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產地窖藏”,普洱茶的下一個風口?

茶企或原料商應該認真思考的是,如何實現同用戶的利益捆綁,充分發揮各自在資金、品牌、生產加工、增值服務等方面的優勢,實現合作共贏,共同成長,這對雙方都是好事。

終端零售疲軟,真正有消費力的玩家群體在源頭被截留,這是近年來普洱茶行業凸顯的現實問題。對於依託傳統加盟、代理模式的廣大茶企來說,客源流失意味著陣地的喪失。基於原料、工藝、產品類型層面建立起微弱優勢的茶企,根本無力應對用戶購買行為改變帶來的衝擊。隨著信息壁壘不斷被打破,所謂山頭純料、小產區、古樹、單株等概念產品推介難度增加,失去品牌調性的中小茶企面臨市場的嚴峻考驗。撥開繁雜產品線的重重迷霧,越來越多業者重新將目光聚焦到上游,普洱茶“原產地窖藏”,或許是下一個值得期待的風口。

4月17日,柏聯莊園茶窖產品發佈會在景邁山舉行,天弘基金大樹財富四十多位嘉賓現場參與了同步舉辦的“普洱茶與財富傳承”論壇。

柏聯率先提出的“原產地窖藏”概念,出發點在於“從生產環節即完成後陳化發酵過程”,利用原產地獨特的土壤、水、空氣、微生物環境條件,以保障普洱茶的後續發酵、陳化品質。而藉助於會員制模式,最終實現了柏聯茶窖使用權、窖藏茶品銷售流通、酒店度假服務的閉環。

“原產地窖藏”,普洱茶的下一個風口?

柏聯莊園“時光倉”茶窖

有別於傳統藏家的分散囤茶行為,“原產地窖藏”可最大限度實現倉儲技術標準化、價格體系規範化、茶品流向全程溯源等功能需求,從源頭解決以往終端分散倉儲帶來的種種問題。

相對於實力雄厚的規模茶企,中小茶企更應看到當前源頭競爭的緊迫性。勐海一位不願具名的茶企老闆透露,普洱茶企的傳統玩法是通過不斷招商,以消耗庫存、回籠資金。但這兩年各個廠家的加盟商流失速度在加快:大家發現零售走不動,要麼跳槽做別的品牌,要麼自行上山收料單幹,品牌對終端的影響力是越來越弱了,尤其對於生茶這類“半成品”來說,“如果不在原產地下足功夫,從源頭掌控產品的陳化、增值功能,終端的地盤遲早會被蠶食殆盡。”

顯而易見,已經有越來越多加盟商、代理商繞開廠家,直接對接茶農,自行開發產品。部分原料商、茶企也開始意識到這一趨勢,在山頭自建集民宿、茶葉初制、倉儲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設施,從源頭攔截各類散客。

“原產地窖藏”,普洱茶的下一個風口?

“原產地窖藏”,普洱茶的下一個風口?

福元昌茶山博物館

福元昌茶廠在賀開興建的茶山博物館,年初已開門納客。展館內除了與普洱茶有關的各類實物、文獻資料展品外,還提供毛茶定製、住宿餐飲、會務接待等服務。由於選址緊鄰通往老班章的必經之路,這個春茶季還確實“撿”到了幾撥散客。

無論小眾玩家,還是從傳統加盟、代理體系釋放出來的終端客商,這部分具有消費力的群體,正是當下各個茶企競相爭奪的對象。茶企或原料商應該認真思考的是,如何實現同用戶的利益捆綁,充分發揮各自在資金、品牌、生產加工、增值服務等方面的優勢,實現合作共贏,共同成長,這對雙方都是好事。柏聯莊園的“原產地窖藏”做出了有價值的探索。

從終端囤茶炒作,到源頭規範運作,這可以視作普洱茶行業的進步。下一個風口,或在於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