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人讲述的一个灵异故事,你相信命运的安排吗?

老一辈人讲述的一个灵异故事,你相信命运的安排吗?

这个灵异故事的主人公姓王,是我邻村人,小时候见过,依稀还有印象,故事却是老一辈人讲给我听的。

主人公家是一个典型的“耕读传家”的家庭,有较多的田产,以前,水稻单产很低,并且要付出很多劳动。光靠自己种,维持温饱都很艰辛,哪会有时间和心境读书?最起码要是小地主阶级,才有条件边“耕”边“读”的。

他家世代出教书先生,他子承父业,也曾开馆教书,我们姑且称他为王先生吧。

我们那是小地方,文风也不鼎盛,读书人科举之路基本行不通,于是,教书之外,有足够的闲暇学习研究诸如玄学风水之类的学问,所以,教书先生往往又兼会风水、算命、看相和司礼之类的。总之,是儒家和道家融合体的一类人物。

王先生的父亲老王先生是家中独子,而王先生又是老王先生唯一的儿子。

以前,教书先生在农村的地位是很高的,王先生出生,大家纷纷向老王先生贺喜,老王先生晚来得子,但并不高兴,曾对族中人叹气说:“我家这一支(血脉)怕是要断了,族人不解,老王先生也不解释。

王先生二十岁上下,老王先生就去世了,族中长辈,到处物色女子,希望王先生早日成家,王先生却一再推辞,问原因,总是一句:我这人没福气,莫耽误了别人,一心只在书馆之中。

在他三十四岁这年的谷雨前后,他家的长工问他:“东家,今年粳米种几多?糯米种几多?我好撒秧(用种谷育秧)!”王先生沉吟了一阵,笑了笑说:“今年种不种都一样,某某(长工的名字),我命里的粮吃完了,今年不去吃土就要落食了!”“长工”听了大笑:“你这个先生还真会算!你这么后生(年轻),拿棍子打你也打不死,你要去落食,那像我一样的,不都要饿死?”王先生叹了口气:“莫看别人喊我先生,我命没你好。你日后还真享得了几年好福,我就不行。,这样,某某地方的那几块田,就算你的了,莫嫌少,多了,我姓上的兄弟日后会要回来,你争不赢!我会交代好。”“长工”一听傻了,看王先生不像开玩笑,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王先生大手一挥:“收了东西回去吧!”“长工”虽然不解,但得了几亩地,高兴异常,急忙回家准备耕种。

族中的人看王先生把“长工”辞了,也不撒秧,纷纷前来问原因,王先生总是淡淡地说:“今年就不种了,某某地方的那几亩地,是我爷老子交代过要送给某某(长工)的,你们莫去争!”大家都不解,最终归结为:这家要“遭败”(衰落)。

不久后,王先生忽然间“发了猛”(方言,神经病的意思),成天胡言乱语,到处乱跑,刚开始,大家还纷纷去找,但找到以后没几天又会跑出去,次数多了,也只能随他去了。于是,王先生开始到处流浪,乞讨为生,也不是讨,大家看他可怜,只要看到,总会施舍。不过,大概有十几年时间,大家都没有见过他,应该是到外县市去了,当他再次回到我们镇上时,已经形容槁枯,头发胡子焦黄凌乱,浑身散发臭味,仍是神志不清,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乞丐。

不过,因为发疯,他也躲过了一场又一场的运动,按成分,他应该划为“地主”,又属牛鬼蛇神,应该属于“专政”的对象,要是不疯,结果应该会很悲惨。

“文革”结束后,王先生的本家侄辈商量决定,要把他接回家供养,于是把他的老屋打扫出来,又派了人四处寻找,终于把他找回来了,给他洗漱安顿,没想到,已经疯了二十几年的他忽然间正常起来了,找到能说上话的侄子说:“老侄,你们是一片好意,不过,我命里已经没粮了,不吃百家饭就要吃土,你们还是莫管我,让我多活几年!”本家侄子听得目瞪口呆,不知道怎么搭话,王先生说完,居然立马又疯了(不是装的),侄子们于是把他的八字报给我们那很有名的算命先生,算命先生一算,吃惊地问:“这个人还在?他的粮早吃完了,而今最多也就是吃浮粮!”所谓“浮粮”,据说是人命中注定粮食(比如你注定有一万斤粮食,吃完了,命就到头了)外,还有些不确定的粮食,这个没有具体数额,有人一颗都没有,有人可能有半年的量,侄子们一听,也大惊失色,算命先生绝对不认识王先生,他一直住在城里,没办法,只能让王先生继续乞讨流浪。

据老人讲,王先生年轻时生得很英俊,才学也好,毛笔字更是有名。他没疯之前,谁家红白喜事,能请到他写对联,是一种荣耀,可是,他活了近八十年,却有一半多时间在乞讨要饭,不禁令人唏嘘。

唯一令人欣慰的是,“责任制”后,他的侄辈帮他争取到了应得的田地和山林,王先生家那,人均山林面积很大,他族中的长者,把他山林的产出都存起来,王先生死后,利用这笔钱,买了副好棺材,办了个风光的葬礼。

总结:有网友问我认不认识算命、看相准的人,我想,这也是没想通的人,既然相信命运,为什么总想着去改变它,岂不是缘木求鱼,徒劳无功?我想,信命的积极意义,就在于富贵时能懂敬畏,贫穷时能享安逸,你认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