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了全世界的兩個中國老頭

感動了全世界的兩個中國老頭

這是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冶裡村兩個普通的村民,55歲的賈文其年輕時因為事故失去雙臂,56歲的賈海霞年輕時因為事故雙目失明。

十六年來,沒有雙臂的賈文其,每天就是這樣扛著雙目失明的賈海霞,

幫助其爬樹,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幾乎僅憑兩人的力量種下數萬棵樹,使荒灘成為密林。

他們的堅韌與自強,感動了整個世界。

感動了全世界的兩個中國老頭

感動了全世界的兩個中國老頭

01

十六年來,從農曆二月到立冬的幾乎每一天,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冶裡村村民賈文其和賈海霞,都是這樣度過的:

清晨,失去雙臂的賈文其,

用腳趾把鋼釺、鐵錘、水桶、帶長把的鐵鉤加進舊挎簍裡,

用臉頰和肩共同作用把簍挎起來,然後他挎著簍子去找失去雙目的賈海霞。

感動了全世界的兩個中國老頭

接著,賈海霞一手抗著鐵鍬,一手拉著賈文其的衣袖,

兩個人步履蹣跚的出發,他們的目的地是流經村子的那條冶河中央的夾灘。

到達夾灘的最後一步是過河。賈文其先過河,把挎簍放到河對岸,再返回背近150斤的賈海霞過河。

感動了全世界的兩個中國老頭

到了夾灘後,稍微休息一下,賈文其就會蹲下身子,用肩把賈海霞頂到樹上。

賈海霞把鐮刀別在腰間,手腳攬著樹幹,靠著感覺摸索著向上爬。

他們會砍下一些旁枝種下,如果樹枝成活,就成為一棵新的楊樹。

河灘土裡多雜石,種樹時,賈海霞把鋼釺插在土裡,左手扶釺、右手掄錘,賈海霞看不到,常常會一錘子砸到自己的手上。種一棵至少要花費七分鐘。

感動了全世界的兩個中國老頭

十五年來,兩個重度殘疾的普通農民,就是這樣相互扶持著種下上萬棵樹,使村裡的五十畝荒灘成為密林。

02

賈文其和賈海霞年歲相仿,是自幼在一起長大的玩伴。

在四十歲以前,他們各有自己的人生軌跡,也在演出各自的人生悲劇。

賈文其的人生最黑暗的一幕,在他三歲那年就過早地上演了。

因為不小心觸碰到變壓器,他的雙臂被截肢,成為二級重度殘疾。

同情的眼淚換不來生存的保障,生活不能自理,孩子以後就是死路一條。

好在賈文其生性樂觀,突如其來的打擊沒有讓他墮入谷底,

他學會了將一雙腳訓練得如雙手般靈巧:

洗衣做飯、澆水種菜,在水裡,他如海豚般靈巧;

用毛筆,他寫得一首雋秀的楷書,在井陘縣首屆殘疾人中國象棋賽上,賈文其還曾獲得了亞軍。

34歲那年,他開始作為河北省殘疾人藝術團的成員,走南闖北,巡迴演出。

直到老父偏癱,他才不得不回到家裡照顧。

賈文其說他從不覺得自己是殘疾人。

感動了全世界的兩個中國老頭

相比之下,賈海霞的前半生,過得還算如意。

儘管左眼由於先天性白內障而失明,但憑著一隻右眼,賈海霞讀完了高中,然後去了鄰村的採石場工作。

九十年代,他一天能掙二三十塊,在貧困的河北鄉村,這樣的收入已很讓人羨慕了。

2000年,賈海霞和妻子,用攢下是三萬元,在村裡蓋起了幾間寬敞明亮的瓦房,一家四口其樂融融。

不幸還是找上了他。

在賈海霞迎來到人生第一個高峰之後,他迅速被拋進命運的深淵——在一次鑿石爆破中,

他唯一完好的右眼被炸瞎了。

眼前只剩灰濛濛的一層光,萬念俱灰時,賈海霞甚至推著媳婦出家門離婚,想要自殺。

這時,兒時的夥伴賈文其找上門,把他從死神手裡拽了回來。

有了賈文其的安慰,賈海霞也慢慢看開了,賈文其失去雙臂後學會做飯、寫字、游泳,他都看在眼裡,

“人家這麼多年沒胳膊,還不是這麼過來的”,兩個人決定一起找點事做。

感動了全世界的兩個中國老頭

03

合夥種樹的主意,是賈文其出的。

他想起1989年自己曾在村裡河灘邊承包過一塊地,種了1000多棵泡桐。

要不是1996年那場洪水,那些直徑長到六七十釐米的泡桐能賣不少錢。

也正是那場洪水,把原來的莊稼地衝擊成了一個五十畝左右的夾灘,上面鵝卵石密佈,又有洪災的風險,村裡人誰都不願意去種莊稼。

賈文其提出種樹的想法,兩人一拍即合。

他們向村委會討要了河邊那片沒人稀罕的荒灘,村委會很爽快地同意了。

“自己處理樹木,收入歸自己所有。如果被洪水颳了,村委不賠償任何損失。”賈海霞要來了一個白紙黑字按手印的協議,他覺得這樣幹,才有保障。

十六年後,已成為“名人”的賈海霞,回想當年種樹的初心,很老實地說:“當初就是想賣錢,沒那麼偉大高尚的想法。”

感動了全世界的兩個中國老頭

04

老哥倆一心想著樹木成活後能補貼家用,旁人卻覺得他們異想天開。

就連賈海霞的老伴也埋怨他,

“別人在河灘上都種不活,你們沒手的沒手,沒眼的沒眼,還能種活?”可他們自有道理。

那時他們生活困難,連買樹苗的錢都沒有,為了弄到用於扦插的樹枝,他們經常到三四里外的鄰村去砍樹枝。

四肢健全的賈海霞負責爬樹砍樹枝和打捆,

而賈文其則用腳“拾”樹枝,由於雙眼看不見,賈海霞的手上不知留下了多少鐮刀砍過的傷疤。

砍完樹枝,再到河灘上去植樹。

文其先要蹚過水底佈滿鵝卵石的齊膝河水,把工具和捆好的樹枝運到對岸,再回來背上賈海霞過河。

每年,從農曆二月到立冬,這條河他們不知一起趟過了多少趟,也不知有多少次一起摔倒在河中央。

就這樣,他們倆你借我雙手,我借你雙眼,殘殘相助,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兩人的配合已經非常默契。

感動了全世界的兩個中國老頭

河灘地的自然條件非常惡劣,到處是石頭和沙子,聽說他們要在這片荒灘上種樹,村裡人都覺得難以置信,甚至嘲笑他們。

賈海霞清楚地記得,2002年農曆二月初二,老哥倆從“龍抬頭”的吉利日子,一直種到柳樹長葉子,總共種了800棵樹,卻只活了2棵。“當時怕水把樹沖走,我們就把樹種在夾灘地勢高的地方,沒想到那麼旱。”賈海霞說。

感動了全世界的兩個中國老頭

這個巨大的打擊並沒有讓他們放棄,

經過短暫的失落之後,他們一起尋找失敗的原因,

並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挖出一條通往河裡的溝渠,將河水引上了河灘。

每年老哥倆都發現有樹死了,第二年他們還會在原地繼續補種。

十六年來,賈海霞估算兩人種了幾十萬棵,只成活了一萬多棵。

老哥倆硬是把這片佈滿鵝卵石的荒灘,種成一片茂盛的樹林。

“2002年種樹的時候,我兒子剛6歲,現在他長得比我還高,樹也是這樣。”

賈海霞喜歡把樹比作自己的孩子,

他判斷這些“孩子”年齡的方式是“摸”和“抱”。

在他的記憶裡,最初兩個手指就能掐住的小樹,後來已經要一人合抱了。

賈海霞還感覺到了其他的變化,人走在樹林裡感覺涼颼颼的,能夠聽見嘰嘰喳喳的鳥叫。

以往抱怨河灘太熱的村民,喜歡跑到樹林裡去放鴨子,“一點也不熱”。

更讓他感到高興的是,2014年端午節,來這裡幫助過他們的大學生,甚至在樹林裡搞過一次燒烤活動。

感動了全世界的兩個中國老頭

05

賈文其至今還保留著第一份報道他們事蹟的《石家莊日報》。

他時常拿出來和人講,報紙的邊角已經卷翹泛黃。

那是2014年3月,之後很多媒體開始大篇幅報道賈文其和賈海霞現代版“愚公植樹”的故事。

他們還穿上整齊的西服,嶄新的旅遊鞋,去外省的電視臺錄了三天節目。

感動了全世界的兩個中國老頭

那一年年底,他們當選“感動河北十大新聞人物”,獲得了一萬元獎勵;

市殘聯一次性獎勵他們二人三萬元,

縣殘聯給了七千元創業資金,

民政局裡準備了一萬元救濟金等著他們去領,

河北慈善聯合基金會捐款六萬元幫他們修建蓄水池,秦皇島的一個愛心團隊寄來四千元現金讓他們買樹苗,

西藏嘉黎縣藏族護士白瑪義珍已經連續三年每年給他們寄兩千元……

賈海霞的兒子考上石家莊財會學校,因為賈海霞去做了一次演講,學校還減免了兒子的學費。

他們還見到了石家莊市委書記,這是他們見過的“最大的領導”。

感動了全世界的兩個中國老頭

兩年後,CNN將老哥兒倆合作種樹的故事拍成了視頻。

這則名為《我是他的手,他是我的眼》的短片在網絡上播放,獲得了數百萬的點擊量,賈文其和賈海霞成了全世界的名人。

感動了全世界的兩個中國老頭

老哥兒倆終於有機會證明自己,“不是社會的累贅,不是社會的包袱”,“感謝大家,讓我們有平臺展示自己。

13億人都在看著我們、都在激勵我們,

13億人都是我們的雙眼、我們的雙手。生命不息、種樹不止。特別感謝大家的關注!”

鏡頭前,賈文其和賈海霞一氣呵成。

但他們也比往常多了幾分苦惱,

“公眾人物,說話可可憐了。不像普通人,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名利場外,村民的異見也在生長。

“河灘之前也有水邊長的樹,不完全是他倆種的”、“拿著低保和殘疾人補助,還有這麼多獎勵,錢不少呢。”

感動了全世界的兩個中國老頭

06

可是,就當他們感覺生活再一次步入正軌的時候,一場洪水又給了他們當頭棒喝。

“沒想到老天這麼不開面,我們兩個殘疾人命太苦了。” 賈海霞揉了揉本已空洞的眼睛。

2016年, 7月19日一場特大暴雨引發的洪水,讓老哥兒倆所有的努力頃刻間化為烏有。

“當時那雨太大,打傘根本不頂用。”

19日下午,賈文其就預感要出大事。

他晚上沒敢睡覺,每隔十幾分鍾就頂著大雨爬到屋頂去看水勢。

等到夜裡12點,他絕望地發現洪水已經把公路旁的莊稼和菜園裡的菜沖走了。

待在屋裡的賈海霞同樣坐立不安。

深夜,傳來急促的敲門聲,他慌得顧不上穿衣服。

等他跌跌撞撞走到外屋,聽見賈文其大喊“完了完了,樹林完了”,

他直接癱坐到了沙發上。“十幾年的心血啊,感覺心一下子被掏空了。”賈海霞說:

感動了全世界的兩個中國老頭

在得到賈海霞肯定的答覆後,他們才會繼續說:“人沒事就好,樹沒了可以再種。”

慢慢地,賈海霞自己也想開了。

談起未來的打算,賈文其仍然豪情不減,

“還要繼續把樹種下去,我們兩個人泰山壓頂不彎腰,心雖然被挖空了,壯志還在。”

“我們再種樹,肯定不用十幾年,現在已經有1000多人報名想幫我們種樹了。

”賈海霞說話慢慢也有了自信。不過,他還是留了個心眼,

“我們計劃了,再種的話,不想樹長到那麼大。十年的樹木,長到五六年也賣掉。”

有志者,事竟成。

苦心人,天不負。

感動了全世界的兩個中國老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