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穿軍裝外出啦!這個旅57名訓練標兵週末一日遊去了哪

文字:王繼敏

美好時光

在五月這個微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日子裡,正是人們外出旅遊的好時節。然而73021部隊的官兵們年後便開始進入深山野林,在將近三個月的野營外訓中經歷了由春入夏的季節變換。

瞭解一下

為了豐富官兵文化生活,激發練兵熱情,該旅從野營駐訓中推薦57名軍事訓練尖子和前期進步幅度較大的官兵,前往就近旅遊景點放鬆身心,感受組織的關注與溫暖。

又穿軍裝外出啦!這個旅57名訓練標兵週末一日遊去了哪

又穿軍裝外出啦!這個旅57名訓練標兵週末一日遊去了哪

又穿軍裝外出啦!這個旅57名訓練標兵週末一日遊去了哪

在“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中,該旅在徵求官兵意見時,有人提出:“現在都能穿軍裝外出了,可在外訓點我們能落實嗎?能不能組織訓練標兵到駐訓紅色景點參觀一趟,既能陶冶情操,緩解壓力,還能教育官兵,鼓舞人心。”

又穿軍裝外出啦!這個旅57名訓練標兵週末一日遊去了哪

對此,該旅利用週末休息時間,赴南京雨花臺革命烈士紀念館和南京中華門參觀旅遊,激發官兵愛軍精武、投身強軍實踐的榮譽感。

又穿軍裝外出啦!這個旅57名訓練標兵週末一日遊去了哪

又穿軍裝外出啦!這個旅57名訓練標兵週末一日遊去了哪

一到雨花臺革命英雄紀念碑,官兵們便集體組織默哀,而後進行宣誓活動,感悟紅色教育基地的軍魂精神。

又穿軍裝外出啦!這個旅57名訓練標兵週末一日遊去了哪

雨花臺烈士陵園暨雨花臺烈士紀念館是“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江蘇省國家安全教育基地”,“全國中、小學教育基地”,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和課堂。

又穿軍裝外出啦!這個旅57名訓練標兵週末一日遊去了哪

館內設10個展廳,其中9個用於陳列展覽革命烈士的事蹟,寬敞明亮的展廳內按照中國共產黨發展的四個歷史時期為主線,串聯各時期重要事件,以烈士犧牲時間先後為順序,共陳列了127位犧牲在雨花臺及南京地區的革命烈士的文物史料。

又穿軍裝外出啦!這個旅57名訓練標兵週末一日遊去了哪

館內共展照片460多幅,文物630件,油畫、圖畫、版畫21幅,浮雕8塊,圓雕4尊。

又穿軍裝外出啦!這個旅57名訓練標兵週末一日遊去了哪

紀念館融多媒體系統、隨身聽講解系統、燈光音響系統以及著名藝術家創作的背景音樂和美術作品為一體,令人耳目一新。

又穿軍裝外出啦!這個旅57名訓練標兵週末一日遊去了哪

“時空隧道”採用了國內領先的高科技技術,使觀眾穿過時空在屏幕上與烈士對話。

又穿軍裝外出啦!這個旅57名訓練標兵週末一日遊去了哪

又穿軍裝外出啦!這個旅57名訓練標兵週末一日遊去了哪

紅色之旅讓官兵瞭解到中華民族優秀兒女百折不撓的戰鬥精神、威武不屈的英勇氣概和高尚的革命情操,感悟了祖國富強、民族獨立來之不易,明確了自己肩負的歷史重任。

又穿軍裝外出啦!這個旅57名訓練標兵週末一日遊去了哪

在參觀完南京雨花臺革命烈士紀念館後,該旅赴不遠處的南京中華門參觀。

又穿軍裝外出啦!這個旅57名訓練標兵週末一日遊去了哪

中華門是中國古代軍事防禦性的建築。位於南京市雨花臺景區北邊,門前後有內外秦淮河徑流橫貫東西,南邊交通連接長幹橋,北邊連接鎮淮橋,是南京老城城南交通咽喉所在。南京中華門甕城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城堡式內甕城城門,也被認為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結構最複雜的古城堡式城門。

又穿軍裝外出啦!這個旅57名訓練標兵週末一日遊去了哪

明代初年,建造聚寶門的時候,朝廷為了保證城牆磚的質量,採取了嚴密的檢驗制度,每塊磚上都在側面印有制磚工匠和監造官員的姓名,一旦發現不合格製品,立即追究責任。

又穿軍裝外出啦!這個旅57名訓練標兵週末一日遊去了哪

因為有嚴密的質量追蹤制度,並能夠嚴格的加以執行,所以應天府內城牆包括聚寶門城牆磚的質地非常過硬,儘管經歷了朝代更迭、太平天國起義和抗日戰爭的不平靜歷史,直到六百年後的現代,聚寶門即中華門依然保存完好。

又穿軍裝外出啦!這個旅57名訓練標兵週末一日遊去了哪

又穿軍裝外出啦!這個旅57名訓練標兵週末一日遊去了哪

中華門甕城上下設有藏兵洞13個,左右馬道下設藏兵洞14個,可在戰時貯備軍需物資和埋伏士兵,據估計可容納三千人。

又穿軍裝外出啦!這個旅57名訓練標兵週末一日遊去了哪

中華門甕城東西兩側築有寬11.5米、長86.1米的馬道,馬道陡峻壯闊,是戰時運送軍需物資登城的快道,將領亦可策馬直登城頭。

又穿軍裝外出啦!這個旅57名訓練標兵週末一日遊去了哪

又穿軍裝外出啦!這個旅57名訓練標兵週末一日遊去了哪

又穿軍裝外出啦!這個旅57名訓練標兵週末一日遊去了哪

1937年12月初侵華日軍進攻南京時的炮火,現在僅存臺基遺蹟;中層為磚石結構,朝內一排設置7個藏兵洞,現在藏兵洞內設茶室,兼顧經營旅遊紀念品出售;下層結構中間為甕城甬道,兩側各有3個藏兵洞。

又穿軍裝外出啦!這個旅57名訓練標兵週末一日遊去了哪

中華門內甕城這種藏軍設施,在古代冷兵器戰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遇有敵人強攻時,可將敵兵放進城門欲擒故縱,然後關起各道城門,把敵軍截為三段,分別殲滅,好像傳說中典故描寫的“甕中捉鱉”,又因為中華門的甕城在城牆內側,所以這座宏偉的城門樓被稱為“中華門內甕城”。

又穿軍裝外出啦!這個旅57名訓練標兵週末一日遊去了哪

試想,在戰火紛飛之間,兩軍交戰之際,城上旌旗獵獵,擊鼓吶喊,將領威風凜凜,站在二十幾米高的城牆上俯視敵軍,暮沙裹草、縱馬長嘯。那氣勢,那神態、讓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啊!怪不得李賀說: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 - - |

又穿軍裝外出啦!這個旅57名訓練標兵週末一日遊去了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