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民兵喜歡用AK47嗎,為什麼?

超闊耐的糖

細說淵源:

簡單易用價格低廉是蘇制武器的最重要特點。有一個美國的笑話說如果現在發明曲別針的話,那麼曲別針上至少得有兩片集成電路了。


而蘇聯的武器系統不一樣,便宜、簡單、皮實、耐用。

在二戰期間實際上就已經定義出來了蘇聯自己的武器風格和軍事戰術風格,彪悍的戰鬥民族使用波波莎衝鋒槍的形象就已經奠定了AK-47的出現是一個必然。


據說波波莎的槍管是直接截斷莫辛甘步槍的槍管制成,一個莫辛甘的槍管制作兩挺波波莎衝鋒槍,經濟實惠。而且蘇聯紅軍的戰士只需要幾周的時間就可以熟練的掌握用波波莎對100米內的目標進行掃射,簡單易用的方式也直接給蘇聯提供了大量的預備兵員。


在二戰後蘇聯還是以人海戰術和鋼鐵洪流的思想建立自己的軍事力量。因此T-72坦克和AK-47步槍就成為了蘇聯武器的典範。並且隨著華約組織的不斷擴大將這些武器分散到世界各地。又由於AK-47結構和加工工藝都十分簡單因此世界各國的仿製品就不計其數的出現了。甚至游擊隊在土作坊裡面就能生產,直接造成了AK-47的價格十分低廉。

非洲人民的經濟實力並不高,而且射擊技術和保養武器的能力也不行,即便是高大上的M4到了非洲人民手中也是巫毒式射擊法。那麼類似於M4這樣的槍對保養能力要求又高價格又貴往往也就不適合非洲人民使用了。


軍武數據庫

個人認為,是因為AK47擁有價格低廉、流通量大、操作簡單又可靠等優點。這些優點對於貧窮落後,又缺乏系統訓練的武裝隊伍而言,AK47無疑是首選。

1、價格低廉,流通廣泛:

作為當今世界上使用最廣、殺人最多的突擊步槍,AK47的名氣可是響噹噹的。而AK47最大的優點就在於操作使用和製作工藝十分簡單。如此一來,不僅可靠實用,而且還極大的降低了生產難度和成本,許多簡約的手工作坊都可以完成仿造。

如在巴基斯坦的一些山區村落,除部分槍部件需經過黑市採購外(如:槍管和扳機)等,其他絕大部分部件都可以自行完成製造和對槍支進行組裝。以巴基斯坦邊境的達拉村為例,一個家庭作坊不過3人,除農活以外,一個月即可生產AK47二十多把。這個兩千多戶人的村子,一年便生產不下5萬支AK47。

因此,巴基斯坦的AK47在世界軍火市場上的流通量相當廣泛,也極大的滿足了這些落後地區的武裝組織。所以,我們在很多影視作品中,都能看到AK47的身影。如《黑鷹墜落》中,索馬里首都摩加迪沙的菜市場裡,一邊是賣蔬菜的攤子,另一邊就是販賣AK47的攤子。

2001年《槍的世界》曾公佈:AK系列突擊步槍的總數在全世界已超過5000萬支,高居榜首;排第二位的是美國的M16突擊步槍,總數也就只有750萬支而已。這足見AK系列突擊步槍在世界各國的受歡迎程度!

2、可靠性強;

據說,在越南戰爭中,就連美國士兵也曾一度扔掉自己手中經常受損或卡殼的M16,轉而使用相對老舊的AK47。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M16還沒AK47實用和可靠。M16在風沙、沼澤及泥濘等惡劣環境中,槍膛汙穢嚴重,容易卡殼,因此M16的故障率相當高。但AK47就不同了,它具有操作簡便,結實耐用,故障率底等優點,能適應各種惡略環境。

3.侵徹力強;

侵徹力是指彈頭嵌入或穿透物體的能力。一般來說在近距離上中口徑彈的侵徹力遠不如小口徑彈。但在中遠距離上,小口徑彈的威力就不及中口徑彈了。因此,評價一種武器的威力指數,還要依據戰場環境來確定。

在越戰中,美軍扔掉M16選用AK47的另一個原因,其實正是M16的穿透力明顯比不上AK47。

當然,AK47畢竟是老式武器了,對於中美英法俄,或者很多發達國家的現代化軍隊來說,其實並不適用。但對於那些落後地區的武裝組織而言,AK47還是相當實用的。

這些歷史要讀

第三世界國家特別是非州、中東地區的民兵,大都喜歡使用蘇制AK47步槍,這個是有原因的,因為以美製5.56毫米M16為代表的小口徑突擊步槍,一般都是裝備正規軍的,這樣的槍支管控相對比較嚴格,不容易通過市場途徑獲得。

相反AK47卻很容易獲得,特別是政府軍退役的二手槍支,很容易在黑市上搞到,且價格便宜,才幾十美元一把。

7.62毫米口徑的AK47突擊步槍,與美製5.56毫米M16突擊步槍相比較,其實存在代差,其先進程度當然不如小口徑步槍了,步槍小口徑化畢竟是全球流行趨勢。

但由於AK47皮實耐用,而且使用很方便,進水進塵高溫的惡劣環境等,都不會影響其射擊,且使用攜行都很方便。

儘管AK47連發精度不高,但在300米距離內,卻具備強大的殺傷力,操控相當簡單,新手都很容易上手。

相比較M16等小口徑步槍,AK47既有渠道方便獲得,又容易掌控,且性價比較高,所以內亂不斷的某些非洲大陸地區,許多部落民兵喜歡用AK47來武裝自己。

冷戰時期,AK47突擊步槍通過多種渠道,流露到了非洲大陸,數量不勝枚舉,這批當年作為重要革命工具輸出的步槍,迄今為止依然在非洲發揮作用。

現在,正規軍基本上已不用AK47突擊步槍了,但對落後的非洲部落的民兵來說,不失為一支實用的進攻和自衛用步槍


國平軍史

非洲槍支氾濫是因為冷戰時期作為革命輸出的重要工具送過去的。因為其堅固耐用,不用怎麼保養,留存至今的非常多。而且不止蘇聯東歐會給非洲弟兄,美國也會送過去喲!(詳情參考尼古拉斯凱奇的《戰爭之王》)再有就是AK-47屬於突擊步槍,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步槍相比,槍身短小、射程較短,適合較近距離的戰鬥。黑哥們兒們用起來超爽,而且它可是父輩,祖父輩流傳下來的,紀念意義非凡!誰也不捨得扔了。


刀君就不羅列數據了,相信大家看的很多了。累眼

上幾張小圖感覺一下


鍛刀煉心

一實用性強,能在很多環境下應用,結構簡單,二便宜,相對於很多槍,AK47性價比高。三,非洲的政府體制不夠健全,統治區域有限,存在多種非政府形態的組織,相當於三不管的區域,人民為了自保,也需要槍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