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會孩子使用思維導圖學習?

悅雨育兒

為了方便家長更好的引導孩子思維啟蒙,今天我來講講這

8種思維導圖具體如何繪製?以及在具體情況下該如何選擇導圖類型?


氣泡圖(描述事物性質和特徵)

氣泡圖有很多單獨的泡泡組成,中間泡泡是核心,用來說明主題,而四周的泡泡用來描述主題的屬性

優勢:這種圖可以加深孩子對一個事物描繪的深度及多樣性,啟蒙想象力,發散思維。

比如,我們的將主題定為“媽媽”時,氣泡圖繪製是這樣:

雙重氣泡圖(比較和對照)

雙氣泡圖是氣泡圖的升級版,玩法一樣,不過可以同時有2個主題.

優勢:2個主題泡泡可以幫助孩子清晰找到2個事物之間的聯繫,啟發聯想思維

比如,主題是“小雞”和“小鴨”時,可以繪製成這樣:

流程圖(弄清先後順序)

流程圖可以描述一件事情的各個過程

先繪製一個大方框,寫好事情的主題,然後用小方框逐步描述事情所需要的每個步驟,並且用箭頭將將其聯繫起來。

優勢:鍛鍊孩子思維邏輯的連貫性和縝密度

,在面對解決複雜問題時,非常有效。

比如,一個孩子在英語課上繪製的“蘋果生命過程”,就是標準的流程圖。

多流程圖(分析因果關係)

流程圖是單向順序且沒有枝杈的,而多流程圖則用於描述事物的雙向性

比如,一些複雜的事件,引發原因是多樣的,也有事件發生後造成的結果多於1種。

優勢:可以幫助孩子分析事情的因果,引導思考事件的關聯性和對錯,最後在做出選擇。

支架圖(整體和局部的關係)

在圖紙左邊寫出主題,然後用大括號,寫出構成這個主體的部分,之後再將部分繼續細化,描述細節。

優勢:

幫助孩子理解主題和內部屬性的聯繫,通常用於分析一個事物的結構,清晰主體的層級關係。

比如,玉米的植物可以分為“玉米穗、玉米果實和植物杆”,而果實還可以劃分。

樹型圖(分類和歸納)

樹型圖特別形象,由樹幹和枝杈組成。樹幹就是主題,枝杈用來分類描述。

優勢:樹形圖通常可以將複雜集合分類解釋得十分透徹。孩子學習層級分類時,十分實用。

橋狀圖(類比和類推)

橋狀圖用來描述事物之間的相似性和關係,在圖的最左邊,定義一個主題,右邊分別列出各個相似主題的名稱和描述,每個描述之間都用as來串聯。

優勢:用的比較少,但是可以啟發孩子發現不同事物之間相似性。

圓圈圖(定義一件事情)

圓圈圖最簡單,也是孩子初接觸思維導圖時,最常用的一種,大人在

頭腦風暴時,也不妨一試~

這種圖我之前一篇文章裡單獨講過,今天就不贅述了,大家可以點擊複習:美國最火的早教方法,一張圖就搞定,教會孩子獨立思考!

在孩子思維邏輯還不清晰的學前階段,思維導圖是十分有效的工具,家長們趕緊收藏學起來吧~


歡迎大家關注我,跟我一起挖掘更多數學早教方法。


何秋光學前數學

我們常常發現,同樣是在一個學校一個班級裡上課,但是孩子間的差距往往非常大。人家的孩子思維敏捷,平時不見得多用功,但是考試成績總是響噹噹;而我們的孩子,思路總是不清楚,即使很認真地聽課、看書也記不住多少內容。

是我們的孩子笨麼?肯定不是。原因很可能出在,孩子學習方法不夠好

其實,有一種非常好用的思維工具,它可以幫助孩子快速理清思維、構建知識框架,提升思維能力和學習效率。這個工具就是Thinking Maps——

思維導圖

新加坡、美國等許多國家已經將它列為小學的必修科目。

思維導圖對孩子有什麼用?

簡單的說,它可以幫助孩子學會有序、全面、細緻地觀察、思考、分析,理清思維,學會獨立思考。

1. 對於3-5歲的孩子

思維導圖可以幫助他們理解概念。

這個概念可以是他們身邊熟悉的人或事物,比如寵物、水果或者動物,也可以是數字、字母這樣的抽象概念。親子閱讀時,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用思維導圖來描繪自己喜歡的角色。

2. 對於小學低年級的孩子

思維導圖除了可以幫助他們理解抽象概念,還可以幫助他們深入閱讀一本書,幫助他們建立“分類”、“總-分”和次序等關係,或者做一次主題閱讀。

爸爸媽媽們還可以藉助思維導圖教孩子背單詞、學習數學概念,或者與孩子一起完成生日派對或旅遊的策劃。

3. 對於小學高年級及以上的孩子

思維導圖的用途更為廣泛。

孩子們不僅可以用思維導圖來做讀書筆記、科目筆記、複習功課、準備考試,還可以用它來進行雙語閱讀,培養批判性思維。

可以說,一旦掌握了這種工具,孩子終生都可以在它的幫助下,提升思考和學習能力。

思維導圖是孩子們非常容易接受、非常容易掌握的一種工具。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方法,畫出思維導圖非常容易。

更多財稅職場學習資訊,關注秀財網


秀財網

如何簡單的使用思維導圖?

1、把主題畫在白紙的中央。

在紙中央畫出主題圖像,從中心開始,讓幼兒大腦的思維能夠向任意方向發散出去,自由地、以自然的方式表達自己。

2、向外擴張分枝。

從主題的中心向外擴張。從中心將有關聯的要點分支出來,近中央的分枝較粗, 相關的主題用線條連結。然後再向外擴散出二級分枝、三級分枝,依次類推。這就像一棵茁壯生長的大樹,樹杈從主幹生出,向四面八方發散。把分枝連接起來,你會很容易地理解和記住更多的東西。

3、使用顏色、符號、文字、圖畫表達各分枝內容。

用不同顏色、圖案、符號、數字等來表達不同的主題內容,豐富的色彩、生動的圖像,更有利發揮幼兒的想象和創意。

學著和孩子一起做以下游戲,嘗試畫思維導圖吧!

【活動一:由紅色想到什麼?】

孩子們從主題“紅色”發散,聯想到太陽、紅旗、蘋果、、、腦力激盪,激發孩子無限的想象和創造。

【活動二:識字遊戲——學習“木”旁的字】

學習木字旁的字,讓孩子用思維導圖聯想所有與木頭有關的物品,讓孩子們覺得漢字原來這麼有意思。

“足”字旁的字

“手”字旁的字

學會用思維導圖,讓孩子規劃暑假,規劃一天的安排

用思維導圖畫出新學期的成長計劃

用思維導圖畫出去超市前的購物清單

用思維導圖編故事,提高閱讀和語言表達能力

通過思維導圖讓孩子認識自己的優缺點:

運用思維導圖讓孩子進行主題研究和探討

孩子眼中的“汽車”

孩子畫的“刷子”的使用功能

孩子畫的“蠶”的觀察

思維導圖是是一種簡單而且十分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我們期望孩子們能掌握這種工具並且熟練運用到以後的學習和工作當中。比如孩子們上學了,思維圖就可以做為孩子的複習工具,每天睡覺前用10分鐘的時間用思維導圖來複習當天的學習內容,把一天當中所有的知識經驗.進行概括整理,把要點關鍵點用思維圖呈現出來,幫助孩子快速的複習和理解,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希望孩子們學會這種思維工具,學會如何思考,擁有一個智慧的人生。


城市匯

在生活當中,如何學習使用思維導,不論你是工作還是學習,重要的是講求經驗,也就是學習方法。懂得了如何學習使用思維導學習方法,一切都會得心應手,熟練掌握。下面就為大家推薦100個學習方法,讓大家學有所用。

1、讀得慢,長期下來讀得少。

2、閱讀中有30%~50%都是沒用的。

3、敲打節拍來避免大腦閱讀出聲,以刺激皮層,但不可依賴過多。

4、情緒是可以操縱的,儘量往好的方向引導,行為才會改變。

5、預習學會20%,上課學會50%,回顧學會100%,複習時應無新知識。

6、寫下問題,越清楚,得到的答案也就越透徹。

7、先背佐證或例子,有些抽象概念是要一定積累才能理解的。

8、跟同伴一起學,討論能減少偏差。

9、給大腦0.5~9小時來處理信息,再回顧才會有新收穫,不要在難點上停留。

10、鍛鍊左手。

11、隨身攜帶相機或小本子,記錄靈感,如音樂寫作或繪畫。

12、把大事化為小步驟寫在to-dolist上,會更有成就感,效率也更高。

13、長時間學習後立即睡覺,大腦才能在睡眠中處理和加深知識。

14、傾聽微弱的聲音能提高注意力,每天練習3分鐘。

15、新詞用了7次才真正算自己的。

16、學會尋找情緒高昂的物質來驅動自己。

17、利用空閒的等待時間來做事,隨身攜帶書籍,手工或電話單。

18、每天做件不願做的事。

19、多敲打手指,刺激神經,延緩大腦衰老。

20、自己跟自己對話。

21、要學一本書,20%是書的觀點,能延伸80%的知識是真正的學習。

22、提前粗略自學2年後的知識,能讓現在的學習輕鬆不少。

23、靈感往往不是新的,它只是幾個舊點子的合成品。

24、緊張時腎會積尿,身體供水不足會導致大腦發揮失常,考前試著喝點蔬菜汁或水果汁。

25、學會腹式呼吸。

26、養成記關鍵詞的習慣。

27、多總結。

28、做思維導圖/心智圖。


用戶58491424182

推薦一本書《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如何在日常中鍛鍊思考能力,思維導圖是思考方式的一種體現,通過思維導圖體現日常業務,而對於小孩子來說如何在日常中體現鍛鍊思維方式,當然是從小到大的筆記記錄啦,本書詳細記錄瞭如何記錄系統的記錄筆記,幫助你的孩子提高學習成績學習效率。


小安FEEL

思維導圖製作工具:

1一些A3或A4大的白紙。

2. 一套12支或更多的好寫的軟芯筆。

3. 4支以上不同顏色,色彩明亮的塗色筆。

4.1支標準鋼筆。


七大心法,讓孩子思維導圖步步高昇:

1. 最大的主題(文章的名稱或書名)要以圖形的形式體現出來。

我們以前作的筆記,都會把最大的主題寫在筆記本紙面上最頂格的中間。而思維導圖則把主題體現在整張紙的中心,並且以圖形的形式體現出來。我們稱之為中央圖。

2. 中央圖要以三種以上的顏色。

3. 一個主題一個大分支

思維導圖把主題以大分支的形式體現出來,有多少個主要的主題,就會有多少條大的分支。

4. 每條分支要用不同的顏色

每條分支用不同顏色可以讓你對不同主題的相關信息一目瞭然。

二、內容要求

5. 運用代碼

小插圖不但可以更強化每一個關鍵詞的記憶,同時也突出關鍵詞要表達的意思,而且還可以節省大量的記錄空間。當然除了這些小的插圖,我們還有很多代碼可以用。比如釐米可以用CM來代表。所以可以用代碼的儘量用代碼。

6. 箭頭的連接

當我們在分析一些信息的時候,各主題之間會有信息相關聯的地方,這時,可以把有關聯的部分用箭頭把他們連起來,這樣就可以很直觀地瞭解到信息之間的聯繫了。如果你在分析信息的時候,有很多信息是相關有聯繫的,但是如果都用箭頭相聯接起來會顯得比較雜亂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你可以運用代碼,用同樣的代碼在他們的旁邊註明,當你看到同樣的代碼的時候,你就可以知道這些知識之間是有聯繫的。

7. 只寫關鍵詞,並且要寫在線條的上方

思維導圖的記錄用的全都是關鍵詞,這些關鍵詞代表著信息的重點內容。不少人剛開始使用思維導圖時,會把關鍵詞寫在線條的下面,這樣是不對的,記住一定要寫在線條的上面。


我最愛笑

這是一篇非常有價值的回答,教會孩子使用思維導圖學習,必將改變他的一生,讓他從小就能贏在起跑線上!


兒童思維導圖(Thinking Map)對孩子的思維養成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是美國幼兒教育裡常見的一種教學方式。與國內的傳統教育方式不同,美國教師採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不僅教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孩子的思維模式。

有學者做過實驗,將一群同齡兒童分成兩組,用Thinking Map和傳統的方式分別教授孩子相同的內容,結果在相同的時間裡,接受Thinking Map教學方式的孩子,其掌握程度要遠高於後者。分析原因,兒童思維導圖採用的是直觀的圖示和色彩,它體現的是一個從零開始的思考過程,相比傳統教學枯燥的文字來說,更具吸引力,易被兒童大腦吸收記憶。

這裡邊有8種常用的思維導圖模型,即便國內學校不教,我們家長也可以自己去做這種圖,把它打印出來給自家孩子用,鍛鍊他們的思維。先來依次瞭解下。

兒童思維導圖分類

一、圓圈圖(Circle Maps )

圓圈圖是由兩個同心圓構成,內圈是重點介紹的核心主題,可以是數字、文字或圖畫,外圈則使用圖畫或文字來對內圈主題內容做描述和反饋。圓圈圖可用於定義某一概念。

圓圈圖最適合帶著小孩子做頭腦風暴,凡是想到和核心主題相關的內容,都可以記錄在外圈裡。這種訓練方式,對孩子的思維習慣是非常有幫助的。


二、泡泡圖( Bubble Maps )

泡泡圖是由中心圓圈與若干環繞圓圈通過直線連接而成。中心圓圈是核心主題,周邊環繞圓圈是用於記錄核心主題的屬性特徵,如顏色、大小、氣味、形狀、特點等等。因此,泡泡圖最合適用於描述一種事物的屬性。

三、雙重氣泡圖( Double BubbleMaps)

雙重氣泡圖也是由若干圓圈和直線組成的,但與泡泡圖不同的是,雙重氣泡圖一般有兩個及兩個以上的中心圓圈,並且部分連有共同的圓圈。它最適合用作兩種事物之間的比較和對比。

四、樹狀圖( Tree Map)

樹狀圖其實是組織結構圖中的一種,它就像一顆樹木一樣,能夠分門別類地將事物進行歸納總結。樹狀圖是由一個核心主題和許多樹根分支組成,它是幫助孩子學會分類思考的最佳方法。

五、流程圖(Flow Maps)

流程圖是一種常用的圖示,且不說兒童教育,在許多企業的辦公環境中,也經常會用到流程圖。兒童用的流程圖,一般比較簡單,可以用於分析事物的發展和內在聯繫。比如使用流程圖來表示動物的成長曆程,幫助兒童理解先後順序的思維。

六、多重流程圖(Multi Flow Maps )

多重流程圖是由格子和箭頭組成的,中間最大的格子是表示發生的事件,左邊格子表示事件原因,右邊格子表示事件結果。它可用於表示事件的因果關係,有助於鍛鍊孩子發現周圍事物發生的原因和其結果。

七、環抱圖(Brace Maps)

環抱圖是由兩部分組成,左邊是表達物體的整體,右邊表達物體的局部。它可用於表達整體和局部的關係,也可以用於日常筆記中使用。

八、橋狀圖( Bridge Maps )

橋狀圖是由線條、文字或圖片組成,可以用來描述事物之間的相似性和相關性。在最左邊起始位置描述主題內容,在右邊分別舉例排列各相似主題的名稱和特性。橋狀圖的作用是可以描述事物之間的相似性和相關性。

兒童思維導圖怎麼畫

看明白了各類圖示,最關鍵的還是要通過實踐。如果覺得書店賣的這種圖示貴,好多還是需要國外進口的,倒不如自己動手繪圖。藉助軟件,不用拿紙拿筆同樣可以畫。像上面的這些圖我都是通過億圖圖示(Edraw Max)這樣的專業軟件畫的,它內置的模板比較多,又可愛,我基本上10分鐘就可以畫一幅,最後再打印出來給自己孩子用,很省時間又廉價。

孩子的思維將影響他的一生,儘早幫他們培養出優秀高效的思維方式,不論是他今後上學讀書還是走出社會,這套思維模式都會幫助他理解問題更全更透徹,進而幫助他走在他人的前面,贏得成功的人生。


最佳回答

比爾.蓋茨說:“未來世界會由掌握思維導圖和腦力開發的人來引領。”思維導圖(thinking map)有意思的地方在於,所有的圖畫與思路都是孩子自己創作,老師只負責引導,當孩子們完成一張張思維導圖,成就感滿滿!

思維導圖是東尼博贊發明的,用過的朋友都知道它的巨大威力,能夠很清晰的幫助我們整理日常生活與工作上的事物,而且使用起來簡單、快捷,非常便利。

比如,當要做一個方案、項目時,可以根據邏輯框架,逐步進行拆分,一步步細化,從大類到小項,再到細分項,從整體到局部再到細節,一步步延伸,幫助人們數量複雜的邏輯結構。

再比如,可以幫助我們拓展思維,激發更多的聯想與想象,從一個點,延伸到另外一個點,幾乎可以到無窮無盡。

對於孩子有什麼作用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鍛鍊邏輯思維;2、激發豐富的聯想;3、有助於提高學習能力、整理能力,增強條理性。4、養成導圖思維邏輯,讓做事效率更快,成功也就快人一步。

如何教會孩子是有思維導圖??

方法多種多樣,而且針對不同年齡的孩子,引導的切入點也會不一樣。

比如針對1-3歲的小朋友,可以以簡單的圖形、顏色、水果家庭稱謂等等簡單、常見的一些事物,引導寶寶一步步把形成思維導圖。如下:

如果是3-6歲的小孩,那麼可以有意識的在語文、數學、畫畫等層面進行引導,比如根據筆畫結構、筆畫數來讓孩子把思維導圖畫出來,還有比如房屋結構、車子結構等等,引導孩子對事物的構造、構成元素形成發散性思考,這方面,作為父母可以多想想。

如果是6歲以上的孩子,那麼可以加大難度哦。比如記英語單詞,背成語,梳理作文結構、課本大綱等等,針對性的進行訓練,久而久之,小孩子就會形成導圖式的思維方式。


靜好育兒

在美國,“思維導圖”被教育學家、工程師、心理學家和其他學家使用在學習、頭腦風暴、記憶、視覺記憶和解決問題已經有很多年。

什麼是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主要運用圖文並重的技巧,將思維形象化,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文字、符號、線條等結合起來,從而建立記憶鏈接。在美國課堂,老師廣泛的運用 “思維導圖” 幫助孩子們進行思考,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寫作能力,開啟孩子大腦的無限潛力。

思維導圖的類型

常用的思維導圖有兩種:Thinking map(思考圖、思維地圖)和Mind map(心智圖)。今天我主要講的是Thinking map——被納入教育改革的思維工具。

Thinking Map最初興起於美國,是教育學博士David N.Hyerle在1988年開發的一種幫助學習的語言工具。確切地說“Thinking Map是用來進行建構知識,發散思維,提高學習能力的一種可視化工具。” 包含了八種類型的思維圖,對應人在思考時的八種思維過程,可以用來培養孩子們的閱讀、寫作、數學、邏輯思考等等方面的能力。

如何用這8種思維導圖

01圓圈圖

圓圈圖,符合年齡較低幼童的無限聯想、無限發散的思維特點,更適合低年齡的孩子使用。中間的小圈圈表示一個主題,外面的大圈圈可以去填畫任何跟主題有關的東西,多用於學前班或幼兒園。

以上圖為例子,當我們在跟孩子講和動物有關的書籍時,可以畫個圓圖,剪一些小紙片,有動物的、植物的,讓孩子將動物的挑出放進大圓內。這樣可以算是一個小遊戲,增加孩子的樂趣,又能鞏固孩子的認知。

02氣泡圖

氣泡圖,由許多泡泡組成。中間的泡泡是主題,然後用線段發散出很多氣泡,每個氣泡是一個創意,都和中心點有關聯。氣泡圖可用來鍛鍊孩子的思維和表達能力,讓孩子不斷的發散思維,增加更多的泡泡而又緊緊圍繞主題。

例如:我們從蘋果可以發散出什麼呢?蘋果的形狀——圓的(round);蘋果的顏色——紅的(red);蘋果的味道——甜的(sweet);蘋果的歸類——水果(fruit)等等,由一個物體引發孩子做相關聯的思考,豐富孩子的想象力!

03雙氣泡圖

雙氣泡圖是氣泡圖的升級版,它有兩個主題,用來比較兩個主題之間的相同和不同之處。比如:太陽和月亮,相同點都是離我們很遠、都在天上、都會發光(亮);不同點是太陽是白天出來,月亮是晚上出來,而太陽永遠是圓的,月亮則有圓缺。這類圖二年級用的比較多。

04樹圖

一般來說,樹結構圖是用來對事物進行分類的,最上方的樹根是主題,樹枝是相關分類。如圖:主題是形狀,分類有圓形、長方形、三角形、六邊形、正方形,然後將相同的進行歸類。

將樹圖拿來學英語單詞,效果是事半功倍哦!看下圖

05括號圖

括號圖可以幫助孩子分解一個事物的結構,理解整體和局部的概念。比如,整體的雪人,需要由哪幾個部分來組成?這麼列出來我們就可以一目瞭然了!

同樣的,括號圖也可以運用於學習,有點類似我們讀書時候的板書

06流程圖

流程圖,可以非常清晰地展示一件事情的發展順序,課堂上最經常用的!我們可以用流程圖簡單的展示下《好餓好餓的毛毛蟲》,是不是很清楚!

我們也可以用流程圖來展示西紅柿的成長過程:

07複流程圖

同雙氣泡圖一樣,複流程圖是流程圖的升級版。中間的是核心事件,左邊表示事件產生的原因、右邊是事件引起的後果,通常在孩子讀完一本書或者聽完一個故事之後,我們就可以帶著他一起用這個複流程圖來做一個事件的起因、引起的後果,做這樣的分析很讓孩子很快的掌握事情的來龍去脈。

08橋型圖

橋型圖可以用來做類比的,上下兩個事物的關係是一樣的,橫線的上面和下面寫下具有相關性的一組事物。比如:smell(聞),下面就是鼻子;hear(聽),下面就是耳朵;see(看),下面就是眼睛;walk(走路),下面是腳。

還可以用於數學的計算題,如下圖

總結

思維導圖,是將各個部分之間的固定的關係,由易到難地展現了孩子思維的發展過程,從而促進孩子的思考和對知識的理解。


海蝦麻麻

思維導圖的優勢在於:

【1】思維導圖提煉重要的關鍵詞:集中精力於真正的主題

【2】思維導圖把重要的關鍵詞分層排列:提升創造力和促進快速記憶

【3】思維導圖只記、讀和複習關鍵詞:節約50%到95%的時間

【4】思維導圖有吸引大腦的多種色彩、多重維度,強大的視覺刺激比單調的線性筆記讓大腦更易於接受


想要教孩子思維導圖,自己要先學會導圖哦,帶著孩子一起,作為一個遊戲,從簡到難,循序漸進。一起提煉思維,躍然紙上,有一個良好的導師督促教育指導是很重要的哦。

我覺得手繪導圖是很漂亮的,小孩子想象力很是豐富,相信畫一張導圖是沒有問題的,在教給孩子方法以後,實踐也是很重要的,多畫多練,自然就會啦。

當然還有很多導圖軟件,用起來很方便,畫出來的圖也很簡潔漂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