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囂落定託林寺:佛教從這裡再次傳入西藏


託林寺是11世紀初由古格王國益西沃始建,作為古格高僧、西藏佛教著名譯師仁欽桑布譯經授徒的場所。圖中是正殿一處肢解的半身佛像,分不清是觀音還是飛天。文/丟丟 圖/馮博 西藏老照片獨家發佈,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建築本身融合了印度、尼泊爾以及西藏本地風格,靜靜放置的佛像,同樣在時光中見證了世事滄桑。文/丟丟 圖/馮博 西藏老照片獨家發佈,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外牆的一塊石階上,隨處可見佛像殘塊。託林,意為“飛翔空中永不墜落”。文/丟丟 圖/馮博 西藏老照片獨家發佈,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空中之寺”裡的壇城遺蹟。1036年,古格王沃德迎請印度高僧阿底峽尊者進藏弘傳佛法,阿底峽帶動了西藏佛教的復興,託林寺也因而逐漸成為當時的藏傳佛教中心。文/丟丟 圖/馮博 西藏老照片獨家發佈,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保護難得的遺產,看著斑駁的牆壁及佛像,感慨萬千。文/丟丟 圖/馮博 西藏老照片獨家發佈,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託林寺坐落於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扎達縣城西北的象泉河畔,由於歷史原因,寺院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目前保存較好的只有三大殿和一座佛塔。文/丟丟 圖/馮博 西藏老照片獨家發佈,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