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点连成线,才是完整的职业生涯

用4大方法创造持续的绩效

为了保持长期的成功,你在自身知识和做事方式上不能僵化。这点相当重要,因为它与你的生涯线相关。如果僵化死板,在应该绕道而行、选择捷径或者彻底改变目的地的时候,就会无法看清状况。你可能会难以注意到当时的需求,因为僵化有时是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人们会错误地认为他们会接受新思想,适应新思想。

在策略1中,我们提到必须积极征求反馈信息。这样大有裨益,其中包括可以让你避免无意间变得僵化。反馈信息不仅让你能看清事实,也是一种积极变化的催化剂。你所需要和期待的东西会发生变化。在职业生涯中,你必须不断对自己所做的和所看重的事情进行重新评估。

把点连成线,才是完整的职业生涯

你可能无法始终做到最出色,但你能够做到全力以赴,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别。人们所期待的是后者,而并非前者。只要全力以赴,就能实现更多的目标,并逐渐得到认可。当你坚持不懈,久而久之就能获得持续的绩效,而持续的绩效更为出色。

正如我们之前所讨论的,通用电气公司不仅仅是道琼斯指数中入选时间最长的公司,同时也是从指数创立以来唯一未被替换的公司。通用电气公司能保持这般出色的业绩并非偶然,能获得任何层次的持续绩效也非偶然。从早期开始,通用电气公司就不断开辟新天地,做他人未曾做过的事情。杰克·韦尔奇和通用电气公司的现代管理哲学早已闻名天下。该公司认为,企业非常容易忘记自己的立业之本。

真正提出该思想的是托马斯·爱迪生。是的,正是那位发明了灯泡的先驱创立了这家全球最成功的公司,这家有着持续绩效的公司。一直到现在,通用电气公司仍在不断创新,把爱迪生的辉煌继续下去。

方法1 :想象成功

通用电气公司获得了持续绩效,而你也一样可以做到。我必须强调一点,即每个人的控制力甚至要超出他们自己的想象。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这样你就有更大的机会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你必须明白,你可能在无意间成为自己最大的支持者,或者是自身最大的障碍。你可以利用自身经历来获得发展或破坏发展,这一切取决于你对过去的理解。你必须坚信成功是可以实现的,它即将到来。从实际出发,但保持乐观,这样成功概率就会增加。

这时,你可能会问:“我该怎么做呢?”你只要借助思想的力量和积极的信念就可以做到。对最终的结果进行想象,这种方法能帮助你在职场上一路实现目标。想象你的高尔夫球在草坪旗杆旁落地,想象你的第一家餐厅开门营业时人潮拥挤,想象你得到期待的提拔后将搬入的新办公室。

艾米特·史密斯表示,在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效力时,他花了许多时间来想象对手防御阵线上的漏洞,有时候他会闭着眼睛跑,看自己能否击中某个漏洞。迈克尔· 乔丹曾在一次篮球比赛中闭着眼睛投中罚球。试试吧。认真地加以尝试,它也会帮到你。在打保龄球时尝试一下,或者是在即将进行重要的演讲时加以尝试。不过更好的做法就是每当你为了即将到来的活动而备感焦虑时,试试这种方法。

如果你仍然怀疑是否值得花时间来进行想象的话,再换个情景。

你正在接受训练,为奥运会做准备,而教练让你在4支训练队伍中进行选择。你可以选择A 队,遵循传统的方式,花100% 的力气来进行体能训练。B队将会花75% 的体力和25% 的脑力。C队将会花50% 的体力和50% 的脑力。最后,D队将会花75% 的脑力和25% 的体力进行训炼。设想一下,你会怎么选择?

在1980 年奥运会前,据说苏联进行了这番测试。他们将运动员分为4个队。令人惊讶的是,D队的运动员赢得的奖牌最多。科学家们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并不能区分现实和想象的事件。通过想象,你开始树立信心,并且有意识地让自己记住面对特定情况时应该做何反应。这样也就训练了你的中枢神经系统来遵循自己植入的特定模式。

最近的例子就是奥运会23块金牌得主迈克尔·菲尔普斯。尽管菲尔普斯拥有惊人的体能,也经过非常严格的训练,但他的教练鲍勃·鲍曼表示,真正让他能成为佼佼者的是他在心理上的准备。鲍曼说:“从想象能力方面来说,在我见过的人中,他是最出色的,可能也是有史以来最为出色的。他能准确地想象出完美的比赛,就像是在看台上观看着一切,而他是在水里观看比赛。接着,他会思考各种场景。如果事情进展不顺利,那会怎么样?例如泳服撕裂,或者泳镜碎了。

此后他就有了自己的数据库,在参加比赛时,他的神经系统早已经编好程。而他会选择正好想到的那个程序。如果一切完美无瑕,他就选择完美的方案。如果必须进行改变,也早已经想象好了。”他在奥运会上的成功进一步说明你如何使用这种方法,以及这样做的重要性。

除了想象最好的情景之外,菲尔普斯也会想象其他最糟糕的场景,并做好相应的准备。正如鲍曼所提到的,菲尔普斯反应速度比他人快很多,就因为他已经给自己和中枢神经系统编程,做好准备做出其他选择。

让我们再将这种方法用到职场上。假设你要进行演讲,但并不确定听众会有何反应。或许你需要稍微调整一下演讲的重点?或者在其中穿插一些笑话,活跃一下气氛?是否要回答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你预先无法准确知晓到时候会发生什么情况,但你可以在脑中预演一下各种情况,从而提高自己成功应对任何场景和问题的概率。或者想象你将要参加一场重要的面试。你可以准备好普通面试问题的答案,然后想象自己坐在房间里回答这些问题。你所想象的场景越接近现实生活,就能取得越好的表现,从而争取到工作机会。

方法2 :利用期望效应,提高自我效能

通过想象,你能够表现得更好,从而更加自信。这也就培养了所谓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即你对自身在当前所从事的事情上取得成功的信心。研究一再表明,在各种类型的努力中,个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是否成功。简言之,如果你认为自己能做得好,那么相比于认为自己会失败,实际上就能做得更好。关于自我效能的研究也已经揭示,自信绝对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自我效能低,也就是你对自己取得成功和实现目标缺少自信。自我效能高则是截然不同的一种情况:你拥有强大的自信,深信自己有很大的概率取得成功。

在该领域一系列里程碑式的研究中,阿尔伯特· 班杜拉希望能够评估参与者在执行任务时的自我效能水平,然后再对他们的绩效加以衡量。他发现,自我效能较低的人在绩效方面低于自我效能在普通水平的人,而后者的绩效又低于自我效能高的人。尽管对于那些自我效能低的人来说,这种研究结果可能让人沮丧,但还有好消息。研究也发现,自我效能可以得到提高。

在自我效能提高后,人们的绩效也能得到改善。这是该研究同样重要的发现之一,不过这常常被人们所忽视。自我效能并非天生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这不包括自我效能。你可以通过反复练习来加以提高。想想自我效能对自身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你就会马上明白为什么必须创造成功。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成功本身,同时也是因为它能让你保持和提高自我效能。制订并达到目标,由此就能树立起信心。而随着目标变得越来越大,热情度越来越高,你的信心也会越来越足。

正如成功能够孕育更多的成功,高自我效能也能带来更高的自我效能,从而让你可以更好地应对失败。之所以能如此,是因为有较高自我效能的人懂得失败只是暂时的,而成功很快就会到来。我们在策略6中对失败进行过详细的探讨。失败总是难免的,最重要的在于当失败出现时,你做好了应对准备。此外,高自我效能的人还有另一个特点,那就是坚持不懈。他们不会轻易放弃,因为他们懂得如果自己坚持不懈,就会实现目标。高自我效能甚至能减轻压力,因为你会感到更为自在和自信,由此也可以降低焦虑感,而后者是导致压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在策略3 中讨论过目标设定问题。当我们把自我效能和目标设定联系在一起,就会发现其中令人兴奋的关系所在。自信心越强,人们就越乐于制订和追求更宏伟的目标。换言之,随着自我效能越高,大处着眼的意愿也就越强。假设你想要学习游泳,当然,你不会马上去尝试横渡湖泊。但随着你实现了学会漂浮这第一个目标后,第二个目标就是踩水,然后就是游较短的距离,接着还有下一个目标。因为这些目标都与游泳相关,所以你的自我效能也随之得到培养。不久后,游泳横渡湖泊这个曾经显得难以想象的目标很快会让你感觉并不难实现。

随着在特定领域的自我效能提高,你会敢于进行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自我效能是基于你的自信,而自我实现预言是认为因为自己和他人预先采取了行动,所以结果就会如预期一样出现。当他人认为某人会表现出色时,就会预测这个人能取得成功,而他们的行为就会体现这种预期,导致这个人会去努力实现该期望。

自我实现预言不仅适用于个人,而且适用于团队。自我实现预言的影响轻易就会从个人身上出发,扩散开来,形成团体的自我实现预言。这种团队层面的预言被称为协同集聚效应(synergistic accumulative effect)。同事会注意到我们的行为、态度和举止。这些东西不仅会被他人所注意,而且会影响到其他人。

正如你常常看到的那样,会议、聚会或者是其他事情动辄被某一个人所改变,这个人的态度和兴奋程度通常可以调动所有人的情绪。另外,这个人也能够导致消极态度在会议室内快速蔓延开来。自我实现预言可以被用来鼓舞自己和他人。不管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通常并不仅仅就是人数之间的1+1,群体自我实现预言的影响力甚至要超过个人。去鼓舞身边的人吧,它将帮助你取得更大的成绩。尤其在带领某团队时,切记自身的态度和举止会给他人带来多大的影响。

方法3 :先追求快乐,再追求成功

如果对所从事的工作不感兴趣,或者是缺乏开展工作所需的技能,那么要在长时间里维持出色的绩效是极为艰难的事情。在思考自己想要的职场生涯线时,你必须充分考虑自身的个性、长处和短处。如果不考虑这些,就无法为职场上将遇到的事情做好准备。例如,如果你是个内向的人,那么在销售领域谋求发展就不是最佳选择;同样,如果你天生外向,就最好不要从事守夜人的工作。

如果你的职业不符合自身的兴趣和技能,那么久而久之,你就会变得精疲力竭、士气低落。不要强迫自己去喜欢某些东西,而应该改变自己所做的事情或者做事的方式,让它们给你带来快乐。这种改变是让你适应,而不是拿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做妥协。这点至关重要,因为几乎所有持续的成功都要求进行改变和调整。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应该一次性改变一切东西。一次想做的事情太多,就会发现自己不堪重负。

此外,你将会改变众多的东西,但只能在最低的程度上取得成功。如果一次只做一项重要的改变,就能够集中精力,而自身的技能和舒适度也能快速得到提高。很快,曾经舒适区之外的领域将会成为你所擅长的领域。同改变一样,你的职场生涯线也会通过一系列连续成功的小步骤而得到出色的管理。

你会发现,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前进,就能够得到更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你必须通过工作和生活来维持幸福感,不要为了短期的收益而牺牲幸福感。许多人认为成功能带来幸福,这点被证明存在根本性的错误。在大量元分析中,研究人员发现,有证据证明,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成功,而成功并不意味着幸福(元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对许多研究结果进行综合,从而发现不同变量之间“真正”的关系)。到底什么最重要?在这个问题上,传统观点事实上已经落伍了。

为了成功而追求成功,这样并不能带来快乐。快乐更应该被视为你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所经历的一种结果。就算没有激情,你也能在一段时间里维持自己的绩效,但最终你会感到乏味,绩效慢慢消减。如果你在工作中感受不到快乐,就不可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去创造成功。

当你真正喜欢自己的工作,并能全心投入,那么也就大大增加了通过工作来取得伟大成就的概率。还记得策略2 中所介绍的托尼·霍克吗?他在进入滑板运动领域时并没有想过要围绕自己标志性的品牌打造一个商业王国。他之所以从事滑板运动,仅仅是因为这是自己所热爱的事情。他拥有激情和技能,也展示出了顽强的毅力,由此他做了有史以来没有人做到的事情。此后,这也为他开启了更多的机会大门。

方法4 :过滤噪音

每天都会发生许多事情,我们这个世界从未停止过前行。在工作中,事情有轻重缓急,而你也有自己的承诺。在家中,在教堂,在孩子的学校,在一切地方都是如此。许多事情的确要优先考虑,但其他事情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让人分心。打开收音机后听到的静电干扰都被称为噪音,而你想要听的话语或音乐就被称为信号。当噪音太多,你就听不到信号。也就是说,你无法将精神集中在最重要的东西上。在工作和生活中,你每天都必须能够区分身边的各类信号和噪音,这样才能消除那些让你分心的“东西”,把精力集中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持续保持绩效并不容易,但并非不可能实现,秘密就在于要相信自己能做到。你可以努力将精力放在那些能给你带来最大满足感的事情上,从而让自己更轻松地实现持续的绩效。在工作中,你可以在较长的时间里做某事都比较成功,但只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真正的成功才会到来。如果不喜欢自己所做的工作,那么工作最终仅仅是一种机械运动,你的内心还在等待着真正喜欢的事情召唤自己。可是真正喜欢的事情并不一定会自己送上门来,你应该主动去追求自己所想。

不管在任何时候,都会有许多事情发生,所以人们会轻易地忽视小事情,认为它们跟自身的成功无关。尽管人们喜欢追求速度,但有句老话是“欲速则不达”。事实上,“磨刀不误砍柴工”。我想说,如果你在最初就做对事情,那么就能保持正确的生涯线。否则最初所追求的速度反而会离你越来越远,因为你发现自己必须原路折返。留心自己所做的事情和做事的方式,你将会获得更快的前进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