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史上最強買賣戰法,學到用時方恨晚,現在還來的及(附公式)

今天小使者看了一個小故事覺得非常有道理,分享給大家:

身材魁梧的拳擊手去餐館就餐,他脫下大衣掛在門上,怕別人拿走,在大衣上留下一張紙條:“力大過人的拳擊手的大衣在此,他一會兒就回來。”然後放心大膽去用餐。當他用餐完畢去取大衣時,大衣不翼而飛,只留下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傑出的賽跑運動員拿走了大衣,他不再回來了!”

啟示:人各有所長,你有的別人可能沒有,別人有的你也未必有,不要老是盯著自己的長處而忽略了自身的不足,善於看到別人的長處和發現自身的不足也是很重要的。

進入正題,很多時候大家在對選股以及平時操作中都會以K線和其他技術指標相結合,今天我們來嘗試一下以主圖為主進行操作,說是主圖,倒不如說是一種形態,那就是三平底和三平頂,當個股出現一波下跌之後,就極有可能出現三平底形態,通常出現這個形態預示著反彈行情即將啟動;相反,在個股出現一波上漲行情之後,也極有可能出現三平頂形態,這意味著該股見頂,預示著即將下跌。今天分享的這個指標就能清晰的把這兩種形態表達出來,希望對大家在操作中能有所幫助!

一、何謂三平底

所謂三平底形態是指股價經過一段比較長時間的快速下跌行情後,K線圖表中出現了連續三個或以上、位置依次向上的實體較長的紅棒線或棒體下部為綠、上部為紅的混合體棒線的形態。其中,三平底形態的前提條件是,股價中長期的跌幅已經很大而且近期的跌幅也累計超過30%以上。

A股史上最強買賣戰法,學到用時方恨晚,現在還來的及(附公式)

“三平底翻紅”形態,能在任何上出現,但只有在股價深跌後的尾聲、牛市行情啟動的初期以有上升行情第一上升浪經過調整到位後出現時,才是可信的買入信號。

二、操作說明:

(1)處在低位的“三平底翻紅”走勢,是千載難逢的抄底信號,應重倉介入,以圖厚利。但要注意的是,所謂“低位”是一個通常的叫法,有短線回調後的低位和長期下跌及深跌後的低位之分。這裡說的低位,指的是後者。從股價下跌的深度來講至少要達到20%以上。

(2)上升途中出現的“三平底翻紅”走勢,在一段上升行情中,一般要出現三次,第一次出現在第一上升浪調整浪的結束期,此時的“三平底翻紅”走勢,可放心操作,獲得十分可靠。對於在第三上升浪和第五上升浪的調整浪結束時出現的“三平底翻紅”走勢,就應慎重操作了,特別是第三次出現的“三平底翻紅”走勢,所處的位置較高,後市的升幅有限,操作系統時應該特別小心,最好避免操作,以防高位被套。

(3)在下降知情中出現的“三平底翻紅”走勢一般只能做短線,快進快出,稍有微利,就應該了結,切忌貪多戀戰,造成不應該有的損失。下降行情中的“三平底翻紅”走勢,一盤也會出現三次,第一、第二次多處在高位,經小幅反彈後,很快會重續跌勢,擅長短線的投資者,可酌情操作,不擅長短線的投資者,應該避免介入,以防不測。但第三次出現“三平底翻紅”走勢時,無論如何應該介入。因為此時股價已跌到低位,風險得到極大的釋放,買進後即使不漲反跌,也舉套得很深,不但不愁解套,而且獲利的機會隨時存在。

A股史上最強買賣戰法,學到用時方恨晚,現在還來的及(附公式)

如上圖,第一個“三平底翻紅”為低部三平底,是個千載難逢的買入好時機,後兩個“三平底翻紅”則為下降途中的“三平底翻紅”,則操作需要快進快出。

而且我們要細心看一下,這幾個圈起來的“三平底翻紅”,都是翻紅日紅柱高於第一日的高度,這也將是“三平底翻紅”的一大特點,如果達不到,則不能視為真正的“三平底翻紅”如在第二圈前有過一個三平底翻紅,但翻紅日的高度沒有超過第一日的高度,所以股價並沒有漲起來。這也將是在這“三平底翻紅”中運用上的一大要點。

三、小結

A股史上最強買賣戰法,學到用時方恨晚,現在還來的及(附公式)

在三平底翻紅買入法中,MACD翻紅的紅柱如果離金叉點越近越好,上漲的空間越大。我們也可以運用不同週期的均線系統更進一步的篩選個股,在操作時投資者需注意控制好倉位,設置止損止盈位並理性操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K線的運用不僅僅只有三線平底翻紅這一種研判方法,正因為大家習慣去看K線了,所以忽略了其他線型的運用方法,我們不妨也可以嘗試瞭解下其他線型的運用。

通達信三平底翻紅主圖源碼

A股史上最強買賣戰法,學到用時方恨晚,現在還來的及(附公式)

MA5:MA(C,5),COLORYELLOW;

MA10:MA(C,10),COLORFF00FF;

MA15:MA(C,15),COLOR00FF00;

MA30:MA(C,30),COLORFFCCCC;

B1:=REF(C,1);B2:=REF(C,2);

SS:=IF(C>REF(C,1) AND REF(C,1)>=REF(C,2),1,IF(CREF(C,2) AND REF(C,2)>REF(C,1),2,IF(C

SM:=IF(REF(SS,1)!=0,REF(SS,1),IF(REF(SS,2)!=0,REF(SS,2),IF(REF(SS,3)!=0,REF(SS,3),IF(REF(SS,5)!=0,REF(SS,5),IF(REF(SS,6)!=0,REF(SS,6),IF(REF(SS,7)!=0,REF(SS,7),0))))));

STICKLINE(SS=1 OR SM>=1 AND SS=0,B1,C,3,0),COLORRED;

STICKLINE(SS=-1 OR SM<=-1 AND SS=0,B1,C,3,0),COLORFFCC66;

STICKLINE(SS=2,B2,C,3,0),COLORRED;

STICKLINE(SS=-2,B2,C,3,0),COLORFFCC66;

STICKLINE((SS=-1 OR SS=-2) AND SM>0,B2,B1,3,0),COLORRED;

STICKLINE((SS=1 OR SS=2) AND SM<0,B2,B1,3,0),COLORFFCC66;

AA:=CLOSE>REF(CLOSE,1) AND REF(CLOSE,1)>REF(CLOSE,2) AND REF(CLOSE,1)=REF(CLOSE,5)),IF(REF(CLOSE,5)

BB:=CLOSEREF(CLOSE,3) AND IF(REF(CLOSE,3)>REF(CLOSE,4),1,IF(REF(CLOSE,4)>REF(CLOSE,5),REF(CLOSE,1)>REF(CLOSE,4) OR (REF(CLOSE,2)>REF(CLOSE,4) AND REF(CLOSE,3)<=REF(CLOSE,5)),IF(REF(CLOSE,5)>REF(CLOSE,6),1,REF(CLOSE,6)>REF(CLOSE,7))));

DRAWICON(AA AND CLOSE>REF(OPEN,2),0.99*LOW,1);

DRAWICON(BB AND CLOSE

DRAWTEXT(AA AND CLOSE>REF(OPEN,2),LOW*0.98,'三平底翻紅'),COLORYELLOW;

DRAWTEXT(BB AND CLOS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