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這裡的竹是不是文竹呢?

九都老道

題主您好,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這裡的竹可以說文竹,也可以說其他竹子。因為文竹也是竹,家裡養不了竹子,養盆文竹也是蠻不錯的。文竹,屬於竹子的一種,歷來為人們所稱讚。不少文人雅士被它們瀟灑飄逸,清秀雅典的形象。

文竹是人們喜愛栽培的觀葉花卉之一,它整株青翠,莖、枝雖然纖細但卻挺拔,葉狀枝水平伸展近似於三角形,退化成膜質鱗狀的葉,附於枝上如同羽絨。由於它的莖自根基處叢生,高矮不同,使那雲片般的枝葉層層疊疊,故又有云竹之稱。文竹亦跟竹子一樣,給人以高潔之感,具有很高的觀賞性。放置在家中,可淨化空氣,給家增添一絲書香氣息。

養文竹,要注意瞭解文竹生活習性,文竹喜歡生長在溫暖溼潤的環境中,不喜歡陽光直射,也不耐嚴寒,喜歡沙質土壤,喜少水,如果想要繁殖的話,可以採用分株繁殖的方法。


園藝生活家

題主的這個問題是關於植物文化的問題,這個問題非常棒!這句詩中的竹指的肯定不是文竹,而是我們很常見的竹子。竹子在中國古代很受文人雅客的喜愛。


詩句出處

這句詩出自於蘇軾的《於潛僧綠筠軒》原詩是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直到現在很多植物學者講起竹子,也會提到這首詩。

竹文化1

中國古人特別是文人欣賞植物欣賞的不只是植物的外形,他們更加註重賦予植物內涵。

1.歲寒三友。我們常說的歲寒三友,松竹梅。冬季寒冷很多植物都落葉了,竹子依然挺拔直立,蒼翠,顯得生機勃勃。不過個人感覺古人喜愛竹更加偏愛它的另一個身份——花中四君子。



2.花中四君子。花中四君子即梅蘭竹菊。古人有“君子比德於竹”他們喜歡竹子的不豔麗,不濃華,也就是不爭不搶,不羨慕榮華富貴。另外,更重要的是竹子的氣節。“未出土時先便有節,及凌雲處尚虛心。”這句詩也是人們常提起的。竹子的空心是虛心,竹子的節是氣節。中國古人對這方面看的很重。

竹文化2

中國曆來有關竹子的詩畫很多,比較有名的就是鄭板橋,他寫的有關竹子的詩,畫的竹子的畫都非常有名。


這是鄭板橋的《墨竹圖》

很多文人雅士都會在自家院子裡種竹子。竹林,竹徑都很受人們的喜愛。比如杜甫草堂,如今是國家4A級景區,草堂有些地方種了竹子,其中還有一條竹徑。

希望大家在喜歡花卉的同時多瞭解一下它們的文化,植物文化及由此而來的詩歌,藝術作品是我國珍貴的文化。


花花咖

題主你好,百花雜壇希望與你交流。題主謙虛好學的精神很令人感動。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這句話全文是這樣的: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出自宋代 蘇軾《於潛僧綠筠軒》。大意為:寧願吃飯是時候,菜裡沒有肉,也不能居住的地方沒有竹子。不能吃到肉,會使人消瘦,但是,家居沒有竹子,會令人變得庸俗不堪。如果人瘦了,再加點營養,是可以變胖的,但是,讀書人一旦喪失了節操,就是無可挽救 的了。蘇東坡這是以物言志,寧可物質貧乏,不能氣節喪失。古代文人,為什麼這樣尊崇竹子,有句詩可說明:未出土時先有節,至凌雲處尚虛心。說到這裡,答案就出來了,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裡的竹,顯然不是文竹。文竹,又稱雲片松、刺天冬、雲竹,是攀援植物。與竹子的最大區別是冬季不耐嚴寒,當然,歲寒三友的竹子也不是文竹。


百花雜壇

許多文人雅士通過不同的詩和畫來表達對竹的形、竹的態寄人之情、之志。在古代有“君子比德於竹”,這與中華民族的審美趣味、倫理道德意識相吻合,“未出土時便有節”更是中華民族優秀品格和情操的寫照,《說文解字》中竹字由兩個象形竹的“個”字組成,兩“個“不分離,像徵愛情堅貞。“竹”諧音“祝”,“祝(竹)君、祝“福”給人美好、幸福和吉祥的頌詞。再者,竹子清翠、綠意盎然,給予人們心情無比愉悅。所以,竹子能得到人們的高度認可和喜愛。


寒雨寒葉

主題描述,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意思說,寧願不吃肉,不可不讀書,在古代的書卷都竹做的竹卷,相當於是現代人的書和練習本一樣,所以每對父母寧願窮一點少吃點肉,也要送子女去讀書,居無竹就是家無讀書人。對一聯,寧願寒度日,不願不讀書。


平安就好177286358

也可以是。但也可以是泛指,如果這裡的竹單獨拿出來講,那可以理解為竹子。但原文中的意思大致是表達了詩人的心性。表達出詩人願與高尚之人為伍。寧可經受生活中沒有豐厚的物質時候,也要有充裕的精神生活。


瘋狂考生

我是植物草蟲,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首先我們來看這兩句話的出處:


蘇軾~於潛僧綠筠軒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可以理解為:寧肯不吃肉也要住的地方有竹子,蘇軾非常喜歡竹子,寧肯不吃肉也要有竹子作伴,對居住環境都有相當高雅的品味,自古就有梅,竹,菊,蘭歲寒四友,所以我覺得這裡的竹表示竹子就行,不管是什麼竹子!

當然蘇軾寫這句話的原因不是這些簡單,這是以竹言志向,竹子筆直堅挺,作者想要和竹子一樣不為權勢而低頭,古語說肉食者鄙,竹乃雅之物,雖然不是仙人, 但也不會做俗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