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得像“花木蘭”的前美國啦啦隊長義烏尋親

快找人由都市快報 浙江省公安廳聯合推出

來,讓我們一起幫助失散家庭早日團圓

快找人已幫助72人圓了團圓夢

長得像“花木蘭”的前美國啦啦隊長義烏尋親

她一頭黑色捲髮,健康的小麥色肌膚,高挑的眉毛,一雙杏眼,很像迪士尼動畫《花木蘭》中騎著黑馬奔馳的“花木蘭”。

她叫 McKayla

她還有一箇中國名字:倪旭花。

2歲不到時,在義烏社會福利院,她被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州的一對夫婦收養。

4歲時,小旭花闖了禍,媽媽要給她做規矩。

“我要回中國找我的爸爸媽媽!” 誰能想到,這句帶著賭氣的話,是小旭花的心願,在她幼小的心底已經落了根發了芽。

21年後,她輾轉找到了“快找人”,想圓當年那個小小的心願。

她覺得,只有找到自己的根,她的內心才能得到安寧。

遠隔重洋的緣分

1994年9月9日,小旭花被遺棄在義烏市一座建築前,身上有張皺巴巴的紅紙,上面寫著:一九九三年八月八日出生

隨後,她被送到了義烏市社會福利院,在那生活。

而遠隔重洋的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有對特別有愛心的梅里爾夫婦。

他們有三個女兒,還收養了自己遠房親戚家的兩個孩子,但他們還想再領養一個女孩。

他們對中國一直充滿嚮往,他們很希望再收養的女孩,是一個黑眼睛黑頭髮的中國女孩。

一切都是緣分

梅里爾夫婦從一堆孩子的照片中,看中了瘦小的小旭花。

那時,小旭花2歲不到,小得可憐,只有13磅重,還有點輕微營養不良。她不會說話,不會走路,仍然需要喝奶

長得像“花木蘭”的前美國啦啦隊長義烏尋親

△被收養時照片

1995年3月,梅里爾夫婦通過“中國兒童國際收養組織(CCAI)”辦了領養手續,當年6月,他們到義烏把旭花帶回了美國。

小旭花有了英文名字,McKayla,在丹佛市的這個大家庭裡,有愛她的養父母,還有五個愛她護她的哥哥姐姐,雖然他們膚色不一樣。

但世界上,愛是一樣的。

“她是我們的‘中國娃娃’!”

姐姐 Kendyll 記得,妹妹 McKayla 初到美國時,一大家子人都好奇而興奮地圍了上去,當時小旭花嚇壞了,顯得非常害羞。

長得像“花木蘭”的前美國啦啦隊長義烏尋親

△剛到美國時

大家庭裡,沒有人因為 McKayla 的身份對她有過異樣的情感,相反,在大家眼裡,這個最小的妹妹是“我們的‘中國娃娃’”!

生活在這麼大一個家庭裡,有六個孩子要照料,梅里爾夫婦異常辛苦。但 McKayla 從小也非常懂事獨立,儘管她是最小的,卻常常看上去是最成熟的。

養父母並沒有避諱告訴她的身世,相反卻會強調,她來自中國,中國是她的家。

這種坦誠,讓 McKayla 的成長沒有蒙上陰影,“他們一直告訴我,這對我來說是件好事,所以我從來沒有因為自己是被收養的,而感到傷心難過”。

長得像“花木蘭”的前美國啦啦隊長義烏尋親

△ 小時候

16歲時,McKayla 寫了一篇自傳體小說,小說中,她寫了“我”的生母的故事,因為貧寒無計,為了讓“我”能活下去,迫不得已放棄了她。

這種“猜想”,是因為她對母愛的理解, “這是一種愛的犧牲”,她說:“我的媽媽很愛我,我能感覺得到。”

家人聽完 McKayla 談論自己的小說,大家的眼眶都溼了,他們上前擁抱了她。

她還是一名美國啦啦隊隊長

McKayla 一點點長大。

自從知道自己來自中國,她對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國家有著一種特別的愛:她把自己的房間打扮成中國風的,她每次聽到別人談論任何與中國有關的事物,都自豪滿滿。

她為自己是個中國人自豪。

作為“啦啦隊”隊伍中的飛躍擔當,McKayla 帶領學校的“啦啦隊”,贏了很多比賽。讀大學時,她也還是學校啦啦隊的成員呢。

長得像“花木蘭”的前美國啦啦隊長義烏尋親

長得像“花木蘭”的前美國啦啦隊長義烏尋親

McKayla在大學啦啦隊時的照片

她是個天生的領導者”,對這個小妹妹,姐姐 Kendyll 也感到驕傲,她說,妹妹非常勤奮,一旦下定決心要做完成某個目標,她就會全身心地投入,不遺餘力。

Kendyll 說,妹妹在數學方面同樣也很有天分,小時候,經常主動要求哥哥姐姐給她出道數學題來解,還很早就開始自己做代數題了。

或許因為數學方面的天分, McKayla 大學唸的是會計專業,畢業後成了一名專業會計。

不恨他們,感激他們

內心深處,McKayla 一直有很多疑惑,伴隨著她的長大,這些疑惑也與日俱增:我的親生父母還活著嗎?他們長什麼樣子?我是不是長得很像他們呢?

但她卻從來不敢想自己有一天真的能找到生父母, 有時,她會想,“我的父母應該不可能來認領我吧”。

直到兩個月前,姐姐 Kendyll 的朋友米夏告訴她,她的兩個妹妹也是從小被別人收養,後來,經過2年的周折努力,竟成功地找回了這兩個妹妹。

“埋藏在心底的夢突然點燃了希望”,McKayla 和姐姐擁抱著哭泣。

在米夏的幫助下,McKayla 輾轉找到了“快找人”,尋找中國的親生父母。

“去吧,孩子,去填補這片空白,這樣你的人生才會完整。”養父母也很支持她。

想給他們一個溫暖的家

對 McKayla 來說,她的人生一直有一片空白,有一道裂痕,她不知道自己來自哪裡,她覺得,只有尋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找到自己的根,她的人生才能完整,“我的心靈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寧”

McKayla 給我們發來一張她穿婚紗照的照片,照片上的她羞澀而幸福。

長得像“花木蘭”的前美國啦啦隊長義烏尋親

△McKayla

McKayla和丈夫相識於大學時,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夢想,那就是為像McKayla

前段時間,McKayla辭職,和丈夫去了秘魯,他們和朋友一起在當地一家孤兒院做志願者。

夫妻倆希望有一天能定居在那裡,創立他們夢想中的孤兒之家。


關於McKayla(旭花)的尋親線索

1、1994年9月9日,小旭花被遺棄在義烏市一座建築前,後被送到義烏市社會福利院。

在她身上,有一張紅紙,上面寫著:一九九三年八月八日出生。字跡很模糊。

長得像“花木蘭”的前美國啦啦隊長義烏尋親

△當年的紅紙字跡有些模糊

這張紅紙上,左側還有兩行字:取名,倪旭花,倪字是民間的簡寫體:單人旁一個兒字。

出生日期和左側兩行字字體不一樣。目前無法知道,這個出生日期是農曆還是陽曆,

2、被義烏市社會福利院收養後,她曾接受免疫接種,上面寫有:倪旭花,所以推斷,倪旭花,是她被送到福利院後,福利院為她取的名字

長得像“花木蘭”的前美國啦啦隊長義烏尋親

△免疫接種證

3、從出生日期來看,她被人在路邊發現時,已1歲。

對親生父母,“我不恨他們”, McKayla 說,“相反的,我想要感激他們當初做出了艱難的決定。我知道,當時的經濟條件很差,他們不得已做出了那樣的決定,我覺得我的親生父母是堅強勇敢的。

McKayla 和很多美國姑娘一樣,獨立、樂觀、豁達,她想找到親生父母,想喊一聲“爸爸媽媽”,“想讓他們知道,我現在過得很好。”

文 / 黃捷 楊麗

編 / 楊麗

通知

更多找人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