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浴足可以“泡”走足跟痛,有症狀的看過來

中藥浴足可以“泡”走足跟痛,有症狀的看過來

足跟痛是以足跟刺痛為臨床特徵的一種常見慢性病,是一種以足跟腫脹、局部壓痛、行走困難為特徵的骨傷科常見疾病,中醫學屬於“骨痺”範疇,中醫認為發病原因多與老年腎虧勞損,外傷和感受寒溼有關;現代醫學稱“跟骨骨膜炎”,又稱“跟骨骨刺”,人體組織發生退行性改變,長期勞損使足跟部組織發生病理改變.如足跟脂肪纖維墊炎、蹠腱膜炎、跟部滑囊炎、跟腱周圍炎、跟骨高壓症和跟骨骨刺等。這些跟骨周圍不同組織發生的相應疾病,是形成跟痛症的重要病因。老年人足,跟部骨與軟組織的無菌性炎症和退行性病變,常發生於中年以後,以40 歲~60 歲者居多,男性略多於女性。多為單側發病,以足跟部疼痛為主要表現,晨起時加重,行走後緩解,久行後或足跟部壓力加大時疼痛明顯加重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及工作。

中藥浴足可以“泡”走足跟痛,有症狀的看過來

中藥浴足可以“泡”走足跟痛,有症狀的看過來

我們採用在日常看病過程中積累的經驗,總結了如下方案:以君臣佐使的原則組方,藥物組成如下:桃仁、紅花、當歸、川芎、赤芍、生地、乳香、沒藥、威靈仙、川楝子、伸筋草、透骨草、桑枝、元胡、肉桂、等中藥飲片通過研磨、過篩,分裝,密封保存;使用時將散劑入水煮沸3-5分鐘,溫度適中時浸泡足部(沒過跟腱)20-30分鐘。這樣每天兩次,堅持泡腳,疼痛慢慢消失了,相信泡腳會讓你驅走疾患;但是病有虛實、氣血、表裡、陰陽之分,我們的重要在血瘀患者方面更是效果卓著。在一些明顯體寒、虛弱的患者中我們加入人參、黃芪、艾葉、白朮等補益藥物,所以辯證論證很重要,這也是好多人看別人有效,自己也跟風,反倒沒有效果,信心更一步受到打擊。所以泡腳有講究,入水需謹慎!


中藥浴足可以“泡”走足跟痛,有症狀的看過來

典型病例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