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沒有吃過這些,我感覺你過了一個假清明

我很喜歡清明——因為這可能是唯一的既能放假又不需要滿朋友圈發祝福的節日。

且不說春節元旦,國慶你可以發“祖國萬歲”,五一你可以發“偉大的無產階級節日快樂”,可如果你跟別人發:“清明快樂。”那想必你們這個朋友多半是做不成了。

我還喜歡清明的一點是東西好吃

春天,萬物復甦,花花草草魚蝦貝蟹受了感召一般冒起頭來,而幾乎所有好吃的東西,都以清明做為一條清晰的分水嶺。比如刀魚,“明前魚骨軟如綿,明後魚骨硬似鐵”;比如螺螄,“明前螺,賽大鵝”;比如說茶葉,“明前龍井”、“明前碧螺春”,動輒賣出天價,而到了穀雨之後的綠茶,則鮮有人問津了……

清明的豐富好吃,體現在時令菜上,也體現在食俗上——全國各地的清明食俗千千萬,就連我大北方也不吃餃子了,取而代之的是以五穀雜糧為原料的各種花饃麵塑,層出不窮,花樣百出,以山陝為代表。

南米北面

”,南方的清明充滿了各種米食製品:清明餅、棉菜饃餈、茨殼粿、清明粑、艾葉粑粑、艾餈、清明果、菠菠粿、清明粿、艾葉餈粑、艾粄、艾草糕……數都數不過來。

每一個重大的節假日背後,都有一段感天撼地的愛國往事;而每一段愛國往事背後,古代勞動人民都用一種食物來紀念他。今天是清明假期的最後一天,大口君盤點全國上下十二條清明節習俗,歡迎大家為自己家鄉的食物打call。

1 寒燕 山陝

要是沒有吃過這些,我感覺你過了一個假清明

△點紅豆包棗餡的寒燕

寒燕,又叫子推饃,為紀念介子推而作。清明節很多食俗引自寒食節,寒食節正是源自山西介休。介子推割股奉君後隱居綿山,晉文公苦尋子推不到,聽信讒言,放火燒山卻不幸燒死子推及其母,重耳愧對子推,禁火寒食,立廟祭祀,使世人緬懷。久而久之,清明節和寒食節也合二為一。

晉陝黃河谷地兩岸至今沿襲著在清明時節制作寒燕的習俗,晉中介休等地,各家各戶做蛇盤兔、圪棗林,上供祭祖後,大人們總會分給小輩棗花面羊、面魚,孩童歡樂地嬉害捏食,直把白生生的面花害成黑蛋蛋。晉南地區要蒸大饃,夾核桃、紅棗、豆子等,外盤龍形,中扎雞蛋,稱“子福”。也做黑豆涼粉冷食。晉北民間多吃炒粸,炒粸是一種手作“土”特產,篩過細土在大鍋中煨烤乾,揉好的麵糰切成指甲蓋大小的劑子,均勻置於土中,等面塊烤得些微發硬成型,掩土抹平,不斷翻炒熟透,是你不可想象地“接地氣”,顆顆粒粒,香脆可口,根本停不下來,現已是晉地居家旅行常備的小食品。

要是沒有吃過這些,我感覺你過了一個假清明

△“接地氣”的炒粸子

豆薯米麥信手拈來,皆成文章。山西五穀雜糧為主的麵食文化,由此可窺一斑。

要是沒有吃過這些,我感覺你過了一個假清明

△各色麵塑

陝北的面花也是拿手好戲。製作麵點的工具林林總總,各種豆類、食用色素等輔料,做出飛禽走獸,各含寓意,蒸出的面花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總也不忍下口,怕是一張嘴,就壞了這宛若天成的美態。

2 饊子 南北皆有

要是沒有吃過這些,我感覺你過了一個假清明

△饊子

“饊(sǎn)子”為油炸食品,環環相扣、絲絲相連,據《齊民要術·餅法》,細環餅,用蜜水或煮棗子汁、牛羊油、牛羊奶調和麵,再炸制而成。一名“寒具”,就是如今的“饊子”。

北方街頭常有小攤在炸油條的同時也做饊子,璀璨如金,味美而脆。當年在京工作的周恩來總理也忘不了幼時家門口那熟悉的名牌茶點“岳家茶饊”。

3 青團 江南

要是沒有吃過這些,我感覺你過了一個假清明

△豆沙餡青團

清明時節吃青團,也由寒食節吃冷食而來。

江南一帶,以艾草舂搗擠壓出汁,和晾乾的水磨米粉拌勻揉和,用細膩的豆沙制餡心,包餡時另放小塊豬油,上籠蒸熟。舊愛才是心頭好,大口君尤愛這口傳統細沙餡,輕咬團皮,香甜軟糯地流沙溢過喉頭,滑向心尖,美不勝收。

每到清明,網上各種青團評測迭出,前兩年大排長隊的上海杏花樓,其出品的鹹蛋黃肉鬆青團也被奉為一代網紅青團,如今據說又時興醃篤鮮餡,上海青團餡兒料一直層出不窮,屹立潮頭,也帶動著青團在全國範圍內大放異彩。

4 清明粿 浙皖

要是沒有吃過這些,我感覺你過了一個假清明

△兩種口味的清明粿

清明粿與青團做法相近,同樣的糯米綿軟,艾葉清新,有的形似餃子,有的入模印花,咬一口,軟滑之時,還有一點艾草的苦味,結合起來清爽十分。

大口君朋友方興:徽州地區會用馬蘭頭之類的野菜做餡料。

大口君朋友得閒:衢州的清明粿有甜有鹹,鹹菜肉、白糖芝麻、豆沙餡等,白色圓狀的通常是鹹的,綠色像餃子的是甜的。但紹興的清明粿鹹甜都是綠色。

5 粽子 杭嘉湖

要是沒有吃過這些,我感覺你過了一個假清明

△湖州肉粽

你沒看錯!俗話說“清明粽子穩牢牢”,如今塘棲、長興、吳江一帶仍盛行清明吃粽的風俗。

湖州是粽子的故鄉,然而整個浙北杭嘉湖地區,都是聞得到粽香的。湖州諸老大、嘉興五芳齋、真真老老,都是馳名中外的老字號。清明節裹粽子,是上墳的祭品,也是踏青便攜的乾糧。

6 菠菠粿 福州

要是沒有吃過這些,我感覺你過了一個假清明

△菠菠粿

菠菠草學名鼠麴草,是製作粿類食品的常用野草之一。以菠菠菜壓榨成汁,和入米漿揉成粿皮,使粿皮筋道,愈具香氣,底墊多采用年糕葉,甜鹹餡料皆有。用菠菠粿祭祀祖先,互贈親友,是福州不可替代的清明食俗。

7 潤餅菜 福建

要是沒有吃過這些,我感覺你過了一個假清明

△潤餅菜

“潤餅菜”的薄皮是和麵後擦制而成,捲入蘿蔔絲、肉絲、蚵煎、芫荽等材料,甜潤可口,一口又一口。晉江又複雜許多,主料之豐富:豌豆、豆芽、豆乾、魚丸片、蝦仁、肉丁、海蠣煎、蘿蔔菜等,吃時務必用兩張餅皮才不致被豐富的菜料撐破。

8 艾粄 客家

要是沒有吃過這些,我感覺你過了一個假清明

△艾粄

“粄”(bǎn)是客家方言裡各類米制糕點的通稱,如蘿蔔粄。艾粄,便是清明粄中的一種。

客家人言“清明前後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以新鮮艾草洗淨煮水保留備用,撈出艾草剁成細碎的草泥,然後將草泥、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和成團。再捏入芝麻、眉豆、花生等備好的餡料,成圓形長方形上籠蒸制。

草泥出制的艾粄,紮實綿密,更具濃郁艾香風情。

9 樸籽粿 潮汕

要是沒有吃過這些,我感覺你過了一個假清明

△樸籽粿

“粿”在潮汕方言中是糕餅類的小食總稱,名目繁多,沁香美味。粿的真髓融於節慶,更流傳於千千萬萬的普通潮汕家庭之中。

大口君朋友雲淡風輕:按潮汕吃粿的時序,過年吃的是鼠曲粿,清明吃樸籽粿,用樸籽樹的嫩葉搗爛,和粘米粉和在一起,口感綿軟,有籽葉清香。

10 食薄餅 潮汕

要是沒有吃過這些,我感覺你過了一個假清明

△食薄餅

不僅有“清明食葉”的樸籽粿,潮汕還流傳著吃薄餅的傳說:清明做薄餅狀如草蓆裹屍,以此祭祀亡靈,此俗世代相傳成風。

在熱壤中烙出一張張薄如蟬翼的麵皮,卷以香菇、豆芽、韭菜等鹹餡或特製的糖蔥甜餡,成圓筒狀就食。薄餅卷菜,越吃越愛。

11 馬打滾 桂林

要是沒有吃過這些,我感覺你過了一個假清明

△裹滿豆粉的馬打滾

桂林的“馬打滾”用糯米和粘米混合,熱油鍋中炸制,出鍋後,丟進豆粉裡滾一圈,可愛地裹滿周身,香糯而不燙嘴,餡料熱乎,味道口感俱佳。

桂林各地也做艾葉粑粑,製作流程上與青團大同小異。

12 五色糯米飯 廣西

要是沒有吃過這些,我感覺你過了一個假清明

△黑、紅、黃、白、紫五色糯米飯

每年清明節時節等傳統節日,廣西各族人民普遍製作五色糯米飯,又稱花米飯。採紫蕃藤、黃花、楓葉、紅藍,浸泡出液,分別拌糯米蒸煮,糯米飯呈現出黑、紅、黃、白、紫五色,象徵吉祥如意,五穀豐登。杜甫也不無感慨,為之寫下“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的名句。

文:大口君

要是沒有吃過這些,我感覺你過了一個假清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