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湖薈|松山湖這位另類的父親,陪娃“玩”出新花樣!

松湖荟|松山湖这位另类的父亲,陪娃“玩”出新花样!

讓人文與科技接軌

讓科技閃耀人文之光!

松山湖正是“科技+人文”的踐行者

17年的砥礪奮進

園區聚集了一批高新技術企業

也吸引了一批

知識型人才為代表的中高端人才

松山湖正積極研究

科技創新和人文之間良性互動機制

推出“松湖薈”人文品牌活動

讓科技人才充分享受到文化的薰陶

讓科技創新朝著人們美好新生活方向發展

松湖荟|松山湖这位另类的父亲,陪娃“玩”出新花样!

讓周邊人多角度瞭解松山湖

走進松山湖,並留在松山湖

推動“科技+人文”有機融合

為松山湖經濟添置雙引擎!

松湖荟|松山湖这位另类的父亲,陪娃“玩”出新花样!

挖掘松山湖的

人文生活、人物故事打造人文交流平臺

讓更多的松山湖人分享並參與到活動中來...

科技與人文有機融合共創美好未來

第一期 | 鄧國軍:再忙也要陪孩子“玩”

“松湖薈”第一期

讓我們一起來聊聊“家庭教育”

松山湖有位另類的父親

將陪娃“玩”進行到底,並且還玩出了新花樣!

他是

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研究院副院長

鄧國軍

松湖荟|松山湖这位另类的父亲,陪娃“玩”出新花样!

曾經有人問鄧國軍

到底想把孩子培育成怎樣的人?

鄧國軍不急不緩的回答

“其實很簡單,身心健康,自主自立,有一技之長,離開了父母后不會捱餓,就可以了。如果他照顧好自己之後,還有餘力,那就多多照顧身邊的人。”

在松山湖,說起鄧國軍

不少人要豎起大拇指

不僅因他是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研究院副院長

更因他在家庭教育上的不懈努力

他發起成立松山湖家庭教育促進會

幫助更多家長了解家庭教育

以身作則履行“再忙也要陪孩子”的理念

放鬆

“玩”可以用來改善成績

松湖荟|松山湖这位另类的父亲,陪娃“玩”出新花样!

今年9月,鄧國軍的兒子鄧天寧就要前往深圳國際交流學院讀書了。回想過去的80天,每天早上6時30,父子倆起床,7時從松山湖出發,8時10分左右到達深國交對面的補習班。下午4時30分,鄧國軍再到補習班接回,開車一路疾駛,回到松山湖的家裡大概是下午6時。晚上基本都要到凌晨12時後,兩人才能上床睡覺。如此堅持,到了今年4月中旬,天寧參加考試,4月22日確認錄取。

這是天寧從小學一年級至今,唯一一次參加文化補習班。在鄧國軍看來,因長期的閱讀、旅遊、寫作和實踐,培養了孩子較強的思考、動手和學習能力,特別是自學能力,所以孩子能較輕鬆應付考試。可以說,是長期家庭教育的結果。

成績是入學的門檻,這是逃不過的現實問題。這個問題前,鄧國軍的一個觀點是,成績不夠好,除了學習動機不夠強,更因為經歷得不夠多,“玩”可以用來改善成績。

“我為什麼主張要去陪孩子玩?這不是去奢侈和享受,而是在玩的過程中去學習和提升”。鄧國軍說,如寫作文為什麼不會寫?不要怪孩子,是因為他腦袋裡東西太少,看書太少,玩太少,想太少。家長要真正給他機會去說、去看、去聽、去想,有了積累和經歷,他怎麼會寫不出來呢。

角色

再忙也要陪著一起“玩”

松湖荟|松山湖这位另类的父亲,陪娃“玩”出新花样!

家庭教育中,鄧國軍是一個善於發掘身邊場景,並賦予意義的人。

“一次我們到大嶺山森林公園爬山,走著走著看到了一條兩岸佈滿荊棘的又長又陡的小河谷,陡坡和平地交錯。我問孩子們能不能爬下去,同行孩子們都說不行”。當下,鄧國軍就抓緊斜坡上的茅草,一步一步彎著腰往下慢慢移,每完成一級斜坡就請孩子們模仿著抓緊茅草退下來。到了平地上就問孩子下一步“行不行”,再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他們嘗試的結果。

“最後我們都到了河谷底部的沙灘上,看到了難得一見的小鳥、小魚、野花、野草,孩子們非常興奮。這一次嘗試後,孩子們後來也很少會在毫無實踐之下就說不行。教育資源和教育場景無處不在,關鍵就看家長的如何引導和利用”。鄧國軍表示。

要發掘、引導就意味著要陪伴,家長在這裡是不能替代的角色,這是鄧國軍主張另一個觀點——再忙也要陪孩子。

鄧國軍細數這些年,與天寧的經歷,一起到商場掃地、為餐館拉客、街頭擺攤,一起撿垃圾找工作、拜師學圍棋彈鋼琴、自辦春晚讀書會辯論賽,一起參觀養豬場菜市場火車站、到煤礦礦井地下幾百米感受礦工挖煤。

“這些年,我和天寧一起做過許多有趣的事情”。

鄧國軍說,“教育孩子你要把這個東西變成“好玩”。現在的孩子是有史以來物質最豐富、最被寵愛、最沒有自由的一代。我們家長能做的是不那麼溺愛孩子,不給孩子過於豐厚的物質條件,一定要把孩子拉出這個環境。”要到真實的場景裡面去玩,艱苦的環境,基層的現狀,才是最真實的。

建議

後天活學當“好父母”

松湖荟|松山湖这位另类的父亲,陪娃“玩”出新花样!

當前社會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認知,還是遠遠不夠,這在鄧國軍看來家庭教育的最大短板。特別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爸爸就把孩子給媽媽帶,父母就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然而,孩子的家庭教育是無法分擔的。

無論有多忙有多累,鄧國軍夫妻早上都會起床去送天寧上學,他們說這樣便每天至少有了一個小時和天寧在一起。天寧的媽媽再累也要收集整理各種各樣的適合天寧聽的有聲讀物;鄧國軍即使加班到晚上九點,也要再陪天寧去打一會籃球踢一會足球……鄧國軍說,如同海綿擠水一般,時間還是可以擠出來的。

第二個短板,家長要麼認為家庭教育非常專業和難,根本學不會,另一個極端,家長認為這個事情非常簡單,誰都會,根本不需要學。 也就是,對家庭教育事情缺少一個共識,沒有共識,他不會有行動,沒有行動,不會有方法。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

鄧國軍認為,父母要教的不是語文、數學、英語,要解決好的是孩子關於愛、接納、包容、規則等世界觀、價值觀問題,而解決後,語、數、英就容易學了。“而且建立好世界觀、價值觀後,孩子看問題更加成熟,以後比如面對打遊戲、戀愛這些問題,也可以正確對待”。

家長和孩子相處是一個共同成長的過程。鄧國軍特意引用了《好父母是後天學來的》中一句話來表達,“這個年頭,當孩子很難,當父母更難。每個父母,都是曾經的孩子。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父母,關於如何去愛、接納、包容、承諾、適時鼓勵、建立規範、溫暖的擁抱、信任與放手……這些美好卻艱難的智慧,都是陪伴孩子長大笑淚交織過程中,一點一點學來的。”

共勉

與松山湖家長共同進步

松湖荟|松山湖这位另类的父亲,陪娃“玩”出新花样!

2015年9月,鄧國軍和一群有志於家庭教育的家長們,創立了松山湖家庭教育促進會。成員均來自松山湖,他們當中有教育家、企業家、銀行家,大家一起帶著孩子們走出教室和學校,去秦關面道看麵條是如何做成的,去東莞農村商業銀行去看錢幣博物館,去廣發銀行數錢,去海麗化學看看化學實驗有多好玩。促進會組織各種各樣類似活動,並充分發揮松山湖的企業及自然資源,發揮好教育引導作用。

隨後,促進會還辦起了“父母學堂”,每期設置不同的話題討論,至今已舉辦了40餘期。鄧國軍說“我們請的不是專家,但他有專家的水平,實踐經驗非常豐富,熱心於家庭教育推廣。為了提升效果,促進會會主動與嘉賓交流,介紹松山湖家長的特點、家庭教育的實踐等等,根據不同階段所需要解決的一些問題集中起來,針對性溝通”。

這是一項需要堅持的長期而專業的工作。鄧國軍介紹,包括他在內的促進會成員會主動去學習家庭教育,會去讀很多,家庭教育、教育學、心理學的書都會讀,把自己變成這個專家,你才能和專家對話。

松湖荟|松山湖这位另类的父亲,陪娃“玩”出新花样!

鄧國軍給我們展示了他那

不一樣的父愛

讓我們更瞭解什麼是“家庭教育”

第一期“松湖薈”不僅給大家帶來了

鄧國軍的家庭教育故事

本週五(6月1日)

我們還將開展家庭教育沙龍

他的家庭教育心得

你想了解他的更多教育理念和真實案例嗎?

那就趕緊來了解一下活動詳情吧!

-活動主題-

親子教育分享:

不一樣的父愛,不一樣的少年

-活動時間-

6月1日(週五)下午15:30

-活動地點-

松山湖科普館二樓

-報名方式-

長按識別下方小程序

即可報名!

松湖荟|松山湖这位另类的父亲,陪娃“玩”出新花样!

歡迎大家到場聆聽並參與分享

趕緊來報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