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對蝦巧控亞硝酸鹽,我有妙招!

對蝦高位池養殖,亞硝酸偏高,是養殖戶很頭痛的一件事,特別是高位池養蝦,亞硝酸成為一個必然要面對的挑戰。在實際一線的技術操作中,我個人總結了幾個方面適宜生產應用的措施,在此,寫出來與各位同行一起分享。

亞硝酸控制,主要要做好以下幾個步驟:

1、定期檢測水體水質指標。

2、控制好水體的菌藻平衡。

3、加強換水工作。

4、科學投餵。

5、合理密度。

6、加強改底工作。

7、增加溶氧。

一、定期檢測水體水質指標

在實踐中,定期檢測是預防亞硝酸鹽非常重要的一個手段。但許多養殖戶因為忽略了檢測水質的重要性,而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在養殖過程中,我們都知道亞硝酸鹽對養殖對象,特別是對對蝦的危害性。其實亞硝酸鹽並不可怕,只要及時發現,科學處理,就能把亞硝酸的危害化解。不能及時發現亞硝酸、不能科學處理亞硝酸鹽才是對蝦養殖最可怕的事。

養殖對蝦巧控亞硝酸鹽,我有妙招!

如果生產中,能做到每天都測量水質,那就能及早發現水體亞硝酸鹽濃度在水體中每一天的變化,從而及早採取措施,化解危害。

二、控制好養殖水體的菌藻平衡:

在實際生產操作中,我發現,倒藻,水色過濃,平時施用有益菌少的水體,亞硝酸鹽往往偏高。

在高位池養蝦的中後期,每天在每畝水體的投料量往往要達到100斤以上,'如此小水體,如此高密度,如此高投料量,如此低光照,如此低水溫'。這在以前的傳統養殖模式中是很少見的一種矛盾養殖模式,這樣的模式也側面映證瞭如今水產養殖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了空前的水平,我們也相信,水產技術將繼續向前發展,每一次水產技術的進步都來自於一線那些業精於勤的從業人員。

養殖對蝦巧控亞硝酸鹽,我有妙招!

可以說,今天南美白對蝦能如此高產,很大的原因要歸功於有益微生物的科學使用和研發。沒有高質量的微生物在養蝦中的應用,今天對蝦很難想像能達到如今水平。

在養蝦的全過程中,合理使用各種微生物製劑,能有效分解和降低亞硝酸濃度。

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在高位池前期養殖過程中,定期施用:'em菌+乳酸菌+噬菌肽'搭配使用,能穩定水色,分解多數有機物殘留,優化水體指標。

在高位池中後期以'水維康+亞硝速降+光合細菌+凍乾粉'搭配使用,正好能達到降低亞硝酸鹽含量,防止倒藻的發生。

三、加強換水工作

高位池養殖,到了中後期,換水已經不可少,沒有合理的加大換水量,是很難把亞硝酸鹽降下來的,到了中後期,換水量從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六十左右,逐步增加,有時,要根據實際,再加大換水量。

四、科學投餵

亞硝酸的產生,主要原因就是由飼料產生的,所以嚴格控制投料的合理性,是高位池養蝦成敗的一個主要因素。

養殖對蝦巧控亞硝酸鹽,我有妙招!

在高位池養殖中,我個人追求,少量多餐,投料量控制在一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之間對蝦能吃完飼料為宜。

五、合理密度

不要為了追求高產而盲目加大放苗密度,目前,高位池的放苗密度以每畝投放30萬尾蝦苗為合理。

六、加強底改工作

亞硝酸的產生,主要是由底部的有機物化學反應後產生的產物,所以加強底改,就是減少亞硝酸的一個主要辦法。

根據個人經驗,定期(2一6天)使用一次'底源康1包/畝+底改酵素1包/畝',能大幅降低亞硝酸鹽的產生。

七、增加溶氧

在養蝦過程中,溶氧越充足,水體的亞硝酸鹽水平就越低,在高位池養蝦中,我個人傾向於增加底部增氧,底部增氧以納米管為好,同時配合水車式增氧和射流式增氧,從而達到立體增氧,水體動態交流,減少增氧死角,加快上下層水體交流,從而以良好生態角度來降低亞硝酸鹽的產生,達到'多程次,立體'的辦法來降低亞硝酸鹽產生的條件。

養殖對蝦巧控亞硝酸鹽,我有妙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