之意,更重要的是懂得蓄发之道——习练运劲的法门(运劲如抽丝)。

化劲之化,固有变化之意,但更重消化之理——掌握用劲的技巧(周身上下皆可随心蓄发)。

三种练法的层次步骤,固然是由“明劲”开始。之后是明劲暗劲交互练习,不能偏废。化劲,与其说是练功境界,不如说是练功的效果。这种效果必须基于明劲暗劲的练习与实战经验的充分积累。

中国传统武术,真的有化劲,暗劲吗?伤人无形?大师;我们不一样

首先,你要分清楚劲与力,人们大多认为的都是力量,而不是传武所说的劲。你可以先看看杨班候写的劲力区别,换句简单的话,力量就是一个人单纯的肌肉力量,就像大力士,牛马一样,他们本身的力量就很大,却只会越用局部的力量。而劲,最初级的理解就是整体的力量,不仅包括肌肉,还有骨头,筋,躯干乃至踏步所产生的力量,所以个人认为,传武入门第一阶段就是去力入劲,只有过了这个阶段,才称得上初窥门径,才能开始真正的武术。

二,要知道形意拳的拳术分类的定义。方正有余为明,就是打起来虎虎生风,出拳有声,进退有度,而不是简单的套路流畅,好看。

三,明劲阶段也分劲,有长劲,短劲(寸劲),精劲。你描述的不知道怎么出去,应该是长劲,通过位移来化解劲的破坏,也就是电视上常演的那种,事实上是杀伤力最小,最好看,让你知难而退的劲。比他杀伤力大的是精劲,可以瞬间破坏你流畅的呼吸,但不会给人太大的伤害。伤害最大的是短劲,打了你,你还在原地,甚至别人开来你动都不动,但是,你已经疼得说不出话,脸白的不行。这三种劲一般都是复合打出,但是也只是明劲阶段讲的多,等高出明劲,就不会再刻意练习这些,那时候,才是出手见红的暗劲阶段。

中国传统武术,真的有化劲,暗劲吗?伤人无形?大师;我们不一样

四、个人理解,化劲阶段与暗劲阶段拳术的杀伤上限是一致的,不一样的地发就是化劲可以控制住力量,不会像暗劲一样,根本控制不住力量,下手就重了,至于对不对,对于刚把明劲弄明白的我,不敢下结论。

五、有句话说得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你认定师父,认定形意,你就不要受旁人干扰,不用想着像电视里一样高来高去,师父说啥你练啥。等到了一定阶段,你就会自己想明白。以我的亲身经历来看,想法太多的人学不会拳。因为拳也是分阶段的,每一阶段理论都不一样甚至相悖,太早接触会乱。

六、不用总想用科学解释拳术,按科学解释,世上没有神,但是科学最发达的西方,确实没有宗教活不下去的。同意,人的抗击打能力显示,一拳打不死人,但新闻里一拳被KO的更大有人在。练拳,重在体悟,不是分析。

中国传统武术,真的有化劲,暗劲吗?伤人无形?大师;我们不一样

明劲、暗劲、化劲是形意拳对拳手境界的划分,同时又是劲别和练法的划分这个非常复杂。有形意前辈长篇的解释,可以去了解下,郭云深说过明劲是刚劲,暗劲是柔劲,这个都好理解。化劲说的是练神还虚,练神还虚就不太好理解了,已经不是在讲我们理解的力了,虚是虚无,就是没有,劲从刚到柔到无的过程就是明暗化,这个无不是完全没有,练神还虚是丹道术,练至虚无还可以回归纯阳。前人就是这么交代的。你可以认为是扯淡,但是丹道前面的阶段都是靠谱的。


中国传统武术,真的有化劲,暗劲吗?伤人无形?大师;我们不一样

太极拳也有类似说法,有形之劲叫阳劲,也就是刚劲,无形之劲叫阴劲,也就是柔劲。但是太极拳的练法路劲也是不同的,可能也有从刚劲入手,再练柔劲的,不过我还没怎么听说过。个人觉得可行。多数分两类一类是先柔后刚,这就是先把身体放松柔软,再发刚劲去打人,陈家沟的一路二路就是这个性质。一类是只练柔不练刚,因为练柔本身就是去掉僵劲,僵劲也算刚劲,去掉了僵劲之后,刚柔就能随意转换,不必再练什么刚劲,所以直接从柔劲往化上走。太极拳的思想本身就是以无力胜有力,以柔化见长。追求运用劲理的懂劲。


太极拳也有化这一说,但是很多形意拳的拳家都说太极拳的化不是形意拳的化劲,太极拳的所谓化就是转化避开对方的来力,不到形意说的虚空境界。其实说这话应该是不了解太极拳的化的,避开转换当然是方式之一,遇到这种人你如果发力过去,

能感觉到他身体的折叠缠绕,把你的力巧妙的挪开使你重心不稳,但这不是最高明的化,高明的化劲是你把力发过去,丝毫感觉不到他的运转和挪动你的力就消失了。这个很难理解,所以我不给出概念,但是这样的高手是存在的,不仅推过去没用,打过去也是没用的,力就没有了,就是这样。只有见到才会明白。他们不一定架子很大门槛很高,但是多数藏形市井不容易找到。

中国传统武术,真的有化劲,暗劲吗?伤人无形?大师;我们不一样

接下来说伤人于无形,伤人于无形其实又不神秘,如果说千里之外伤人无形那讨论不了,但是如果说在接触的时候看不到明显的击打你就趴下了,或者你打对方一拳他没事你倒受伤了。这个我想还不到不可能的程度,人有的时候自己都伤自己于无形,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伤了一下痛几天。

很多人说传统武术的劲,现代搏击里都有,或者我中国搏击的劲西方拳击也都有,这个我不赞成,武术相通不假,但是不能否认区别。中国搏击、外国搏击,传统和现代区别也是很大的。

不说别的,单说戴不戴拳套的问题,不戴和戴发力方式就不一样。

现在搞技击的、传承武术这方面,民间大师真不如“学院派”务实,要打架拼的是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心理素质。大师们还练虚还神,还要不要三花聚顶哇,三花聚顶才是内家拳最高境界!

中国传统武术,真的有化劲,暗劲吗?伤人无形?大师;我们不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