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那個幫你做手工鞋墊的人 如今也老了!

還記得小時候

總有一個人在燈下

給你縫補衣服,給你納鞋墊

只不過,如今

我們穿的都用買了

爛了破了都不用再補了

曾經那個幫你做手工鞋墊的人 如今也老了!

而那個曾經幫你縫縫補補的人

如今也老了不少

看到這些東西

你會想起她嗎

曾經那個幫你做手工鞋墊的人 如今也老了!

曾經那個幫你做手工鞋墊的人 如今也老了!

曾經那個幫你做手工鞋墊的人 如今也老了!

在物質生活並不豐富的年代,鞋墊,這個不起眼的生活必需品,卻在我們安慶人的生活裡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

曾經那個幫你做手工鞋墊的人 如今也老了!

曾經那個幫你做手工鞋墊的人 如今也老了!

以前的鞋墊,都是靠手工一針一線做出來的,俗稱:納鞋墊。納鞋墊作為民間刺繡的一種形式,其不僅僅作為老百姓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還融入了濃縮的安慶民俗文化和藝術風格。

曾經那個幫你做手工鞋墊的人 如今也老了!

那時候安慶農村的大閨女小媳婦個個都會納鞋墊,特別是冬季農閒時節,街坊四鄰的姑娘媳婦們湊在一起,手裡飛針走線,不是做鞋就是繡鞋墊。

曾經那個幫你做手工鞋墊的人 如今也老了!

曾經那個幫你做手工鞋墊的人 如今也老了!

納鞋墊之前首先要準備好各種工具,如頂針、改錐、麻繩等。

曾經那個幫你做手工鞋墊的人 如今也老了!

曾經那個幫你做手工鞋墊的人 如今也老了!

曾經那個幫你做手工鞋墊的人 如今也老了!

準備好了工具,就要熬漿糊。熬漿糊也是有一門學問。麵粉放在鋁製或鐵製的容器裡,加入熱水攪拌和均勻,然後放到鍋中加熱,不停攪拌成糊狀。

曾經那個幫你做手工鞋墊的人 如今也老了!

曾經那個幫你做手工鞋墊的人 如今也老了!

曾經那個幫你做手工鞋墊的人 如今也老了!

再是尋找做鞋墊的合適布料。把一些廢舊的純棉布(土布,粗布最好)洗乾淨,然後一層一層用漿糊粘平整,然後放在太陽底下曬乾,展平鋪在平坦的水泥板上,桌子也可,厚點的鞋墊通常要粘十幾層才夠牢。

曾經那個幫你做手工鞋墊的人 如今也老了!

曾經那個幫你做手工鞋墊的人 如今也老了!

曾經那個幫你做手工鞋墊的人 如今也老了!

做花樣設計。鞋墊上可以繡上各種圖案,甚至文字。農村的鞋墊花樣很多,有自己創作的,有到街上買的,不過大都是媽媽輩傳下來的,然後一個傳一個, 有好的花樣傳的也快。

曾經那個幫你做手工鞋墊的人 如今也老了!

曾經那個幫你做手工鞋墊的人 如今也老了!

設計完花樣,就要剪鞋墊模子。用硬紙殼(像煙盒紙一樣的厚度)依照鞋子剪出來。然後把這個硬紙殼模子放在粘好乾透的棉布上,剪出鞋樣,在最上面層蒙上細細的格子布,再用白布或絲線包邊。

曾經那個幫你做手工鞋墊的人 如今也老了!

曾經那個幫你做手工鞋墊的人 如今也老了!

曾經那個幫你做手工鞋墊的人 如今也老了!

現在物質豐富,人們想穿什麼、用什麼直接到商店裡買,很少有人再去繡一雙鞋墊。掌握這門手藝的多是一些老人或者年紀較大的留守婦女,她們將繡鞋墊做為愛好,還有的則是納鞋的深深情感。

曾經那個幫你做手工鞋墊的人 如今也老了!

曾經那個幫你做手工鞋墊的人 如今也老了!

手工鞋墊作為一種家的溫暖象徵,不僅有很強的實用性,還是女性智慧的結晶,更是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它不但承載著安慶人的愛情和親情,還飽含著我們祝福和對美好的嚮往,希望這門技藝能傳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