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劉志安:詩書畫印壎具在,筆墨紙硯人已無

淮北劉志安:詩書畫印壎具在,筆墨紙硯人已無

劉志安先生

志安兄過世已經年二月餘,耿建兄在年初時就叨唸著在三月二十日(志安兄過世日)弄一個志安書畫展,但因時間來不及,與程風子先生等人商量後,改在六月十日舉辦。

今天下午,在淮北的隋唐古鎮鳳之林藝術館,把七十四幅作品拍了照,回來後傳給了何波。在電腦前靜坐一會兒,竟然翻出了曾經為志安兄出書的文字和圖片,大喜過望,因為之前老是找不到。

看了幾篇志安兄寫的文章,哂笑幾回,遂想作個頭條,發個志安兄寫的文章,以紀念與志安兄一起快樂的日子。


壎齋閒話

文/劉志安

八年前,河南孫戰生在長沙對餘曰:事書者,真痴情人也,好好花半年時間把字寫清楚不就得了,何必又去真草隸篆,瓦當詔版,石碣墓誌裡去苦苦搜尋。又言,即吾儕之所學,倘家住青海、西藏、雲南,則可加入中國書協矣。

淮北劉志安:詩書畫印壎具在,筆墨紙硯人已無

劉志安兄自作並手書“四十自壽”

淮北劉志安:詩書畫印壎具在,筆墨紙硯人已無

劉志安兄自作並手書“蝶戀花”

餘幼讀太白、東坡詩詞,及長,見二公字,頗覺意外,蓋二家字皆不及詩詞那般飄逸瀟灑。

不管真草隸篆,也不管軟筆、硬筆,行筆於轉彎處,都應如騎自行車一樣,稍剎閘,慢行方為妥貼。

同一本字帖,不同的人和同一人不同時候看,感覺大異。餘往歲觀黃賓虹字,覺其草率不工,疑其未曾對古人下過工夫,近則覺其書大得力於歐陽率更(詢)。

淮北劉志安:詩書畫印壎具在,筆墨紙硯人已無

劉志安作品

“四害”逞兇時,帽子亂飛,人人驚恐不安,都怕頭上忽然飛來一頂。今也有人開帽子工廠,專營“中國、全國、國際、世界書畫家”帽子,居然門庭若市,供銷兩旺,“書法家們”雖使熟人大覺意外,竟也是冠冕堂皇。

當今許多篆刻家的刀法、章法已超越古人了。海外許多篆刻家也頗見功力,但其只是在印章的表面上作文章,許多人都未能脫離吳缶廬、鄧糞翁窠臼。皆因地域、文史底蘊所拘,陽臺養花,總難敵牆邊、籬下。

孔子云:學詩可以多識鳥獸草木之名。志安續言:習書可以大得金石文史之趣。

(《青少年書法報》1998年8月18日)

淮北劉志安:詩書畫印壎具在,筆墨紙硯人已無

淮北劉志安:詩書畫印壎具在,筆墨紙硯人已無

淮北劉志安:詩書畫印壎具在,筆墨紙硯人已無

淮北劉志安:詩書畫印壎具在,筆墨紙硯人已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