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屢失敗 司機接單很麻煩 滴滴順風車升級後使用難度增大

5月19日零點,滴滴順風車恢復服務。乘客和順風車司機的身份體驗發現,滴滴推出多項安全措施,要求司機和乘客都需要上傳實時拍攝的身份證照片,並完成人臉識別。同時,乘客和司機都要學習相關知識,包括夜間出行保護和順風出行保障等。雖然看上去比原來安全措施多了,但因為人臉識別老失敗、接單程序相對繁瑣,致使原來方便快捷的順風車之旅難以“順”起來。

人臉識別時,無反應或不能識別

在人臉識別時,多次出現中間卡殼的情況,系統一會兒提示離屏幕遠一點,一會兒又提示光線太亮或者要正臉。到了張嘴、眨眼、轉頭等環節,也是多次做動作,老是通不過。忙了大半天,才最終通過了人臉識別。

人臉識別屢失敗 司機接單很麻煩 滴滴順風車升級後使用難度增大

一個順風車司機的身份發佈行程,發佈行程時需要人臉識別,又是折騰了半天才成功,隨後很快聯繫上了一名乘客。當接到乘客後,發現要點擊“到達乘客起點”按鈕時,還要進行一次人臉識別。在馬路邊,人臉識別就是不成功,不是離屏幕太遠就是太近,或者到了要求張嘴環節就不動了。一會兒戴上眼鏡,一會兒摘下來,忙了四五分鐘,就是通不過。最後沒有辦法,乘客說:“師傅,這樣在路上折騰不安全,你先開車送我到地方吧,不行我取消訂單,直接給你錢。”

遇到理解的乘客可能好說,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等乘客上車了後,你在車上又是點頭,又是眨眼,又是張嘴的,乘客會不會覺得司機有問題?

還有就是,當你在沒有路燈,車內如果也沒有照明時,光線暗根本就無法人臉識別,要是都到了乘客起點了,就因為這個驗證通不過,乘客是不是又該投訴了?

乘客說法 可以簡化程序

在送兩位順風車乘客時,與他們都聊了一個多小時。他們都是經常坐順風車的人,對順風車的方便、便宜非常認可;對順風車整改後出現的繁瑣程序,尤其是人臉識別過程緩慢、老是失敗等問題表示不滿。

人臉識別屢失敗 司機接單很麻煩 滴滴順風車升級後使用難度增大

一位女顧客對順風車“開啟夜間出行保護,暫停接受22點到早6點出發的訂單”的決定很是讚賞,她認為,順風車的初衷是方便人們上下班時順便捎著乘客,在減少資源浪費的同時解決部分人的出行問題,那接發單也應該集中在上下班的時間段。夜深人靜時,真正的順風車已經極少,接單的人多是些專門賺取外快的,已經失去了順風車的本意。另外,她希望順風車通過整改給人們帶來更好的體驗,人臉識別並不能100%保證司機就都是好人,壞人臉上沒有刻字,按說的話,滴滴在平臺上已經上傳了行駛證、身份證、駕駛證以及支付方式驗證和人臉認證,每次都要認證後才能出行,這種體驗還不夠友好,讓這項既節省資源又方便市民的業務,能健康發展下去。

除了人臉識別,還有別的選擇嗎?

對於順風車在驗證環節其實還有更多的選擇,比如在首次人臉認證後,每過一週認證一次,當乘客準備上車時,司機到達指定地點後,乘客也在指定上車地點時,此時乘客可以通過APP查看到車牌號及最近一次的司機照片,這樣的話,如果乘客發現人車不符就拒絕上車並反饋給滴滴平臺。

人臉識別屢失敗 司機接單很麻煩 滴滴順風車升級後使用難度增大

每當滴滴平臺接到人車不符時,要求司機立即進行人臉識別,對比和駕駛證、身份證上的人臉是否為同一人,給出判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