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載機和路基戰鬥機有什麼區別?

Rolldiamete120179986

艦載機因為要在航母起降,其特殊起降環境下對於艦載機提出多種要求。

艦載機低速性能要滿足諸多條件

艦載機在航母上降落,是所以航母操作流程中最困難,風險最大過程。你需要把一架速度300多公里的龐大大物,停在海上航行著的,看起來僅一張郵票大小的地方上面,其對艦載機性能上有諸多要求。


美軍航母艦載機降落步驟

先是低速飛行性能,從上面整個艦載機降落過程可以看出,艦載機在降落前是進行一系列的低速飛行狀態下的調整,所以其對艦載機低速飛行性能提出非常高的要求。

按照F-35C等艦載機設計指標,基本上美軍艦載機必須能夠在150節(約280公里時速)速度下,可以進行1.5G的機動調整,這對飛機的氣動設計提出要求。
為滿足低速飛行性能要求,F-35C


(最左邊)對主機翼重新設計,其機翼面積是F-35三兄弟中最大的,目的是為了降低翼載,提高低速性能。

其次是下降能力,低速性能要求飛機在低速情況下能夠有良好的升力性能,但是如果升力性能太好,照樣不行。因為其之前下降軌道要求戰機在接近航母前能夠以每秒10米的速度快速下降。
蘇-27的氣動設計非常優秀,升阻比非常高,但是快速下降能力就不行了,只能達到每秒3米左右,所以在設計艦載機的時候,蘇-33增加了一對小鴨翼,增加俯仰的控制力矩。這可不是地攤磚家們說的為了增加起飛昇力哦。

增強飛機的結構強度

在完成氣動修改,滿足航母起降的飛行性能要求後,那麼進行下一步,增強飛機的機體結構強度。

對於艦載機每一次起降來說,都是對其機體結構的巨大沖擊。航母的起飛過程,彈射起飛是要在三秒內,在九十多米路程上,把艦載機從靜止拉拽到300公里的時速。滑躍起飛雖然時間要長,沒那麼急,但是相當於以250公里以上的速度衝上斜坡,對飛機的結構衝擊絲毫不會小。


而艦載機的降落更加狠狠,相當於十幾二十幾噸重的物體,以300公里的時速重重的裝在航母甲板上,然後在4秒鐘內將他拉停。

艦載機著陸的煙是輪胎劇烈摩擦與剎車片工作產生的

所以艦載機結構強度必須非常堅固,起落架強度要求更是非常高,必須非常非常堅固,遠比陸基飛機粗壯。


陣風M艦載機的起落架陣風戰鬥機的起落架

摺疊與海上環境處理

航母甲板空間寸土寸金,為增加機庫容量,增加艦載機數量,同時方便轉運調度,航母艦載機普遍進行機翼摺疊設計,以節約空間。
但是三角翼飛機,本身展弦比小,同時結構特殊性,通常不進行摺疊設計。


還一個方面就是海上環境考慮,海上是個高溼度,高鹽度環境。保養環境沒有陸基飛機理想,所以必須增加耐腐蝕性設計。

最後我國目前艦載機就一種,殲-15,其主要借鑑了從烏克蘭搞來的蘇-33艦載機的原型機T-10K-3號機,蘇-33是蘇-27的艦載型。所以殲-15可以說是殲-11的艦載型。
殲-15


殲-11


五嶽掩赤城

主要區別是結構強度。艦載機彈射起飛加速時前向載荷超出正常滑跑起飛,如果採用拖曳前起落架方式,起落架也要加強。著艦時衝擊力也遠大於正常著陸,阻攔減速過載也很大,機體強度要大大加強。導致機身結構重量增加。

為了降低起降速度以縮短起降距離,不僅機翼面積要增加,增升裝置也要有。也會增加飛機空重。

對飛機安全性,抗損傷性要求也比陸上飛機高。艦載機不能隨時隨地迫降的。能飛回航母就要儘量飛,越近被救的可能性越大。

海上含鹽空氣和雲霧都會腐蝕飛機金屬部件。機體防腐、航電和軍械防潮是很重要的要求。

另外對艦載機飛行員也有更高要求。陸上飛機的飛行員對空地容易識別。海上飛行對飛行員要求高。海天一色,容易發生錯覺。過去一旦迷失航向,就等於死路一條。

一般艦載機改陸上飛機比較容易,比如美國的F-86的前身就是艦載機,F-4鬼怪,A-7海盜都成功的改為陸上飛機。

陸上飛機改艦載機就比較困難。主要有蘇聯/俄羅斯的蘇式和米格29K。最成功的當屬英國海鷂。

F/A-18,陣風和F-35是在設計之初就確定多種機型的。從F-111的艦載型研製失敗可以看出艦載機難度更大。


天明遙遙山海關

我國目前的艦載戰鬥機只有殲15(飛鯊)




四代重機


思。 源

艦載機分為艦載旋翼機和艦載固定翼飛機,這裡問得應該是艦載固定翼飛機,艦載機和路基飛機的區別是,艦載機對機體結構和起落架進行有針對性的加強,用以適應艦上起飛和著陸,我國的艦載機目前只有殲15一種,路基飛機主要是蘇系列及國產型號,還有殲十系列以及新銳殲20還有一部分二代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