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珠景觀股權激勵設超高門檻,未來兩年業績至少翻一番

文|草媒財經研究員 高甜甜

在A股市場,無錫板塊一直是一個耀眼的存在,這些上市公司各領風騷,大部分都有拿得出手的看家本事,今天我們要分析這麼一家公司,他是去年剛上市的“升班馬”,卻在生態修復和溼地景觀設計行業自成一派。

這家公司叫東珠景觀(603359),之所以吸引渾水調研的注意,不僅是因為他們近乎刷屏的重大中標公告,而是他們亮瞎眼的股權激勵計劃。

東珠景觀股權激勵設超高門檻,未來兩年業績至少翻一番

無錫宛山湖溼地公園

股權激勵哪家強?

2018年1月31日,上市僅5個月的東珠景觀公佈了其2018年度股權激勵計劃。

本次股權激勵計劃擬授予期權合計550萬份,在2月27日,公司已向首批94名激勵對象授予了451萬份股票期權,並預留99萬份股票期權以進一步吸引人才。

股權激勵並不稀奇,一般公司上市後都會推出股權激勵,請大家注意東珠景觀的行權條件。

激勵計劃規定的行權條件是,以 2017年業績為基準,2018 年、2019年、2020年各年度實現的扣非歸屬淨利潤較2017年增長分別不低於80%、170%、251%。

2017年度,東珠景觀營業收入為12.24億元,同比增長24.99%;歸母淨利潤2.43億元,同比增長31.08%。這個業績增速表現還是不錯的,東珠景觀的高管們基本做到了穩健增長,但這樣恐怕還不夠。

對標行權條件,要達到這個目標,東珠景觀的管理層得玩命工作。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我們看看同行業其他公司的股權激勵行權條件。

東珠景觀股權激勵設超高門檻,未來兩年業績至少翻一番

上表可以看出,大部分公司是不敢搞這麼高的行權條件的,東珠景觀敢這麼拼看來自信滿滿,但是要完成這個目標公司上下必須要火力全開,心疼高管們3秒。

因為行權條件就是軍令狀,要是完不成不光是拿不到股權,在投資者面前也不好交代。那麼東珠景觀設置這麼高行權條件的底氣在哪呢?

東珠景觀的底氣在哪裡?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東珠景觀有如神助,訂單拿到手軟。我們做了一個小小統計。

從東珠景觀重點項目推進情況來看,剔除2017年已確認收入,結轉至2018年的未完工訂單額超過20億元,加上2017年10月以來公司累計簽訂的尚未開工訂單15.7億元,東珠景觀在手訂單已經超過35億,2017年營業收入的2.9倍。

根據公司資料,東珠景觀此前一直以傳統單一綠化建設項目為主,在上市前幾年,開始轉向大型、綜合性生態溼地項目,並且已經躋身生態修復、溼地生態建設領域第一方陣。

在東珠景觀2017年營收中,生態溼地業務實現營業收入7.4億元,佔比高達60%,毛利率27.9%。

東珠景觀股權激勵設超高門檻,未來兩年業績至少翻一番

其中PPP項目與EPC項目佔據主力位置,且大部分項目建設期在兩年以內,這使得公司未來的現金流得到了極大的保障。

我們觀察到,東珠景觀的償債能力和現金流在同行業上市公司中有明顯優勢。

數據顯示,東珠景觀2015年-2017年資產負債率分別只有54.08%、49.47%、37.4%,而同行業的東方園林、棕櫚股份、蒙草生態、鐵漢生態等公司最好的也都在50%以上,大部分在60%-70%。

在工程建設模式最頭痛的存貨與應收賬款項目上,東珠景觀表現也十分穩健:2017年存貨佔總資產25.28%,佔比下降2.66個百分點;應收賬款佔營收的比例則由去年的38.34%降至22.11%。

溼地建設成風口上的豬

為什麼東珠景觀的訂單會爆棚?我們首先簡單說下他們所在行業的背景。

根據公開數據,截至2015年末,全國溼地面積8.05億畝,保護率44.6%。2016 年 11 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溼地保護修復制度方案》明確要求,到2020年,全國溼地面積不低於8億畝,自然溼地面積不低於 7 億畝,新增溼地面積 300 萬畝,溼地保護率提高到 50%以上,目前溼地面積距離這個紅線只有一步之遙。

由於溼地面積一直在人為或自然減退,每年減退面積達到500萬畝,70%的重要溼地被汙染,所以必須要不斷人工建設和改造才能守住這個紅線。據安信證券建築行業研究報告,如果以8億畝為基數計算,每年新增溼地保護面積將達到880萬畝,

僅現有已批國家溼地公園建設帶來的市場空間將達2280億元以上,市場前景巨大。

當前,我國正在全面推廣PPP模式,溼地修復與保護項目能夠PPP模式很好地結合,設計成為政府付費 PPP項目、差額補足PPP項目和使用者付費PPP項目,多個溼地修復PPP項目成為財政部第二批和第三批示範庫項目PPP將助力溼地修復建設。

截至2017年1月,住建部公佈了12批次共計57個國家城市溼地公園,主要分佈在江蘇、浙江、山東、黑龍江、貴州、河南等省市,國家城市溼地公園建設有望持續加碼。

東珠景觀股權激勵設超高門檻,未來兩年業績至少翻一番

淮安白馬湖溼地公園

所以東珠景觀嗅到了這個巨大商機,將主要業務方向放在溼地改造上。近年來許多具有代表性的國家溼地公園,如杭州G20、徐州潘安湖、淮安白馬湖溼地公園、南通老洪港溼地公園、無錫宛山湖溼地公園、洪澤湖國家溼地公園等大型項目都是東珠景觀的手筆,其市場份額也在快速提高。

目前來看,東方園林、鐵漢生態、蒙草生態等園林公司所取得的溼地修復業務大多是地方級的溼地修復項目,國家溼地公園佔比較低,且溼地修復業務佔比相對較小。其中蒙草生態紮根內蒙,東方園林則且主抓東北、西南地區,與東珠景觀華中、西北、華東等重點業務區域衝突不大,在國家溼地公園這一細分子行業中,東珠景觀是園林上市公司中溼地修復業務佔比最高的公司。

根據2018年一季報,東珠景觀實現營收3.63億,同比增長51.92%,歸母淨利潤7326.39萬元,同比增速高達65.02%。

客觀來說,這兩項數據距離80%的增速還有很大距離,不過鑑於公司此前公司在建訂單較多,如果能在今年進入結算高峰,今年80%的增速還是比較樂觀的,既然公司敢做這麼高的行權條件,肯定是有很大把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