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百信銀行架構:如何構建全雲系統

前幾天,百信銀行首度公開了技術架構,信息量非常大。這是我國第一傢俱有獨立法人代表的直銷銀行,也是一家純粹將業務構架在雲上的互聯網公司,還是一家正在利用AI構建智慧大腦的金融機構。

解密百信银行架构:如何构建全云系统

那麼,百信銀行的雲基礎架構是如何構建的,對未來又是如何思考?此文將試圖還原百信銀行IT系統的全貌。

2018,戰略落地之年

百信銀行的IT系統對未來的規劃,戰略分為三個階段。

  1. 科技金融,2018年是起步階段,也是戰略試錯期,目標是夯實金融科技的基礎,奠定未來發展的基石。

  2. 場景金融,構建百信銀行的能力優勢,找到自己獨特的發展空間,形成競爭力。

  3. 業務聚焦,最終走到戰略目標之上。

從這個戰略可以看出,當前百信銀行的系統與業務均在融合成長中。畢竟,百信銀行承載著國家在金融領域的創新使命,既要大膽往前發展,也要小心翼翼不能“觸雷”。眾所周知,這兩年中國互聯網金融異常活躍,在不斷創新的同時,也有不少P2P公司的負面事件,給整個行業帶來極其惡劣的影響。隨著我國監管部門對金融領域政策的收緊,創新看似越來越難了。

解密百信银行架构:如何构建全云系统

百信銀行公開的信息上定位是“聚焦智能和普惠,構建智能賬戶、智能風控和智能服務等核心能力,主要針對傳統銀行服務薄弱和未觸達的空白領域進行錯位發展。”公司英文名為aiBank,這體現了對AI等新技術的重視,也許也是和過往的互聯網銀行間的差異化道路。

2018是百信銀行系統夯實之年。

目標是智融OS

在這個戰略之下,百信銀行制定了詳細的IT架構發展規劃。

首先,要構建智融OS的IT系統。這個名字有兩層含義。1、OS是操作系統,這將成為百信銀行所有業務的基礎架構。2、OS取英文Open和Share的兩個首字母,意為開放和共享。

智融OS有三個平臺:金融場景創新平臺、開放金融服務平臺、開放技術能力平臺;以及內部的一個開源社區。目前,已經完成39個業務系統,9個非業務系統的建設;7個觸客渠道;發佈了9個業務產品;

解密百信银行架构:如何构建全云系统

銀行的分佈式架構會有多難?

基於分佈式架構,有利於資源彈性部署,節約成本,並隨著業務規模的變化而變化,這已是業內的通識。但由於銀行業比較特殊,除了符合監管需求之外,安全性、穩定性和強一致性是必須考慮的問題,這也是銀行業謹慎上雲的關鍵因素。所以,基於現有業務系統,大多數銀行正在逐步上雲,也就是將非核心業務系統上雲,比如新業務上線、雙十一節日促銷引流到公有云上等,很少全部上雲。

“我們在構建分佈式架構之前,也考慮採用IOE架構,那樣,系統能在較短時間內上線。當時我們的顧慮是,採用分佈式架構,能否在較短時間內穩定上線?”寇冠坦誠說。

如果回顧在特定的時間節點百信銀行的上雲架構,會發現當時他們面臨如下挑戰:

  • 全行業多少沒有可借鑑的對象,全雲架構是否支撐全業務以及符合銀行監管的要求?


  • 如何改造現有成熟的銀行業務系統,符合開放的分佈式架構?


  • 如何構建開放的平臺,囊括從IaaS層到PaaS層的能力,尤其是PaaS的能力?


  • 在較短時間內承受的壓力,測試、開發、運營、穩定等方面的壓力,如何化解?


  • 分佈式架構的一致性問題和業務數據的平衡關係等,這也是銀行上雲的最大難題之一。


  • 能否解決人才的問題,既要懂銀行業的業務也要對分佈式架構有深入瞭解。

解密百信银行架构:如何构建全云系统

“快、穩、省、開放是百信銀行分佈式架構的特點,也是未來的方向。”百信銀行首席架構師於浩瀚補充說,快就是在較快時間內上線,不斷迭代升級,比如每週至少一次版本發佈;支持新業務的創新速度,符合互聯網“快”的原則。穩則是系統後臺的穩定、符合行業監管要求,可控可信。省則是節約各方面成本,最大程度提高效率。開放則是吸納百家之長,構建自己的生態。

aiBank就是智慧銀行

百信銀行正在基於OS構建大數據能力以及AI能力,這也是與其他銀行最大的不同。

今年,百信銀行剛剛成立了大數據部,責任如下:

  • 負責全行數據架構整體規劃和設計,包括建模、數據獲取、數據質量管控等。

  • 負責數據應用的推動,踐行數據驅動戰略。

寇冠說,大數據部門將成為“參謀部”,管理層做管理決策,產品部門做產品的研發、上線和測試投產,都是要基於這個部門提供的數據,這樣才能做到數據成為資產,數據驅動業務創新。

用一個比喻形容:智融OS是底層平臺,是人的骨架和軀幹;大數據平臺負責收集、整理、存儲、交換、處理數據,是人體內的血液、血管系統;百信金融大腦是指揮部,是最高層次的腦中樞,隨時瞭解內部架構、技術、數據、產品的運營情況,對內部請求、外部用戶體驗等做出調度、隨時反映,做到智能決策。

百信銀行未來將依託這個金融大腦,做支付、融資、理財等領域的業務創新,實現普惠金融。當前,這正是發力的方向。

採訪手記:IT能力從何而來?

百信銀行總部位於北京三四環之間的寫字樓裡,很互聯網化,格局開放,都是敞開式辦公環境;設施完善,有茶水間、健身房、閱覽室、活動區等。裝修風格與公司Logo顏色相近,主色調是橘紅、藍,比如業務區就是橘紅,富有激情和動力;IT系統部門是藍色調,給人以清醒、冷靜的感覺。

解密百信银行架构:如何构建全云系统

參觀一圈,感覺是一家互聯網創新公司,而不是傳統的銀行公司。比如,門禁採用人臉識別系統,刷臉即可進入;牆上宣傳有代碼也有大事件,比較鮮活;IT人數佔比為60~70%以上,是一個典型的配比,很多人有銀行業和BAT從業背景。

總體感覺,百信銀行的IT系統基礎和框架、未來規劃等都已經構建完備,所有能力正在逐步建設中,下一步的發展速度會越來越快,將會發揮大數據、AI等新技術的能力,全面支持業務的創新。從這一點來說,百信銀行的發展就很值得期待。

附,百信銀行大事件。

2016年12月30日,百信銀行獲得銀監會正式批覆開始籌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