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中西方教兩位教主為何選擇幫助闡教,卻不幫截教

《封神演義》中有兩個教主級人物不得不說,那就是西方教的接引道人和他的師弟準提道人,接引道人是西方教教主 ,準提道人是西方教的二教主,兩人合稱西方二聖。

小說《封神演義》中,接引道人和他的師弟準提道人多次受闡教門人之約,攻克封神之路上的阻攔。三顆舍利取下戮仙門,與老子、元始共破通天誅仙陣;其後又與太上老君(老子)、元始天尊、燃燈道人、陸壓道人以及闡教眾門人共破萬仙陣,並在萬仙陣中用乾坤袋收了截教通天教主的很多門人,渡他們到西方。

《封神演義》中西方教兩位教主為何選擇幫助闡教,卻不幫截教

那麼問題來了,接引道人和他的師弟準提道人為何要選擇幫助闡教去對付截教?他們為何不幫助截教呢?

其實說到底就一句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作為西方教的教主和二教主他們到東土來的目的是幹什麼?

其實在《封神演義》第七十回,準提道人收孔宣時就已經說明了西方教來東土的目的了。“燃燈忙打稽首曰:“道兄從何處來?”道人曰:“吾從西方來,欲會東南兩度有緣者。今知孔宣阻逆大兵,特來渡彼。””

《封神演義》中西方教兩位教主為何選擇幫助闡教,卻不幫截教

“欲會東南兩度有緣者”,說白了就是西方教來東土來招兵買馬,最初的西方教人才緊缺,手下也沒幾個馬仔,你看書中西方教出手基本上都是兩位教主親自出手,西方教想壯大,就必須要招兵買馬,有了人手才能擴大規模,而此時東土恰逢封神大戰,這個時候來渾水摸魚,招兵買馬豈不是最好的時機。就這樣西方教的兩位教主打著“度有緣者”、“與西方有緣”的幌子來到了東土。

到了東土,擺在西方教面前無非有兩條路,一條幫助闡教對付截教,另外一條幫助截教對付闡教。

而此時,在教主級人物還沒有出手前,明顯的截教佔據優勢,雪中送炭當然比錦上添花妙一點。

《封神演義》中西方教兩位教主為何選擇幫助闡教,卻不幫截教

更何況西方教來東土的目的是“只因東土多英俊,來遇前緣結聖胎”,而截教是東土三教中勢力最大的派別,享有“有教無類,萬仙來朝”之美譽。門人弟子多為獸禽異物修煉得道而化形,不分披毛戴角之人,溼生卵化之輩,皆可同群共處。既然是來招兵買馬,而截教的肉最肥,那理所當然的就是聯合闡教蠶食截教,這就是利益最大化。

更何況依照通天教主的個性,他還看不上西方教,且看原著中通天教主是這麼對西方教二位教主說的:“通天教主對接引、準提道人曰:“你二位乃是西方教下清淨之鄉,至此地意欲何為?”準提道人曰:“俺弟兄二人雖是西方教主,特往此處來遇有緣。通天教主曰:“你有你西方,我有我東土,如水火不同居,你為何也來惹此煩惱。”

《封神演義》中西方教兩位教主為何選擇幫助闡教,卻不幫截教

很顯然通天教主將西方和東土比喻成水火不同居,在他的認知中對西方教參與到東土三教中的爭鬥是反感的,排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