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演員如何巧妙應對亂接話茬或亂刨活的觀眾?

揪個雞兒吃唄

看到這個問題

就想到了閆雲達,在不久前的小劇場裡面

閆雲達怒懟張雲雷的粉絲,受到了網友的一致好評

這個也和亂刨活的無腦粉絲有關

閆雲達這次怒懟無腦粉刨活之所以受到網友的一致讚揚

主要還是因為閆雲達說到了點子上

演員在臺上表演,粉絲如果把相聲演員的活給刨了,這是很尷尬的一件事

畢竟,你把包袱、笑料都抖落出來,很容易就砸了相聲演員的飯碗。

閆雲達直言這不叫捧角,這叫捧殺

最主要的是在後面這幾句話,閆雲達說到了點子上

粉絲如果真的喜歡相聲角,那就應該幫主角擴大影響力而不是刨活兒

可以看得出來

閆雲達的這番觀點的確是做到了大師兄應該做的

角本身不好意思說的事情,讓大師兄代勞,做了,就是捱罵的買賣

不做,又對不住自己大師哥的身份

我想,這個時候的閆雲達估計也已經打算要辭職了吧!

畢竟,這樣的處理方式在相聲社團裡面是比較得罪觀眾的事情,得罪了衣食父母誰個還看你們的相聲?

至於怎麼能夠更好地接住觀眾的刨活兒

沒事的時候多看看郭德綱的相聲,他都有交代的


蜜桔娛樂

我說一個書館裡的事,過去老先生說書,都是觀眾在門外打完票錢,然後進來聽書,書館也不像現在,都有隔欄,圍牆,或者在二樓,你要想騎在牆頭蹭書聽,那是很難辦到的。過去,書館簡單,就是租間平房,或者搭個棚,經常你蹲外頭牆角下就能聽見裡邊演員說話。

就有這麼一位,好佔便宜,聽書從不打票錢,就在外頭,騎在自行車上,趴著窗臺聽。

一來二去,說書的先生就認識這位主兒了,心裡有氣,但也不好開口生要票錢,一來是人畢竟沒進場來,二來這種人他也不會跟你講理。鬧不好就要吵架,吃開口飯的都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忍了。

有天,先生講的不知道是《西遊記》還是《封神演義》,剛好講到哪吒割肉還母,剔骨還父的情節,老先生就借題發揮了:



哪吒在太乙真人幫助下,借蓮花獲得重生。他腳踏風火輪,手持乾坤圈,興沖沖要找李靖報仇。李靖一見哪吒,也是氣不打一處來:“好你個小畜生,騎上兩個輪子連你老子都不認了嗎?還不快快下來受死!”老先生使了個相,一手拿扇,一手指著窗外罵道。

書館裡頓時鬨堂大笑,窗外騎著自行車蹭書聽那位,那還能不明白嗎?趕緊架起“風火輪”,一溜煙跑了。

————————————————

另外,題外話,搭言刨活是德雲社才有嗎?或者說是說“不正經的相聲”時,才會有“不正經的搭話”嗎?

別的不說,建議大家去聽聽除德雲社之外的還蠻有口碑的大逗相聲的現場錄音,臺下不單單有搭言的,還有刨活的,有糾正演員的包袱的。有個錄音,好像是有關三國的相聲。臺上是故意拉典出錯,或者成語說錯,演員是拿這個做包袱來演,下邊愣是正兒八經的給他糾正。好幾次,慘不忍聽,演員中沒“互動”,無動於衷,自己演自己的,可現場效果肯定是大打折扣,這都可以說是舞臺事故了,可演員沒辦法應對,這就是演員的水平?就是能力?就是正經的素質與涵養了?

顯然不是,演員敢於應對搭話和刨活,恰恰是一種舞臺自信,岳雲鵬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特別是當活被刨了的時候,能夠通過現場劇情跳進跳出的方式來插科打渾,你刨我活,我索性不往下使了,就在現場“死乞白臉”,通過使各種相和他所嫻熟的套路,來化解尷尬,來突破僵局,
鬧夠了,那再繼續下一個即定包袱。

能跟相聲劇情連著的現掛並不是那麼好找,特別是像前面我舉的老先生的那個例子,那也是天時地利人和湊一塊了,才妙手偶得。

搭言跟搭言不一樣,臺上主動跟臺下互動,老的錄音咱是聽不著,興許,有錄音,演員會打招呼,人觀眾也就“婁”著了。但這個形式過去未必就沒有,馬季的單口相聲“宇宙牌香菸”就是這一形式的典型,當然,臺下的搭言是否是提前設計好的就不得而知了,起碼他告訴我們,過去的相聲演員未必就不跟臺下互動。包括後來馮鞏的那句“想死你們了”的名言,這都是臺上主動和臺下互動著的。後來的大兵奇志的相聲更是如此,這二位本來就是從“場子”裡出來的,和臺下的那種互動在春晚舞臺上還是能看出其痕跡。

很顯然,德雲社雖然在把相聲重新帶進小劇場,讓相聲再次煥發活力的道路上,是做出了那麼一丁點的成就,但要說,相聲演員與臺下的“互動交流”的表演形式,也是德雲社創造的,培養的,那是太高看了,如果硬要給這種“互動交流”冠以“不正經”,那未免也太正經了,正經的相聲,還是上交給國家吧,小老百姓的舞臺,還是多一些“不正經”為好!


蔡員外1979

觀眾亂接話茬或者刨活在特定的環境裡是很常見的一件事,首先得知道什麼樣的觀眾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亂搭話或者刨活?又會刨到什麼程度?

這種情況一般會出現在劇場裡,演員的包袱自己還沒抖,觀眾就幫他抖了出來,或者是話還沒說完就有觀眾開始接話茬,其實這是最考驗演員的時候。

活躍的觀眾群體

有一種觀眾群體,會比較喜歡在演員表演時和演員搭話。

觀眾都是普通的群眾,普通的人自然也有性格區分,有的觀眾性格開朗、膽子大,演員在表演時他就敢搭話,但有的觀眾只是老老實實的觀看,該笑的時候笑,該鼓掌的時候鼓掌。

老觀眾

有的相聲演員非常受人喜歡,所以會有一票追隨他的觀眾。

當這些觀眾(或者叫粉絲)對自己所追隨的這個演員特別喜愛時就喜歡和演員搭話,以此引起演員對自己的注意,這可以理解為求關注的老觀眾。

演員的段子太老

一個優秀的槍手是被子彈喂出來的,一個優秀的相聲演員也是經過無數場的演出或者無數次的重複段子鑄就而成。

有些相聲演員為了精益求精,或者使作品更加的成熟和豐富,會把一個段子說上很多次,很多的包袱會來回的說反覆的說,自然就給觀眾製造了搭話的機會和環境。

但不是很多的老段子或者包袱被刨了都會讓演員很尷尬,比如當年郭德綱說于謙老師的三大愛好:抽菸喝酒燙頭,郭德綱就喜歡觀眾和他搭話,但被搭話或者刨活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被刨後演員怎麼化解就顯出演員的功底了。


演員不夠腕

當演員不夠腕或者沒有什麼名氣的時候,如果被觀眾亂搭話茬就會顯得很尷尬。

網絡是一個任何事情都會傳播的特別快的地方,而相聲演員的作品的創作也會經常借鑑網上的搞笑的段子,但有些段子不僅演員能看到或者願意使用,觀眾也是網絡的參與者,也會看到或者關注到這些搞笑的段子。

所以當這些笑話或者段子在臺上從演員的口中說出的時候,可能不僅不會抖響,還會因觀眾的搭話讓演出變得尷尬。

但話說回來,現在的相聲演出越來越有劇場或者回歸泥土的感覺了,好的相聲演員的表演就像在和觀眾聊天,有的演員還願意和觀眾有一句沒一句的搭話,甚至故意給觀眾製造一些刨活的機會。

人們聽相聲就是為了簡單的追求快樂和放鬆,所以有時搭話也無可厚非,但有時有的演員經常重複說一個段子或者一個包袱雖不見得是好事,有時觀眾刨了演員的活,或者讓演員尷尬了反而會覺得自己很有參與感。



最後,馬老師奉勸大家一句話,聽相聲圖個樂呵,現場聽的感覺真的是不一樣的,可以和演員搭話但不要破壞演出的效果,因為讓演員尷尬的晾在臺上也不是我們所願意看見的!


吃草的馬老師

其實相聲劇場出現如此結果,是與德雲社表演風格分不開的。正是德雲社的表演風格過分追求劇場效果,而不顧相聲規律所造成。相聲演員不能脫離作品過分的與臺下互動,你把她那勁都逗上來了,她不搭話刨活還等什麼,這不是你們要的效果嗎。現在的年青人尤其是一些女孩子,你看臺上的黃包袱的梗她們門清,每當這時搭話浪叫的準是這些人。有時臺上的演員到放不開了,羞的站在那裡尷尬無比不知如何搭話。這又涉及到相聲技巧功力,現掛就應該在此時應用。老郭有時現掛也沒詞不是說別鬧啦要不就是叫保安。好的現掛要求機智幽默即圓了場又不傷對方。還是好好完成作品,不要整那些歪門邪道。你們的功力還不能化解如此場面,別以為你們調逗完人家沒事了,就怕人家勁才來,小樣的你們還真應付不了。包括郭德剛請你拿出幾個現掛經典給徒兒們看看。


手機用戶76334832162

刨活也稱作刨底,就是把懸念或是番(也叫包袱)提前告知其他觀眾或聽眾,從而大大削弱作品感染力或效果的行為。



刨活是不尊重藝術,不尊重演員的行為。如何巧妙應對這種行為充分考驗一個演員的舞臺掌控能力。


前段時間對小辮兒遭到觀眾刨活,德雲社大師兄閆雲達有話說,現場就懟了涉事觀眾,告訴他們刨活不是捧角兒,是捧殺,會讓演員很尷尬,這樣會讓演員丟飯碗等等。言辭很犀利,但是得到了廣大網友的支持。

老郭和謙哥遇到這種情況會打個哈哈,直接到下一個話題,不接觀眾的話茬。一是避免了雙方尷尬,二是讓整個段子顯得完整。

當然具體情況具體對待,沒有一成不變的方法。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曲藝雜談!


曲藝雜談

臺上表演臺下接話茬兒,這應該是小劇場相聲演員都曾經遇到的問題。不能說是完全的壞事兒,因為臺上和臺下有所呼應,是現場表演的魅力之一。如果想完全杜絕此類情況,那就到電視晚會上去說,或者不帶觀眾錄靜場相聲,那還有什麼意思呢?

臺上演員說段子,不能完全保證每句話都是新內容,被臺下觀眾猜中下句的情況很多,但說不說出來是另一回事兒。如果真有一些觀眾說出了下句,臺上演員就要有所反應,高明的演員不會過於尷尬完全不理這茬兒,同時也會想辦法把臉兒找回來,高妙的話不僅破解尷尬,還多了包袱兒。

郭德綱在作品中專門說過這件事兒,尤其有的男觀眾帶著女朋友來,總想在女朋友面前表現一番,總是接臺上的話茬兒,郭德綱有時候順著說,也有時候有意躲開那句預設的臺詞,讓對方逮不著。

個人認為完全不理下面的話茬兒是最不高明的,起碼捧哏也可以點評一句,你看下面人都知道,也不會過於尷尬。

另外演員們平時琢磨活的時候也要多想一步,萬一哪個包袱兒使多了被人接話茬兒,能不能換個說法。所謂一遍拆洗一遍新,這大概也是進步的過程。


鄭捕頭

看到這個問題,首先聯想到的是某社的現場。

但是也有例外,高峰老師的節目就很少出現這種現象。為什麼呢?因為觀眾知道高老師說的是正經的相聲,其他人不是。

換句話說,觀眾們對真正的藝術是有尊重的,一些譁眾取寵的演員表演的下三路的節目,觀眾們也是知道好壞的。對於這些節目,打心裡的最深處是瞧不起的。為什麼還會看下去?就為圖個樂和,圖個消遣,不是為了欣賞(也沒什麼可欣賞的)。

個人以為:要想讓觀眾不亂接話茬或亂刨活,節目一定要挑好,演員一定要用心。要讓觀眾們知道,我是在認認真真的說相聲,雖然不一定夠得上是藝術,但是對相聲是認真的,希望你們能認認真真的欣賞。

以上瞎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