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亮劍》裡趙剛500米外打中日軍太假,這個說法是真是假?

牽著小狗看大海

跟大多數二戰時代的步槍一樣,三八式步槍雖然表尺射程是2400米,不過這只是一戰時代步槍集群曲射的影響,實戰中其有效射程為460米,少數老兵可以射殺600米內擔任目標,800米內集群目標,在經過嚴格的新兵訓練後,日軍新兵通常能夠在300米內射擊單人目標,700米內射擊集群目標。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即便是國軍精銳在作戰中,也發現日軍步兵可怕的命中率,在遠距離對射中日軍佔據上風,即便是到了戰爭後期日軍老兵幾乎損失殆盡,但嚴格的新兵訓練還是讓新兵們保證了相當高的射擊命中率。

三八式步槍本身發射的6.5毫米友坂步槍彈本身就以飛行平穩著稱,射擊精度極高,小說裡趙剛使用三八式步槍射殺500米目標這一點是很可能的,事實上,抗戰中不少老兵都能做到這一點,考慮到國產中正式步槍加工精度的問題,射殺這麼遠距離的目標,一般都使用繳獲的三八式步槍或者進口原裝毛瑟步槍,不過,還有一種更好的方式,就是用進口的捷克ZB-26輕機槍,而不是國產仿製品,拆下彈匣,在彈膛中只裝填一發子彈,這樣連發就變成了單發,因為ZB-26槍管更重,穩定性更好,有條件的射手在射殺遠距離目標的時候,一般都會採用這種方法。


鷹眼防務觀察

絕對是真的!只限於李幼斌版的《亮劍》!分兩方面來確認是真的!

第一、射手因素

1、在400米以上能完成直瞄射擊,擊中目標的士兵,必須受過系統的軍事訓練和具備實戰的經驗!

2、一個殺過人久經戰陣的老兵,就是沒有經過真正的步兵訓練科目的訓練,在長期的作戰中也能摸索出遠距離射擊的經驗。完成400米甚至更遠的準確射擊不是難事!

3、趙剛也算是一名老戰士了,他是延安抗大的四期畢業的燕京大學高材生,雖然沒有交代他進入抗打前的經歷,但是可行而知,團級幹部不是平白無故的弄來的,能進抗打學習肯定就有豐富的戰鬥經驗。

再有就是趙剛的文化素質高,接受槍械訓練和使用槍械絕不城問題!

4、趙剛500米打死日軍時,不是他第一次顯身手。剛露面時就在李家坡之戰中,三槍幹掉了三個鬼子,救了和尚。這說明趙剛是久經戰陣的老兵了!槍法和射擊心態及判斷能力是很好的!

5、能和李雲龍打賭,也能趙剛信心十足!而且通過目測直接確定了目標的實際距離。這更說明趙剛應該是的“神槍手”!

從射手應具備的條件來說趙剛具備500開外殺敵的能力!

第二、槍支因素

1、趙剛手中的槍是當時裝備不多的三八式步槍,要是老套筒漢陽造的話就不行了!

2、三八式步槍的最大優點就是就是射擊精度高和射程遠!

(1)因為三八式步槍的槍管長度是將近800mm,比毛瑟98K的600mm長很多,這就使得三八式步槍發射的彈丸受推動時間長,槍口的初速高,達到760米/秒。直瞄距離是460米。這也就是說三八式步槍在500米以內是直接使用基礎基線瞄準射擊,不必調解標尺。

(2)三八式步槍槍機結構簡單,而且加工精度極高,槍膛的密閉性高,槍管的加工精度也是極高的,纏距短,這些優勢確定了其發射彈丸的彈道很低伸,精度很好。配合射程遠的優勢,使得其在遠距離上有很好的散佈範圍控制!

3、三八式步槍的6.5mm彈藥在中遠距離上集中目標後的空腔效應不亞於毛瑟98K,致死率很高!這一點被美國軍方的《彈道殺傷》一書中充分證明!

第三、綜合射手和使用槍支的條件,得到趙剛在500米距離上擊殺日軍是有很大概率成功的。當然這和當時晴空萬里的天氣與無風條件也是有很大關係的。再有就是趙剛運氣也不賴!

第四、趙剛500米殺敵這個橋段中,出現了很多的隱形的錯誤,當然我指的是導演對軍事射擊知識的欠缺造成的這些問題!

1、首先,趙剛的射擊姿勢值得商榷。遠距離的射擊一般要求射手進行有依託射擊,也就是找個穩當的地方架槍射擊。趙剛使用的是站立式射擊,伸出的左手拖住槍支前護木。右手把持槍柄,這樣的射擊姿勢不利於中遠距離的射擊。手臂微微的顫動一下,就差之毫釐謬以數米了!

2、其次,趙剛射擊瞄準使用了標尺,立起來的標尺上華東窺孔被標定在1200米左右的位置。這就是導演和演員真的不懂標尺使用規矩了!

三八式步槍標尺刻度從5開始一直刻道頂部的24,刻度單位是100米!

三八式步槍最大標尺距離是24*100=2400米,這個基本就是沒有用的!

但是三八式步槍的直瞄距離是460米,是界於500米範圍的。這時趙剛要是使用的新槍和繳獲的原裝彈藥,應該是不用調整標尺的。即使非要用,那個滑動窺孔也不用過分調解。稍稍動一丁點就好!

3、再次,趙剛打的是日軍的炮兵陣地的鬼子,如果換成重機槍陣地就更符合實際了!

日軍的92步兵炮是作為火力支援使用的,不可能在第一線佈置的,除非是極少出現的直瞄火力點時離前沿最近。趙剛和李雲龍當時所處的情形,92步炮是不會這樣使用的!

4、為什麼開頭我說了這個事只能是李幼斌版的《亮劍》才行呢?

(1)因為黃志忠版的《亮劍》更不尊重史實了,任泉演的趙剛相同橋段中使用的是七九式“中正步槍”。

(2)中正式步槍不可能在1942年裝備到一個由民兵發展來的沒有正式編制的“獨立團”中。本來中正式產量就不大,而且是優先裝備中央軍,在南方戰場和遠征軍使用!絕不會給八路軍裝備。那時獨立團沒有和中央軍有交手記錄,繳獲基本不可能!

楚雲飛的358團小說是說他是晉綏軍,晉綏軍也不會獲得中正式的。

(3)假設機緣巧合獨立團真有一支中正式步槍,那中正式步槍的自身特點也不能滿足這個任務的完成!

雖然中正式步槍是仿製的毛瑟步槍,但是因為國內的加工設備和人員素質的限制,真正好用的中正式步槍真的不多。除了鞏縣兵工廠還能造些良心槍以外,其他廠的粗製濫造害死了太多的戰士了!

中條山之戰,就是漢陽造和正式步槍完敗三八式步槍的典型例子!800人換100000人!


杜口無言

完全有可能是真的!

怎樣才能成為一個狙擊手要求是很高的,幾乎所有成為頂級的狙擊手,很大程度上是靠天分的。你沒有那個天分,即使比別人多付出十倍的努力,也不一定能成為一個頂級狙擊手的。而趙剛恰恰就有這樣的天分。

小說裡說(當然只能依據小說的描述判斷了),趙剛在抗大學習的時候,一名對狙擊很有研究的教官就認為他很有狙擊手的天分;而整部小說中,趙剛的表現出來的氣質,也十分具備一個狙擊的特徵。他沉穩剛毅、果敢決斷、頭腦靈活善於學習、有自己的思想,真是一個狙擊手天生的特質。趙剛在小說中首次露面,救了和尚,就是用一杆步槍遠距離擊退敵人追兵的。第二次亮相更是驚豔,在衝鋒中兩次在150米的距離擊中敵人的機槍手,這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只能說,他是一個被政委耽誤了的狙擊手。呵呵。

其次,趙剛在500米外擊中一個小鬼子的炮兵,這種情況也是可能的。在阿富法汗戰爭中,英國狙擊手克雷格·哈里森利用一支L115A3型狙擊槍在2475米之外準確無誤地擊斃了兩名敵軍,2017年6月22日一名加拿大狙擊手更是在3450米的極限距離上擊斃一名敵人。可以說,超遠距離擊中目標對一個狙擊手並非異想天開的。當然,現代的狙擊裝備也能讓狙擊手更遠的擊中目標。

那麼,趙剛只用一支普通的三八大蓋也能做到這樣嗎?答案也是肯定的。三八大蓋本來就是一種射程遠、精度較高的步槍,小鬼子在太平洋與美軍對戰中,許多小鬼子的狙擊手手中的狙擊槍就是用三八大蓋直接改造的,很多情況下就是選一支槍況較好,加裝一個高倍瞄準鏡就上場了。所以,趙剛用三八大蓋當狙擊槍用沒毛病。

狙擊手當然希望自己手中的狙擊裝備越精良越好,但有時候礙於實際情況,也不得不屈就一下。中國志願軍最有名的狙擊手張桃芳一次見到皮定均將軍,將軍決定考一考他。結果張桃芳站著舉槍就打,根本不用瞄準,100米靶三槍十環。皮定均將軍拿他的槍看了看,就是一枝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莫辛·納甘非自動騎步槍,將軍大為驚訝,張桃芳卻說:“能有這枝槍我就很滿足了!”。所以,趙剛完全有可能拿起一枝三八大蓋就能擊中五百米外的小鬼子的。而且,大家應該注意,趙剛是與李雲龍一起觀察敵情時打這個賭的。能觀察敵情的地方,多半是陣地的制高點,或是陣地防守的關鍵節點。這種地方,都是要派最好的兵駐防的。一般情況下,這些士兵不是經驗強就是槍法準的。趙剛拿過身邊那位戰士的槍,這位戰士可能平時就是槍法不錯的,對槍的保養就很好。所以趙剛拿起就打,一點沒有不順手的。

當然,趙剛畢竟是小說裡的人物,藝術創作有點誇張拔高,作者讓他槍法準一點,也是藝術的需要嘛。


50後男人

有一定真實性,但不代表有完全的可操作性。

首先,三八大蓋的標尺2400,彈丸彈道穩定性好,瞄準基線非常長,所以射擊精度很優秀,是一種極為適合長距離射擊的步槍。

因為三八大蓋的優異性能,日本通過它還改進出了九七式狙擊槍,這裡就不贅述了。



三八大蓋的標尺一直劃到了24,後期為了方便,三八大蓋帶有三個照門印記,一個在遊標上,兩個在標尺框框上,分別對應300米,400米,500米,以及500以上到2400米。如果目標在50到100米時,則豎起標尺框,讓目標、準星、框成為三點一線,日軍經過訓練的老兵可以做到槍槍命中。



在強調精準射擊的日軍裡,三八大蓋的這種覘孔照門設計表明了其作戰指導思想。在通常的作戰環境下,日軍也極為強調“通過準確射擊,遠距離消耗敵人”而非我們電視中看到的,猶如野豬般端著刺刀無腦突突。

所以三八槍作為遠距離射擊的步槍,是沒有問題的。

再來看日軍的步兵素質。

二戰日軍的軍訓標準是:

1.11 個月以上的軍訓

2.兩個月的小隊、中隊級強化訓練

3.一個月的大隊作戰訓練,並接受野戰射擊訓練。

注意了,這個時候,對新兵的要求已經是——400米10槍達到80環。

4.兩個月的聯隊大訓,摸爬滾打練刺殺

這種模式訓練出的兵,拿到現在戰場上換把槍也是優秀的戰士。



不用質疑日軍的精確射擊能力,中國戰場上,日軍一個上等兵能做到怎樣的程度呢?——800米外,一槍打死在城牆上探頭的中國士兵。400米距離打中只露出小部分身體的人。200米擊殺機槍射手。

這是很恐怖的能力了。



而且需要指出的是,東方主戰場並沒有狙擊手這個概念,一直強調的是前線神槍手。日軍突出的個人射擊能力使得他們只是拿優秀士兵就能完成精確射殺,美國在太平洋叢林中也受盡了這種苦——日軍的射手把自己綁在高高的樹上,他們在很遠的,槍聲比子彈傳來更慢的地方開槍,槍槍致命。

新四軍東南警衛團團長兼東南行署主任王澄同志,啟海縣委書記兼東南警衛團政委鮑志椿同志二人,就是1944年初一次探查敵情時,被日軍特射手遠距離一槍命中,兩人同時犧牲,年僅30歲。



今天的江蘇省啟東市王鮑鎮,就是當年以犧牲的二位烈士命名的。

兩位烈士同年生,同年工作,1944年12月26日清晨,被同一顆子彈殺死。



同理,鬼子能做到的,我們中國人也能做到。

抗美援朝時展開了“冷槍冷炮”運動,發動戰士主動通過冷槍冷炮,通過零碎的打擊方式收割敵人,綜合起來取得了非常大的戰果。讓中國軍隊裡一批優秀的神槍手嶄露頭角。

根據資料,僅第12軍,7月下旬到10月底,全軍狙擊殺敵2506名,消耗步槍彈藥5843發,狙擊手傷亡11名。十五軍45師135團守備上甘嶺537.7高地北山陣地,9個月冷槍殲敵3558人,全軍殲敵19921人,超過40%為冷槍殺敵。



為此,聯合國軍給537.7北山陣地取了個意味深長的名字——狙擊兵嶺。



甚至68軍一個炊事員龐子龍,送飯之餘為了過過癮,手一滑就斃敵了,3個月斃了54個。。。

冷槍冷炮運動,中國軍隊根本沒搞什麼狙擊專業訓練,就是班長排長連長帶著新兵上去,現場教學,手把手講要領,就這麼誕生了一隻神槍手大軍。



而趙剛同志呢,雖然是影視人物,但他有文化,有積年的革命經驗,從表現看擁有不錯的軍事素質。500米外,在那個年代不算什麼特別令人驚異的射擊技術。通過影視露一把,強化其人員形象,其實是說的通的。

各位有什麼新看法?


王司徒老百科

說法明顯是假的!

三八式步槍是日本在二戰時期研製出的一款優秀步槍,其表尺最大射程可達2400米,有效的射擊距離一般在600米以內。

同時,由於優越的設計與6.5毫米口徑的緣尖彈的使用,三八式步槍的射擊精度十分高,我軍在抗日與解放戰爭時期,還將其作為過狙擊步槍使用。

日軍呢,受過射擊訓練的普通士兵,都能在300米內射殺單個目標,700米打擊集群目標。日本後來更是在此基礎衍生出了一款專業的狙擊步槍——九七式,在太平洋島嶼上讓美軍吃了大虧。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只是受過射擊訓練的普通日軍士兵都能打出較高的精度。

趙剛作為抗大出來的高材生,同時根據影視劇中透露的情況來看,其應該還受到過專業的射擊訓練,那麼在步槍的有效距離內,準確擊中敵軍目標,自然是十分有可能的事,畢竟日本的例子擺在那裡!


千字軍事

不是太假,是真的假。

在電視劇《亮劍》中,如果要論槍法的精準,還真得數趙剛。

無論是李家坡之戰,在衝鋒時幹掉三名鬼子,還是在大掃蕩突圍時,500米之外幹掉鬼子的炮兵,都顯示了趙剛高超的射擊技術。幾乎是彈無虛發。

如果放在實戰背景下,趙剛不僅僅打得準,更厲害的是另外三個因素:

第一,以當時步槍的製造工藝、製造精度,能夠確保達到這樣的射擊效果,確實難能可貴。要知道,象那樣的老套筒、漢陽造,瞄準具無法跟現代的槍械相比。而即使是現代槍械,要想在500為外正中炮兵頭部,也是極其困難的。

第二,八路軍的步槍,都是型號比較老的步槍,有的還是繳獲而來,不知道經手了多少次了,射擊次數甚至已經達到了極限,膛線磨損嚴重,彈道偏差得厲害。而真正的狙擊手,所用的槍都是有其壽命的,不然無法保證射擊精度。以趙剛用的槍,恐怕難以達到射擊的精準。

第三,最牛逼的一點就是:趙剛完全沒有校槍的過程。

首先,每把槍在製造過程中,無論工藝品控再怎麼嚴格,但是都有其特定的“性格”,同一批裝備的槍,同一個打起來,彈著點絕對不同。

其次,每把槍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之後,膛線會磨損,彈著點也會有偏差,所以在射擊一定數量的彈藥之後,必須要校槍,以保證彈著點。

此外,在部隊中,槍械是專人專用的,尤其是狙擊手,更是如此。因為每把槍都是有“脾氣”的,有著細微的差別,在常規的戰鬥中影響不大,但是對於狙擊手來說就是致命的了。只有對槍射擊諸元之外的“偏移”心裡有數,在射擊時才能“修正”,以保證射擊精度。用別人的槍,絕對是不順手的。

而趙剛打炮兵時,是隨機從戰士手中拿把槍過來,卻能首發命中,這就比較神了,就現實中的實戰而言,難度是異常之高的。

所以,以當時的情形,趙剛在500的距離打中鬼子,只能解釋為運氣好。


脂肪故事

如果是專門訓練的還有可能。否則就是天才。怎麼看也不像天才。原來編劇才是天才。


天明遙遙山海關

對於這個問題,應該這樣來看:

其一,由於烘托氣氛、突出人物的需要,適當進行誇張,想必沒有更多的人去深究,因為絕大部分觀眾對射擊沒有什麼慨念,就更不瞭解500米距離上的射擊對精準度的要求,所以,權當娛樂而已。

其二,從軍事技術層面來探討,那麼,一支舊式步槍,在戰場環境下,要對500米距離上的目標射擊,而且是一槍擊斃,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我們上軍校時,100米距離上臥姿用56式半自動步槍🔫對固定目標胸環靶(50Ⅹ50釐米)射擊,經過三年不間斷的反覆訓練,成績也都在優秀良好之間,但是,換成小頭靶(50x25釐米)後,成績馬上下降,因為目標縮小了。換成炮口靶(直徑12.5釐米)後,會出現脫靶現象。

我們也曾練習過對500米目標射擊,但是肉眼根本無法看清目標,更別說射擊了,只能借用狙擊步槍🔫的高倍望遠鏡才能看清目標,用狙擊步槍進行射擊才能命中目標。

試想,在激烈的戰爭狀況下,使用一支性能遠不如56式半自動步槍🔫的武器,目標距離根本無法目視的情況下能夠一槍🔫擊斃敵人嗎?回答是根本不可能!


江湖69629294

三八式步槍是手動步槍。日本日俄戰爭的時候採用為制式武器,三八式步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陸軍、海軍最基本的武器。


一直用到二戰結束,用了大約四十年,日三八式步槍,口徑為6.5。毫米槍口速度760米每秒整體長度127.5cm,重量為3.95公斤。應該說三八式步槍的精度是比較好的,在300米以內可以有效殺傷單個目標,在500米內可以殺傷集群目標。

在500米以外子彈散佈點在半米左右。電視劇亮劍裡面,趙剛500米外打中日軍單個目標,日這種概率比較小的,所以小說終究是小說有誇張的部分,我們也可以理解。
一般來說300米以上目標使用機槍或者狙擊步槍來射擊,300米以內用步槍射擊。不同的槍械有不同的用途。趙剛用普通的步槍具體500米左右擊中的日軍單個目標。肯定有偶然的成分在裡面。


思。 源

過去槍的威力是非我們現在的人可以想象的,我有幸在小的時候接觸過這類槍,50式衝鋒槍,38大蓋,53式步騎槍。70年代的時候槍支管理非常松,只要農村大隊一級介紹信就可以借到一支53式步騎槍和5發子彈,去打野豬。一般當過幾年兵,掌握初步射擊要領,就可以在300―400米距離上打死野豬。53式的威力到底有多大,據說60年代有個女民兵,打靶的時候,抵肩沒緊,後坐力把鎖骨都砸斷了。38大蓋因為沒有子彈,只是訓練的時候抗在肩上裝裝樣子,38大蓋要比別的槍長出很多,應該射擊距離比53式遠,經過訓練應該可以打中超過500米以外的東西。但在亮劍裡那種情況下,能夠打中500米外的鬼子,基本是不可能的。張桃芳在抗美援朝中600多米上擊斃做之字形跑動的美國兵,這是個例,不可以個別現象當典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