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識的有錢人都是做哪行致富的?

古人云:成事者,皆天時地利人合。

舉幾個資產在2000萬或多一點的:

1、深圳華強北電子元器件中間商。

07年在華強北自己開小檔口、09年註冊公司(獨資),11年到現在保持10個人左右。2017年流水約9000萬,淨利潤約800萬。10年在華強北附近一個80年代的小區買了兩套頂樓房,當時總共花了不到500萬,去年底拆遷,估計是1賠1.13,重蓋後,新房的價值按周邊新盤價算,在1300萬左右。

他的機遇在於開小檔口的時候,屯對了兩批貨,兩個月到手400多萬(原始積累),然後開公司進入老闆角色,目前公司正常經營精打細算,獲利豐厚。其次是押中兩套拆遷房。

2、外貿電商小老闆。

06年開始在某外貿公司(當時年流水約5億)做程序員,08年和女朋友開ebay店,直到09年底買了個朗逸,同時在原公司辭職出來全職做,當時ebay店日單300-500,之後隨著訂單量上漲,10年註冊公司,搬了兩次辦公地店,2013年前開始,一直穩定在6個人規模。11年在尚都(就是那個曾經號稱市值超過深圳機場的小區)買了一套房,15年初換了個40萬的車。他偏保守,資產大部分是現金+理財產品,還有公司每年200-400萬的淨利潤,當然還有房子和公司資產。

他的機遇在於遇到電商風口,並背靠大公司,輕鬆獲得對的品類信息(90%死掉的外貿電商公司都死在選品類這步),一步步做起來,前兩年還經常穿班尼路,被我們嫌棄後現在改lee。

---------------

上面兩個老闆,目前與打工者最大的不同是老闆角色,靠公司賺錢,一年幾百萬入袋,目前公司都在平穩期,也都沒其他融資、上市期望(當然了,一年幾萬百收入還折騰什麼,就算現在關掉公司,這輩子也夠花)。

---------------

3、幾個金融弄潮兒白領

都是04年左右進鵝廠,0809年買第一套房,之後就邊工作、邊炒股(膽子大,在香港加槓桿做鵝廠自己的股票,躺贏)、炒房。目前有三位辭職,手裡大概2000萬現金,專業炒股(平時鍛鍊看書喝咖啡)。另外幾個,邊打工邊享受高端中產生活(50萬+的車、深圳前後海兩套+以上房子、每年2-3次便宜海外遊)

----------------

其實BAT的同學都有,鵝廠偏多,主要是我在深圳,多數是上面第二種,這些人都是高智商+搭上了鵝廠的快車(機遇),不服不行。

也有華為的,華為的人分兩種:在華為撐下來到現在小中主管的,資產也有,但思想包袱重,生活沒鵝廠的瀟灑,平時吃個燒烤喝啤酒的,很難放得開;另一種中途被忽悠創業,現在還在路上,相信會有功成名就的時候。

----------------

4、白手起家的投資人(別人眼中的天使)

大多數大家常聽到的投資人,比如徐新、羅飛、熊剛、沈南鵬等,起點都比較高,故事也比較複雜,大家能查到;而像達晨深創投這些國資背景,不在討論範圍,說我接觸較多的投資經理投資總監這個層面的。

79年的A君,材料專業本科畢業後到某鑑定中心,2005年到某擔保公司(2006年報美國某金融MBA到2009年畢業),2008年到一個小投行當投資經理,2013年跳槽到另一管理資本大概50億的機構當投資總監,去年到上市公司負責投資併購部。

資產路徑:2010年看中了負責的融資項目在外面忽悠了兩筆錢,算是自己的跟投,有一筆在2012年退出,淨進帳不到100萬(大頭給了後面金主),但樹立了自己的信心和金主的信心,目前跟投的市值在4000萬左右(除掉代持),兩套房,一部寶馬一部Q7,過去上市公司時,公司老闆的S500給他開。

他的機遇在於在對的時間考了個對的MBA、抓住了中國一級市場的爆發的機遇(智商+時機)。經過李開復、沈南鵬等人和幾個股權大戰案例的教育,創投市場已經走進老百姓的視野,忽悠金主跟投這招難度大大提升。

先這樣,有人看有人贊再講一些(投行、X二代、白手炒房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