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新生兒為何沒有土地?

任一禾

包田到戶以後,許多地方村子的土地就相對的穩定下來了,再也沒有變動過。這以後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家庭的人口雖然發生了變化,但是所包的土地一直沒有變化。有些家庭新娶了媳婦添了兒孫,所增加的幾口人就都沒有土地。相反有些家庭老人去世了,或女兒出嫁了減少了幾口人,這些減少的人的土地,也沒有被收回,還由他們家人繼續耕種著。

由於這件事牽涉方方面面的利益,關係比較錯綜複雜,大多數的村子都以沒有預留機動地,不好協調為藉口,沒有變動過承包地。但是也有一些村子,採取多退少補的方法,做過一兩次小調整,平衡了各方利益,緩解了矛盾。

目前農村正在開展的土地確權工作,也是按照一個家庭現有的人口多少,把土地確定到戶,明確產權關係。這項工作完成後,以後出生包括增加的人,也同樣就會沒有土地耕種了。

一項政策在實行了一段時間後,肯定會顯現出可能存在的缺陷或者不之處,隨之也就會有新的改進。歡迎大家發表自己的看法,共同討論。


衛農老頭

農村的土地是不會輕易調整重新分配的,因為這關係到太多人的利益了。而且目前擁有土地的是多數,沒有土地的是少數。新生兒沒有土地主要是因為我國土地分配的一項制度,叫做“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這項制度從1987年貴州湄潭縣開始實行至今。

我們農村的土地承包都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也是以家庭為單位,一個家庭只要戶口上還有人在,哪怕只剩下一個了,當初分配的土地也不會被收回。同樣的家庭不論增加多少人口,也同樣不重新再分配土地了。

當在1987年實行這項制度的主要原因就是,為了穩定農戶和土地的關係,讓土地承包關係可以長久,讓擁有土地的農戶能夠放心的從事農業生產,最近又延長了30年一直到2057年去了。大家想一想如果土地承包不確定、不長久,那麼你還會好好耕耘、愛惜土地嗎?答案肯定是不會,而且到時候肯定是農藥濫用、耕地地力下降。所以當初實行“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是有很大的積極意義的,不過任何制度實行一段時間後都難免遇到問題,在實行了幾十年後的今天就會出現一些新生的人口沒有辦法擁有土地,這些問題都需要新的變量引入解決問題。

這段時間進行的土地確權就是為了明確產權關係後,讓土地可以自由的流轉,這也為沒有土地的農戶提供了擁有土地的機會。

而且隨著城鎮化的推進,越來越多的農戶來到了城市生活學習,家鄉的土地沒有辦法在繼續耕種了,這樣也會釋放部分土地。

土地也不是我們農戶唯一的機會,當這條路走不通的時候不妨試試其他的路。

文 | 話三農


新農大視野

農村新生兒為何沒有土地?

農村的土地,與農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沒有土地的農民還叫農民嗎?

但是國家土地資源有限,不可能每個農民都面面俱到的分到土地。而且,現今的農村土地承包政策,還是具有歷史原因的,不可能會朝令夕改。自從1987年開始農村土地大包乾,一直就沿襲至今,一個政策制度的形成,照顧的是更大多數人的需求。

農村土地分配製度的長期穩定,對絕大多數農民的利益來說,是相對公平的。在當年交公糧交農業稅的年代,分配到土地的農民家庭為國家的建設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所以長期維持農村土地承包責任制是對絕大多數農民利益的維護,為農村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影響是深刻而又巨大的。

對於前期逃避交公糧和交農業稅的農民來說,是很公平的事情。但是對於現在出生的年輕人和新生兒來說,卻顯得有些不近人情的意味。但是沒辦法,國家實行長期穩定的農村土地承包政策,不可能是隨意改動的,那樣會產生更大的不公平。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政策和原則將會持續很久,在二輪承包權到期之後,還會再延長30年。

這次的農村土地確權,其實是出於多方面的考慮。一是明確具有承包權的農民的承包權和經營權,再個就是為那些沒有獲得農村土地的農民尋找一個新的擁有土地的機會,那就是土地流轉。

如果沒有土地的農民也想耕種土地,可以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獲得。


農民妹子一枝花

不但農村新生兒沒有土地,連新娶進門的兒媳也沒有分到土地,甚至還有部分農戶,因之前外去打工,將土地棄耕或撂荒,現在回農村也沒有土地。

農村土地的規劃確實存在不少的問題,有的鄉村,土地分配不均勻,多霸多佔的現象依然嚴重。可笑的是,一些村子,生者沒土地,死者卻擁有土地,生者該得到的土地怎麼也要不回來,只能作個空頭農民,守著幾分宅基地度日。

也有個別鄉村做法很好,留有機動田,歸村組調節分配,對新生兒和新娶進門的媳婦按人均都能分到土地,而死者的土地按村組定的制度一律收回,歸集體所有。

農村土地分配不均勻,目前很難得到解決,也不是存在於某個地區,大多數農村都有這個現象,恐怕短期內難以改變。


手機用戶22954642155

現在我國的政策是保持農村土地承包30年不變,然後2017年黨的19大又明確再次延長承包期限30年。

既然土地已經明確到個人了,我們不能說每次出生一個新生兒,就把大家的土地重新劃分一下吧。

而且已經明確是30年不變,即使有人去世了,他也不可能收回。

因為我們的繼承法上還有代位繼承。

這樣土地就基本上處於每家每戶狀態欄。

除非就是該農戶主動放棄土地承包權,問題在於現在農轉非,政府都不在要求農村戶口,放棄集體所有的土地以及宅新地還有其他集體財產權益。

所以,現在農村新出生的新生兒想分地很難。

閱讀量0

大海278729428

誰說新生兒沒地啊?雖然說新生兒出生上戶口之後村集體並沒有調地分給他一塊,但並不代表他沒有地。很多人都在吵吵沒地沒地沒地,你們所說的沒地是指村裡沒有再次分地分給你,但根據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原則,你家的承包地是家庭成員共有的,你只要是家庭成員,家庭的土地承包權就有你一份,分地時你家那一戶只有你爸媽,那麼你家的土地承包權就是他們兩個共有,你出生後你的戶口上在了你爸為戶主的這個家庭,那麼這個家庭的土地承包權就是你們三個共有,將來你娶妻生子了,那麼這個家庭的土地承包權就是你們五個人共有。先別抬槓,凡是已經確過權的人都知道,中央政府頒發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上的權利共有人一欄裡面就有所謂沒地的人的名字,你還能說他們沒地嗎?如果中央政府頒發的證書你都不承認那就沒辦法了。沒有土地確權的人也彆著急抬槓,等土地確權後你看過你家的證書再來發言也不遲,或者你可以到確過權的地方問問人家的情況看看人家的證書也行


末等市民

現在農村的土地雖然屬於集體所有,但在前些年已經承保到戶。因許多村集體並沒有預留可以再分配的土地,所以,導致新出生的嬰兒無地可分。

為了保證農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最近一段時間,許多農村地區都在開展土地確權工作。如果土地確權工作一旦結束,新生嬰兒則更不可能分到土地了。


智者人生

以後會不會把多餘的土地抽出來歸國家,由國家轉包給個人,然後有新生人口就按實際情況給新生人口補上。要不現在的情況就是有的家庭實際人口3口或者5口卻有七口人的土地。有的家庭兩個孩子都沒土地,對有些人來說這太不公平了。這樣既不浪費資源又對大家相對公平。自我感覺以後死亡人口不會比出生人口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