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胎考上牛津劍橋:你最終能走多遠,取決於見識

前陣子有個新聞,“杭州19歲雙胞胎姐妹分別被牛津和劍橋錄取”。有隔著屏幕真心羨慕的普羅大眾,也就免不了酸溜溜的聲音。


雙胞胎考上牛津劍橋:你最終能走多遠,取決於見識

(圖:考上牛津和劍橋和雙胞胎姐妹)

有網友很快就扒出來,雙胞胎的父親是企業家,母親是全職家庭主婦。所以嘛,人家是一出生就贏在了起跑線上。

看見別人比自己強,就找各種為何不如人家的藉口,除了能自我安慰下,對自己有什麼好處呢?

雙胞胎考上牛津劍橋:你最終能走多遠,取決於見識

富人家的孩子,往往付出更多

富人家的孩子,並不比窮苦家孩子付出得少。一直被特朗普當做家庭外交王牌的孫女阿拉貝拉,絕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

父親庫什納是哈佛高材生,在成為白宮高級顧問前,是家族房地產企業的CEO;母親伊萬卡是世界超級名模,沒成家前曾連續兩年,登上美國《福布斯》雜誌的全球十大未婚女富豪排行榜榜首。

雙胞胎考上牛津劍橋:你最終能走多遠,取決於見識

(圖:特朗普外孫女阿拉貝拉)

生在這樣的家庭,似乎什麼都不做,都可以衣食無憂一輩子。但是阿拉貝拉從一歲半,就開始學中文。5歲的時候,就可以唱中文歌和背《三字經》。

富人孩子,往往比一般家庭孩子更有成就,不僅僅是因為有錢負擔起更好的教育。而是從小的眼界,就不一樣。

媒體曾經報道過,一個美國上層社會家庭的孩子,和普通家庭孩子的童年生活,前者幾歲時就能閱讀彭博社的政經新聞,後者幾歲時只會在小巷子裡玩遊戲。

當然,這背後主要是父母的教育。但寒門學子,如果無法從父母那裡得到這樣的教育,就要學會自己栽培自己的認知。

雙胞胎考上牛津劍橋:你最終能走多遠,取決於見識

比起父母的教育,更重要的是自己栽培自己的認知

我的發小楊碩,初中是在縣城上的,英語特別好的她,在一次《英語週報》上看到,東北一個縣城的女孩,考上了美國麻省理工大學。讓她心裡很受觸動。

雙胞胎考上牛津劍橋:你最終能走多遠,取決於見識

可是自己家是農村的,出國還得花很多錢,要想不花錢,就只有公費了。而且要想去世界名校,最好本科就能去很好的學校。

可是自己縣城的高中,連續幾年都沒人考上清北復交。於是,她就想或許考上省會鄭州的高中,將來進入名牌大學的幾率就大些。

可自己所在的初中,也沒人考上過鄭州的高中,所有人上高中的渠道,就是中考。

楊碩去問了問老師,老師只說“以你的成績,考縣裡的高中,一點問題都沒有,別那麼好高騖遠了,踏實回去複習吧。”

後來,楊碩聽說,縣高中為了防止學生流失,都給初中老師打過招呼,特意不讓學生知道去縣城以外的高中上學的途徑。

她萌生了個想法,上網查。

那是2003年的春天,這個國家貧困縣的縣城所有學校裡儘管有電腦課,可都連不了網。

原來真的有辦法,參加中考後的暑假,鄭州的很多高中,都會對下面的考生,舉行自主招生考試。

那個暑假,從沒出過縣城的楊碩,拿著媽媽給的兩百塊錢,坐長途4個小時到鄭州,自己問路到各個高中,然後報名招生考試。

15歲的她,第一次在外面住賓館,夜裡睡覺怕得連燈都不敢關。三伏天裡,一天跑幾個區,奔命於各所高中的考場中。

每場考試,別的考生都有家長陪著,就她沒有。心酸得忍不住哇哇哭,可是想想自己的名校夢,還是一場場接著考。

終於,楊碩在一個幫父母刨菜園子的午後,收到了省實驗中學老師的電話,她樂得跟范進中舉似的,恨不得把涼鞋踢上天。

那年9月1日,當她進入印著“異想天開,腳踏實地”的校訓的省實驗中學的校門時,當她第一次看到塑膠操場時,當她第一次聽見周圍同學都是說普通話時,那感覺就是灰姑娘穿上了水晶鞋!

高中的三年,楊碩始終保持年級前五名,高考後如願考入復旦大學,大二的時候被學校公派,去加拿大一所世界名校交換。

雙胞胎考上牛津劍橋:你最終能走多遠,取決於見識

對她來講,她的苦,似乎都在考高中那陣兒吃完了。後面的考大學和出國,她只需要一個字——“幹”就行了。

都是農民的父母,沒有能力在她小時候,給她超乎同齡人的見識。但是,她的主動尋求,讓她彌補了認知上的短板,從而最終可以跨越信息的不對稱,如願實現出國夢。

換句話說,當初《英語週報》上觸動她的那則縣城高中生考上麻省理工的新聞,也許也曾觸動過其他同學,不同的是,楊碩沒有停留在“夜裡想了千條路,早起還是賣豆腐”的心動卻不行動的階段,而是主動出擊,想著法拓寬自己的見識。

雙胞胎考上牛津劍橋:你最終能走多遠,取決於見識

抱怨社會無濟於事

這些年,總有人說寒門難出貴子,也總有人說房價太貴買不起。這些也都是實話,但又何嘗不是一種抱怨呢?

劉強東和俞敏洪,都是江蘇的農村出身。早年劉強東在中關村,就是一個小檔口賣電子產品的。後來開餐館,還被自己員工騙得差點傾家蕩產。而現在呢,不用說大家都知道了。

俞敏洪初中畢業時,因為貧下中農家庭只能有一個子女上高中,只得在農村繼續待著,後來高考開放,考了三次才考上北大。

至於今天?據說他去趟美國和加拿大,好多不認識的年輕人和他打招呼,因為不少留學生,都在新東方培訓過。

你可以說,劉強東和俞敏洪只是個例,這樣的寒門貴子,畢竟是少數。然而,即便是少數,是不是也說明,這個社會從底層往上層流動的大門,並沒有關上呢?

而且尤其是劉強東,一路走來,也曾有過認知被刷新的關鍵點。他最初在人民大學學的是社會學,看到同系同學因為學的是社會學,而被表白的女生拒絕,劉強東才決定課餘自學計算機編程。能走到今天,不能說沒有當初半路改學計算機的功勞。

雙胞胎考上牛津劍橋:你最終能走多遠,取決於見識

正如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所言:注意你的想法,因為它能決定你的言辭和行動。注意你的言辭和行動,因為它能主導你的行為。注意你的行為,因為它能改變你的習慣。注意你的習慣,因為它能塑造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為它決定你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